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39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5:45
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包括基座,反导雷达,舷台,驾驶舱,导航雷达,左、右钢缆,轮体,甲板,一、二、三、四、五号浮体管柱,底盘,旋转机构,一、二、三号导航雷达,动力系统舱,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其模拟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可以对来袭的远程弹道导弹进行跟踪、识别和评估,主要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等空中目标探测、预警,还兼有火控雷达功能,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可以通过它掌握来袭导弹的最新弹道数据,并将数据、图形传回指挥中心,从而由最高决策层下达是否拦截的命令,为全国中小学校创建国防教育馆提供了一种专用教具模型,对于培养我国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科研后备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国防教育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其外部有一个圆球型巨型雷达罩,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由一个安装在海上平台的先进雷达系统所构成,作为导弹防御署地基中段防御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海上浮台反导雷达主要用于监视近太空空间,辨别来袭的各种弹道导弹分弹头及假目标,通过海洋及大陆,向战略防御指挥中心实时传输信息。本专利技术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模型,将作为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辑试点出版的《中国中小学国防科技研究读本》配套的国防教育和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的模型,其模拟通过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可以对来袭的远程弹道导弹进行跟踪、识别和评估,它可以将数据发送给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其它部分,从而方便地基拦截器对导弹进行拦截,在拦截器向来袭目标发射杀伤飞行器之后继续发送最新的目标信息,其采用高频和最先进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等空中目标的探测,雷达除了具有探测、提供预警情报的功能外,它还兼有火控雷达功能,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可以通过它掌握来袭导弹的最新弹道数据,并将数据、图形传回指挥中心,从而由最高决策层下达是否拦截的命令,为全国中小学校创建国防教育馆提供了一种专用教具模型,对于培养我国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科研后备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其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包括基座、反导雷达、舷台、驾驶舱、导航雷达、左钢缆、右钢缆、轮体、甲板、一号浮体管柱、二号浮体管柱、底盘、三号浮体管柱、四号浮体管柱、五号浮体管柱、二号导航雷达、旋转机构、三号导航雷达、一号导航雷达、动力系统舱、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动力系统舱,所述动力系统舱内侧设有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的上端四周平台上分别设有三号导航雷达、二号导航雷达和一号导航雷达,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的上端中间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上端与反导雷达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的下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内部连接,所述基座的下端设有五号浮体管柱、四号浮体管柱、三号浮体管柱、二号浮体管柱和一号浮体管柱,所述五号浮体管柱、四号浮体管柱、三号浮体管柱、二号浮体管柱和一号浮体管柱的下端连接在底盘上,所述基座的前端分别连接左钢缆和右钢缆,所述左钢缆的另一端连接在轮体的上端甲板的后右端,所述右钢缆的另一端连接轮体的上端甲板的后左端,所述轮体的前上端设有舷台,所述舷台的前上端设有驾驶舱,所述驾驶舱的上端位于舷台上端中间位置还设有导航雷达,所述的反导雷达是一种弹道导弹目标跟踪和识别雷达,其采用高频和最先进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等空中目标的探测,所述的反导雷达除了具有探测、提供预警情报的功能外,它还兼具火控雷达功能,情报人员可以通过它掌握来袭导弹的最新弹道数据,并将数据、图形传回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处理后,反馈给指挥中心,从而由最高决策层下达是否拦截的命令,所述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是处理反导雷达的各种跟踪、探测和识别目标信息的,所述的一号导航雷达、二号导航雷达和三号导航雷达是一种从船上发射台向物标反射器发射脉冲电波,由接收装置接收电波的反射波,经放大检波后作为图像信号在阴极射线荧光屏上显示,其利用无线电波的直进性和等速性从荧光屏测得物标的方位和距离,从而测定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在海上位置的导航装置,所述的动力系统舱和旋转机构是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包括一台主电动机、一个发电机、三个离合器以及一个行星齿轮组,其作用是驱动反导雷达旋转的,所述的底盘是一种中空体四周呈圆型状的底部托盘,其作用主要是固定一号浮体管柱、二号浮体管柱、三号浮体管柱、四号浮体管柱和五号浮体管柱的下端各浮体管柱之间的距离,所述的一号浮体管柱、二号浮体管柱、三号浮体管柱、四号浮体管柱和五号浮体管柱是一种中空体的浮筒管柱,所述的基座是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基础平台,其下端与一号浮体管柱、二号浮体管柱、三号浮体管柱、四号浮体管柱和五号浮体管柱的上端连接后,共同起到支撑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作用。上述海上浮台反导雷达上的反导雷达在海上运行时,是由轮体上端甲板的尾端两侧左钢缆和右钢缆拖拽基座经由甲板上端舷台上的驾驶舱在导航雷达的指引下,将整个海上浮台反导雷达拖拽行驶到预定海域,再由反导雷达展开工作的,也可在海上浮台反导雷达拖拽行驶中反导雷达展开工作。本专利技术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模拟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等空中目标的探测、预警、情报收集、辨别,还兼具火控雷达功能,情报人员可以通过它掌握来袭导弹的最新弹道数据,并将数据、图形传回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处理后,反馈给指挥中心,从而由最高决策层下达是否拦截的命令,其采用高频和最先进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由拖船将整个海上浮台反导雷达拖拽行驶到预定海域展开工作,为全国中小学校创建国防教育馆提供了一种专用教具模型,对于培养我国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科研后备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根据附图1所示的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包括基座1、反导雷达2、舷台3、驾驶舱4、导航雷达5、左钢缆6、右钢缆7、轮体8、甲板9、一号浮体管柱10、二号浮体管柱11、底盘12、三号浮体管柱13、四号浮体管柱14、五号浮体管柱15、二号导航雷达16、旋转机构17、三号导航雷达18、一号导航雷达19、动力系统舱20、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所述基座1的上端设有动力系统舱20,所述动力系统舱20所述动力系统舱20内侧设有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的上端四周平台上分别设有三号导航雷达18、二号导航雷达16和一号导航雷达19,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的上端中间设有旋转机构17,所述旋转机构17的上端与反导雷达2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17的下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内部连接,所述基座1的下端设有五号浮体管柱15、四号浮体管柱14、三号浮体管柱13、二号浮体管柱11和一号浮体管柱10,所述五号浮体管柱15、四号浮体管柱14、三号浮体管柱13、二号浮体管柱11和一号浮体管柱10的下端连接在底盘12上,所述基座1的前端分别连接左钢缆6和右钢缆7,所述左钢缆6的另一端连接在轮体8的上端甲板9的后右端,所述右钢缆7的另一端连接轮体8的上端甲板9的后左端,所述轮体8的前上端设有舷台3,所述舷台3的前上端设有驾驶舱4,所述驾驶舱4的上端位于舷台3上端中间位置还设有导航雷达5,所述的反导雷达2是一种弹道导弹目标跟踪和识别雷达,其采用高频和最先进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反导雷达(2)、舷台(3)、驾驶舱(4)、导航雷达(5)、左钢缆(6)、右钢缆(7)、轮体(8)、甲板(9)、一号浮体管柱(10)、二号浮体管柱(11)、底盘(12)、三号浮体管柱(13)、四号浮体管柱(14)、五号浮体管柱(15)、二号导航雷达(16)、旋转机构(17)、三号导航雷达(18)、一号导航雷达(19)、动力系统舱(20)、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所述基座(1)的上端设有动力系统舱(20),所述动力系统舱(20)所述动力系统舱(20)内侧设有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的上端四周平台上分别设有三号导航雷达(18)、二号导航雷达(16)和一号导航雷达(19),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的上端中间设有旋转机构(17),所述旋转机构(17)的上端与反导雷达(2)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17)的下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内部连接,所述基座(1)的下端设有五号浮体管柱(15)、四号浮体管柱(14)、三号浮体管柱(13)、二号浮体管柱(11)和一号浮体管柱(10),所述五号浮体管柱(15)、四号浮体管柱(14)、三号浮体管柱(13)、二号浮体管柱(11)和一号浮体管柱(10)的下端连接在底盘(12)上,所述基座(1)的前端分别连接左钢缆(6)和右钢缆(7),所述左钢缆(6)的另一端连接在轮体(8)的上端甲板(9)的后右端,所述右钢缆(7)的另一端连接轮体(8)的上端甲板(9)的后左端,述所轮体(8)的前上端设有舷台(3),所述舷台(3)的前上端设有驾驶舱(4),所述驾驶舱(4)的上端位于舷台(3)上端中间位置还设有导航雷达(5),所述的反导雷达(2)是一种弹道导弹目标跟踪和识别雷达,其采用高频和最先进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等空中目标的探测,所述的反导雷达(2)除了具有探测、提供预警情报的功能外,它还兼具火控雷达功能,情报人员可以通过它掌握来袭导弹的最新弹道数据,并将数据、图形传回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处理后,反馈给指挥中心,从而由最高决策层下达是否拦截的命令,所述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是处理反导雷达(2)的各种跟踪、探测和识别目标信息的,所述的一号导航雷达(19)、二号导航雷达(16)和三号导航雷达(18)是一种从船上发射台向物标反射器发射脉冲电波,由接收装置接收电波的反射波,经放大检波后作为图像信号在阴极射线荧光屏上显示,其利用无线电波的直进性和等速性从荧光屏测得物标的方位和距离,从而测定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在海上的位置的导航装置,所述的动力系统舱(20)和旋转机构(17)是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包括一台主电动机、一个发电机、三个离合器以及一个行星齿轮组,其作用是驱动反导雷达(2)旋转的,所述的底盘(12)是一种中空体四周呈圆型状的底部托盘,其作用主要是固定一号浮体管柱(10)、二号浮体管柱(11)、三号浮体管柱(13)、四号浮体管柱(14)和五号浮体管柱(15)的下端各浮体管柱之间的距离,所述的一号浮体管柱(10)、二号浮体管柱(11)、三号浮体管柱(13)、四号浮体管柱(14)和五号浮体管柱(15)是一种中空体的浮筒管柱,所述的基座(1)是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基础平台,其下端与一号浮体管柱(10)、二号浮体管柱(11)、三号浮体管柱(13)、四号浮体管柱(14)和五号浮体管柱(15)的上端连接后,共同起到支撑海上浮台反导雷达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海上浮台反导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反导雷达(2)、舷台(3)、驾驶舱(4)、导航雷达(5)、左钢缆(6)、右钢缆(7)、轮体(8)、甲板(9)、一号浮体管柱(10)、二号浮体管柱(11)、底盘(12)、三号浮体管柱(13)、四号浮体管柱(14)、五号浮体管柱(15)、二号导航雷达(16)、旋转机构(17)、三号导航雷达(18)、一号导航雷达(19)、动力系统舱(20)、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所述基座(1)的上端设有动力系统舱(20),所述动力系统舱(20)所述动力系统舱(20)内侧设有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的上端四周平台上分别设有三号导航雷达(18)、二号导航雷达(16)和一号导航雷达(19),所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的上端中间设有旋转机构(17),所述旋转机构(17)的上端与反导雷达(2)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17)的下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21)内部连接,所述基座(1)的下端设有五号浮体管柱(15)、四号浮体管柱(14)、三号浮体管柱(13)、二号浮体管柱(11)和一号浮体管柱(10),所述五号浮体管柱(15)、四号浮体管柱(14)、三号浮体管柱(13)、二号浮体管柱(11)和一号浮体管柱(10)的下端连接在底盘(12)上,所述基座(1)的前端分别连接左钢缆(6)和右钢缆(7),所述左钢缆(6)的另一端连接在轮体(8)的上端甲板(9)的后右端,所述右钢缆(7)的另一端连接轮体(8)的上端甲板(9)的后左端,述所轮体(8)的前上端设有舷台(3),所述舷台(3)的前上端设有驾驶舱(4),所述驾驶舱(4)的上端位于舷台(3)上端中间位置还设有导航雷达(5),所述的反导雷达(2)是一种弹道导弹目标跟踪和识别雷达,其采用高频和最先进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隐形飞机等空中目标的探测,所述的反导雷达(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