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264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测试系统。包括两个分级调节单元(1),两分级调节单元(1)经张紧绳(2)连接,张紧绳(2)的一端穿过定滑轮(3)与张紧装置(4)连接,另一端固定;两分级调节单元(1)间的张紧绳(2)上还连接有测试小车(5),测试小车(5)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牵引绳(6)和回收绳(7),牵引绳(6)穿过分级调节单元(1)与牵引装置(8)连接,回收绳(7)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1)与回收装置(9)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测量数据多和实验成本低的特点。

Lifting tes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test system. Including two grade control unit (1), two (1) grade adjusting unit (2)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nsion rope, one end of the tension rope (2) passes through the fixed pulley (3) and the tensioning device (4)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two grade control unit (1) between the tension rope (2) which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test car (5), the test car (5) on both sid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traction rope (6) and recovery (7), traction rope rope (6) through the grading control unit (1) and the traction device (8) connected to the recovery rope (7) through a hierarchical control unit (1) and recovery device (9)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high measuring accuracy, multiple measuring data and low experimental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实验的测试平台,特别是一种升降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在航天工业中,常会需要对一些零部件(如飞机机头外罩)在一定高度快速运动的状态进行参数采集和分析。但目前测试时常会因采集数据的高度单一,常会使采集的参数过少,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而如果需要采集不同高度的数据常会采用飞机将零部件运送到相应高度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使实验成本升高,而且由于飞机的悬停高度误差大,也会造成测量误差增大,进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测试平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测试系统。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测量数据多和实验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测试系统,包括两个分级调节单元,两分级调节单元经张紧绳连接,张紧绳的一端穿过定滑轮与张紧装置连接,另一端固定;两分级调节单元间的张紧绳上还连接有测试小车,测试小车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牵引绳和回收绳,牵引绳穿过分级调节单元与牵引装置连接,回收绳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与回收装置连接。前述的升降测试系统中,所述的分级调节单元包括两根分级立柱,两分级立柱间连接有提升组件,提升组件经提升绳与提升装置连接;所述的张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提升组件、定滑轮与张紧装置连接;所述的牵引绳穿过提升组件与牵引装置连接;所述的回收绳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的提升组件与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的分级立柱上设有滑槽,滑槽的一个侧壁上分布有定位槽;所述的提升组件与定位槽连接。前述的升降测试系统中,所述的提升组件包括主轴,主轴上设有两个张紧转盘,两张紧转盘间设有牵引转盘,主轴两端设有滑块,主轴上还设有提升连接部件,提升连接部件经提升绳与提升装置连接;所述的滑块与定位槽连接;所述的张紧转盘与张紧绳连接;一个提升组件的牵引转盘与牵引绳连接,另一个的牵引转盘与回收绳连接。前述的升降测试系统中,所述的定位槽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上方设有滑出部,滑出部下方设有滑入部。前述的升降测试系统中,所述的张紧转盘和牵引转盘上方还设有限位滑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测试小车通过张紧绳连接在两个分级调节单元间,并通过分级调节单元将测试小车提升/下降到不同高度,之后经牵引装置和回收装置拉动测试小车沿张紧绳运动进行测试,从而获得不同高度的测试参数的分析结果;通过该结构,能够获得更多的测量数据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2)本技术在调节测试小车的高度时,首先将张紧绳、牵引绳和回收绳放松悬垂,之后通过提升装置将提升组件提升至对应高度,之后收紧张紧绳将滑块卡入定位槽,并通过张紧绳张紧转盘施加的力将滑块限定在定位槽内;该结构使得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容易控制,使用更加方便。3)本技术在分级立柱上分布一系列的定位槽,根据定位槽的高度来限定测试的高度,相对使用飞机运载到相应高度而言,其高度的精度更高,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进一步使整个测量结果更加准确。4)通过本技术替代了飞机运载测试,大幅降低了实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级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分级调节单元,2-张紧绳,3-定滑轮,4-张紧装置,5-测试小车,6-牵引绳,7-回收绳,8-牵引装置,9-回收装置,10-分级立柱,11-提升组件,12-提升绳,13-提升装置,14-滑槽,15-定位槽,16-主轴,17-张紧转盘,18-牵引转盘,19-滑块,20-提升连接部件,21-支撑部,22-滑出部,23-滑入部,24-限位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1。一种升降测试系统,构成如图1-4所示,包括两个分级调节单元1,两分级调节单元1经张紧绳2连接,张紧绳2的一端穿过定滑轮3与张紧装置4连接,另一端固定;两分级调节单元1间的张紧绳2上还连接有测试小车5,测试小车5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牵引绳6和回收绳7,牵引绳6穿过分级调节单元1与牵引装置8连接,回收绳7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1与回收装置9连接。前述的分级调节单元1包括两根分级立柱10,两分级立柱10间连接有提升组件11,提升组件11经提升绳12与提升装置13连接;所述的张紧绳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提升组件11、定滑轮3与张紧装置4连接;所述的牵引绳6穿过提升组件11与牵引装置8连接;所述的回收绳7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1的提升组件11与回收装置9连接;所述的分级立柱10上设有滑槽14,滑槽14的一个侧壁上分布有定位槽15;所述的提升组件11与定位槽15连接。前述的提升组件11包括主轴16,主轴16上设有两个张紧转盘17,两张紧转盘17间设有牵引转盘18,主轴16两端设有滑块19,主轴16上还设有提升连接部件20,提升连接部件20经提升绳12与提升装置13连接;所述的滑块19与定位槽15连接;所述的张紧转盘17与张紧绳2连接;一个提升组件11的牵引转盘18与牵引绳6连接,另一个的牵引转盘18与回收绳7连接。前述的定位槽15包括支撑部21,支撑部21上方设有滑出部22,滑出部22下方设有滑入部23。通过该结构,更方便滑块19与定位槽15间的卡合与脱离。前述的张紧转盘17和牵引转盘18上方还设有限位滑轮24。通过该结构,防止张紧绳2、牵引绳6或回收绳7滑出对应的张紧转盘17或牵引转盘18。前述的升降测试系统的升降方法为:提升/下降时,张紧装置4、牵引装置8和回收装置9放线使张紧绳2、牵引绳6和回收绳7均处于放松的悬垂状态,之后分级调节单元1工作,同步将张紧绳2、牵引绳6和回收绳7提升/下降到对应高度,进而使测试小车5提升/下降到对应高度,提升/下降时,张紧装置4、牵引装置8和回收装置9同步进行放线/收线,到达对应高度后,张紧装置4、牵引装置8和回收装置9拉紧张紧绳2、牵引绳6和回收绳7完成测试小车5的提升/下降操作。张紧绳2、牵引绳6和回收绳7均处于放松的悬垂状态后,提升装置13将提升组件11拉出定位槽15并滑入滑槽14,之后提升装置13收线/放线,经提升绳12带动提升组件11沿滑槽14上移/下移到对应高度,进而使测试小车5上移/下移到对应高度,到达对应高度后,拉紧张紧绳2,将提升组件11卡入定位槽15,此时完成测试小车5的提升/下降操作。前述的张紧绳2、牵引绳6和回收绳7分别沿各自连接的张紧转盘17和牵引转盘18滑动处于放松的悬垂状态后,提升装置13将提升组件11的滑块19拉出定位槽15并滑入滑槽14,之后提升装置13收线/放线,经提升绳12带动滑块19沿滑槽14上移/下移到对应高度,进而使测试小车5上移/下移到对应高度,到达对应高度后,拉紧张紧绳2,将滑块19卡入定位槽15,此时完成测试小车5的提升/下降操作。前述的滑块19滑入定位槽15为,滑块19沿滑入部23滑入支撑部21;所述的提升装置13将滑块19拉出定位槽15并滑入滑槽14时,滑块19沿滑出部22滑出支撑部21并进入滑槽14。前述的升降测试系统的实验原理为:1)将待测试的零部件装在测试小车5上;2)调节测试小车5的高度,具体为:张紧绳2、牵引绳6和回收绳7沿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升降测试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级调节单元(1),两分级调节单元(1)经张紧绳(2)连接,张紧绳(2)的一端穿过定滑轮(3)与张紧装置(4)连接,另一端固定;两分级调节单元(1)间的张紧绳(2)上还连接有测试小车(5),测试小车(5)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牵引绳(6)和回收绳(7),牵引绳(6)穿过分级调节单元(1)与牵引装置(8)连接,回收绳(7)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1)与回收装置(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级调节单元(1),两分级调节单元(1)经张紧绳(2)连接,张紧绳(2)的一端穿过定滑轮(3)与张紧装置(4)连接,另一端固定;两分级调节单元(1)间的张紧绳(2)上还连接有测试小车(5),测试小车(5)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牵引绳(6)和回收绳(7),牵引绳(6)穿过分级调节单元(1)与牵引装置(8)连接,回收绳(7)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1)与回收装置(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调节单元(1)包括两根分级立柱(10),两分级立柱(10)间连接有提升组件(11),提升组件(11)经提升绳(12)与提升装置(13)连接;所述的张紧绳(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提升组件(11)、定滑轮(3)与张紧装置(4)连接;所述的牵引绳(6)穿过提升组件(11)与牵引装置(8)连接;所述的回收绳(7)穿过另一分级调节单元(1)的提升组件(11)与回收装置(9)连接;所述的分级立柱(10)上设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波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贵州鑫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