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47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充电接头包括:充电触碰件、弹性部件、碰撞感测开关及导航部件;其中,充电触碰件用于与充电对象对接进行充电;弹性部件与充电触碰件连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触发碰撞感测开关;碰撞感测开关与充电触碰件和/或弹性部件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充电回路;导航部件用于发出导航信号以引导充电对象移动至充电接头所在位置并与充电触碰件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充电对象(如机器人)自动移动至充电接头所在位置并与充电触碰件对接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自动对接的问题,减少人工操作,并提高充电接头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属于机器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家中,还是商场、银行等公共场所都能够见到移动机器人的身影。由于移动机器人多采用蓄电池供电,蓄电池续航时长有限,因此移动机器人需要充电以避免断电。现有技术中,现有移动机器人还无法实现自动对接充电桩的充电接头实现充电的功能,移动机器人的充电过程往往需要人工的介入,如果不能及时充电将会影响机器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头,包括:充电触碰件、弹性部件、碰撞感测开关及导航部件;其中,所述充电触碰件用于与充电对象对接进行充电;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充电触碰件连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触发所述碰撞感测开关;所述碰撞感测开关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和/或所述弹性部件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充电回路;所述导航部件用于发出导航信号以引导所述充电对象移动至所述充电接头所在位置并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对接。可选地,所述导航部件包括: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挡罩,其中:所述信号挡罩包含有两个信号室;所述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和所述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信号室内,并通过所述两个信号室的信号出口发出导航信号,且所述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第一导航信号的辐射区域和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第二导航信号的辐射区域有部分重合。可选地,所述信号挡罩包含T型部和U型部;所述T型部包括前挡板和中挡板;所述U型部包括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其中,所述中挡板与所述后挡板相连接,并将所述U型部分隔成镜像对称的两个信号室;所述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和所述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以所述中挡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两个信号室中;所述前挡板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挡板之间的敞口构成所述两个信号室的信号出口。可选地,所述导航部件还包括对接检测器;所述对接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充电对象是否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对接成功;其中,所述碰撞感测开关处于触发状态且所述对接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充电对象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对接成功时,所述充电回路导通。可选地,所述对接检测部件为红外线接收器,以在接收到充电对象发出的红外编码信号后基于所述红外编码信号检测充电对象是否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对接成功。可选地,还包括:基座;其中,所述充电触碰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所述充电触碰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对接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可选地,所述碰撞感测开关包括开关触发件和碰撞感测件;其中,所述开关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充电触碰件和/或所述弹性部件上,所述碰撞感测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或者所述开关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碰撞感测件设置在所述充电触碰件和/或所述弹性部件上。可选地,所述充电触碰件包括两个触碰片;所述对接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两个触碰片之间。可选地,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保护盖上设有通孔,所述充电触碰件透过所述通孔伸出。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设备上的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头。另外,可选地,所述充电设备为:充电桩或机器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碰撞感测开关,在碰撞感测开关处于触发状态时导通充电回路,提高了充电接头的使用安全性,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通过设置导航部件,实现了引导充电对象(如机器人)自动移动至充电接头所在位置并与充电触碰件对接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自动对接的问题,节省了人工的操作。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航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航部件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护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接头的另一形式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0:充电碰撞件;20:弹性部件;30:碰撞感测开关;31:开关触发件;32:碰撞感测件;40:导航部件;41: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42: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43:信号挡罩;50:对接检测部件;60:基座;70:保护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为移动机器人充电的做法都很麻烦,需要将机器人移动至充电桩处充电,避免不了人工的操作,操作非常的麻烦。而且为机器人充电的充电桩的充电接头极易因人员误操作碰触到触碰片而导通充电回路出现漏电的情况,对人体造成危害,安全性不高。另外,现有移动机器人还无法实现自动对接充电桩的充电接头实现充电的功能。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提高了充电接头的使用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引导充电对象自动对接充电接头。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头,包括:充电触碰件10、弹性部件20、碰撞感测开关30及导航部件40。其中,充电触碰件10用于用于与充电对象对接进行充电,弹性部件20与充电触碰件10连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触发碰撞感测开关30。具体地,充电触碰件10与弹性部件20连接,充电触碰件10与充电对象接触时,在外力作用下,弹性部件20会发生位移(或者形变),并触发碰撞感测开关30,同时,通过设置的弹性部件20为充电触碰件10提供回复力,弹性部件20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弹簧、弹片等。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充电触碰件10压缩弹性部件20,弹性部件20产生外部压力相反的作用力。外部压力消失时,充电触碰件10在弹性部件2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位。在现有技术中为机器人充电都需要人工的操作,且操作非常的麻烦,如果机器人能够在需要充电时,自动寻找充电桩进行自动充电,将大大减少人工的操作。为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头还包括:导航部件40。导航部件40用于发出导航信号以引导充电对象移动至充电接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接头及充电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触碰件、弹性部件、碰撞感测开关及导航部件;其中,所述充电触碰件用于与充电对象对接进行充电;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充电触碰件连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触发所述碰撞感测开关;所述碰撞感测开关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和/或所述弹性部件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充电回路;所述导航部件用于发出导航信号以引导所述充电对象移动至所述充电接头所在位置并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触碰件、弹性部件、碰撞感测开关及导航部件;其中,所述充电触碰件用于与充电对象对接进行充电;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充电触碰件连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触发所述碰撞感测开关;所述碰撞感测开关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和/或所述弹性部件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充电回路;所述导航部件用于发出导航信号以引导所述充电对象移动至所述充电接头所在位置并与所述充电触碰件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部件包括: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挡罩,其中:所述信号挡罩包含有两个信号室;所述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和所述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信号室内,并通过所述两个信号室的信号出口发出导航信号,且所述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第一导航信号的辐射区域和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第二导航信号的辐射区域有部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挡罩包含T型部和U型部;所述T型部包括前挡板和中挡板;所述U型部包括后挡板和两个侧挡板;其中,所述中挡板与所述后挡板相连接,并将所述U型部分隔成镜像对称的两个信号室;所述第一导航信号发生器和所述第二导航信号发生器以所述中挡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两个信号室中;所述前挡板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挡板之间的敞口构成所述两个信号室的信号出口。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部件还包括对接检测器;所述对接检测器用于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化冰顾敏奇齐鹏举方园米万珠舒剑吴琨管伟罗璇罗承雄张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