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原子量子态操控的亚周期微波脉冲序列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2521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38
冷原子量子态操控的亚周期微波脉冲序列发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DDS激励源单元、功率放大器、SRD信号发生及整形电路、宽带天线;所述的SRD信号发生及整形电路包括脉冲发生电路和脉冲整形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以往亚周期脉冲产生时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的问题,通过调节DDS可以得到不同时间间隔的脉冲序列,且脉冲发生装置得到了简化,其操作简便,实施更加容易,能产生脉宽更窄(在百皮秒内)的脉冲;并通过加入脉冲整形部分,解决了以往脉冲严重拖尾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冷原子量子态操控的亚周期微波脉冲序列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亚周期微波脉冲序列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超宽带技术(UWB)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波通信技术,超宽带脉冲具有数GHz量级的带宽,且其脉冲拥有快速的上升和下降沿。亚周期微波脉冲是震荡周期小于1个周期的超宽带微波脉冲,具有穿透力强,抗干扰能力强,频带较宽,反隐身能力较强等特点,非常适合短距离通信,而且已广泛的应用在诸如隐蔽通信,穿墙雷达,探测雷达等方面。超宽带亦可运用于对原子的操控,例如可以运用微波脉冲序列作用于原子,进而对其量子态进行操控,实现原子的能级跃迁、布居数转移,其对亚周期内场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运用较多的产生单周期或亚周期脉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于雪崩二极管的雪崩效应产生单周期或亚周期脉冲和利用隧道二极管的隧穿效应产生单周期或亚周期脉冲。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电路方法产生的,用这两种方法产生可以产生纳秒和亚纳秒级别的脉冲。但是由于这两方法在设计电路时,需要的元器件比较多,脉冲在传输过程中波形会发生较大畸变,例如脉冲尾部抖动或振铃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实际研究和脉冲的实际应用中将带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冷原子量子态操控的亚周期微波脉冲序列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冷原子量子态操控的亚周期微波脉冲序列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DDS激励源单元(1)、功率放大器(2)、SRD信号发生及整形电路(3)、宽带天线(4);所述的SRD信号发生及整形电路(3)包括脉冲发生电路(31)和脉冲整形电路(32);脉冲发生电路(31)包括:DDS激励源V1的正极与调谐电容C1第一端和激励电感L1第一端相连并与地相连,DDS激励源V1的负极与调谐电容C1的第二端、阶跃恢复二极管SRD正极都接地;激励电感L1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一端和SRD负极以及第一隔直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负载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偏置电压V2正极相连,第一直流偏置电压V2负极接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原子量子态操控的亚周期微波脉冲序列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DDS激励源单元(1)、功率放大器(2)、SRD信号发生及整形电路(3)、宽带天线(4);所述的SRD信号发生及整形电路(3)包括脉冲发生电路(31)和脉冲整形电路(32);脉冲发生电路(31)包括:DDS激励源V1的正极与调谐电容C1第一端和激励电感L1第一端相连并与地相连,DDS激励源V1的负极与调谐电容C1的第二端、阶跃恢复二极管SRD正极都接地;激励电感L1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一端和SRD负极以及第一隔直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负载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偏置电压V2正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肖隆张肖垒王富丽王子轩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