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228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建立所有管道及设备的三维立体模型,导入管道和设备模型及位置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设计小管道起点和终点,建立位置数据,与电气、热控设备位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根据BIM软件技术提供的材料清单,统计锅炉小管道各组件的型号、数量和长度信息;小管道支吊架进行安装,小管道地面下料煨弯;重要位置与现场条件进行碰撞检测,确保施工计划。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施工计划来进行施工模拟和进度模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期,从总体上降低了施工工期,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费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火电机组锅炉管道中有大量DN80以下的小管道,小管道的特点是管线规格、型号种类多,工作状态及工作环境各异。小管道中,加药取样、疏水放汽管道等管径一般都小于DN80。目前设计院对火电机组DN80以下的小管道一般只出具系统图而不出布置图,只给出起点和终点,需要查阅图纸和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小管道的位置和走向,施工随意性大。图纸是二维的数据记录,不具有直观性,通过看图,构建起立体的管道体系,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较强专业能力。实际施工中,其它专业的管道,热工和电气电缆桥架也有部分是现场设计布置。如果各方现场二次设计不当,沟通不到位,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专业间的碰撞。已施工的管道的走向和位置的修改相当困难,有可能会起很大的弯路,耗费的人工和材料会大幅增加。如果布置不当,轻则影响美观和功能,重则会影响运行经济和安全性。另外,现场设计的不确定性,对物资的计划采购,进场时间的确定等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可能会造成物资的延迟或浪费。目前,我国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是采用P6、Microsoftproject等工程管理软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管理,进度管理模式仅停留在二维平面上,对于标段多、工序复杂的建设工程,对施工进度的管理难以达到全面、统筹、精细化。我国国内建设工程设计图纸主要为CAD软件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在完成的二维设计图纸中对建设工程的表达主要使用到了平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各类图表,在二维图中,每张图纸都是离散的线条,彼此之间互不关联。对于较复杂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经验不足的设计师在各平立面图、剖面图和大样图之间难免出现错、漏、缺、重等错误,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许多二维视图都需要重调整、绘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适用于火电机组工程锅炉、汽机专业不出布置图的小管道的实施,包括设计院不出布置图的Dn≤80的管道,锅炉厂及其它设备厂家不出布置图的排气、排污、疏水管道。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设计图纸,建立所有有关管道及设备的三维立体模型,导入有关管道和设备模型以及各自的位置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如果有碰撞,进行模型优化再设计,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没有碰撞为止;②设计小管道流程图及其起点和终点,建立小管道三维模型及位置数据,与电气、热控设备专业位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如果有碰撞,进行模型优化再设计,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没有碰撞为止;③根据两次碰撞检测试验得到的信息,设计合理的小管道施工方案,确定图纸最终方案;根据BIM软件技术提供的材料清单,统计锅炉小管道各组件的型号、数量和长度信息,进行材料统计,按计划管理控制进度;④清理施工现场,合理安排管道到货计划和到货顺序,将电源布置到位,氧气、乙炔、电焊机布置到位;⑤小管道支吊架进行安装,小管道地面下料煨弯;⑥利用BIM技术的模型隐藏显示功能,在开工前将所有实体进行隐藏,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逐步取消隐藏;在每个进度报表日保存该段时间内最终现实的模型,使工程进度直观可视,且对下个时段进行直观分析,做好进度控制;⑦重要位置的三维模型与现场条件数据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确保不会错误施工,浪费人力资源和原材料;⑧各管道布置到位,通过管道阀门安装以及焊接处理,确保中低压锅炉小管道的施工计划要求。在步骤⑧中,焊接采用全氩弧焊接,管子对接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焊缝位置距离弯管的弯曲起点不小于管子外径或不小于100mm;b:管子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小于管子外径或不小于150mm;c:支吊架管部位置不能与管子对接焊缝重合,焊缝距离支吊架边缘不小于50mm;d:管子接口应避开疏、放水及仪表管等的开孔位置,距开孔边缘不小于50mm,且不小于孔径;e:法兰平面应与管子轴线相垂直,平焊法兰内侧角焊缝不得漏焊,且焊后应清除氧化物等杂质。在步骤⑧中,穿墙及过楼板的管道要设计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缝隙要填实;穿过锅炉栅格板的,应处理好栅格板上开的孔洞,用与平台踢脚板相同的围板弯成圆形踢脚板并与栅格点焊接牢固;与主设备及主管道相连接的小管道,要充分考虑主设备及主管道的热膨胀系数。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现场的三维激光扫描和高像素数数码相机的全景扫描,将施工现场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集合在一个可视的3D或4D的建筑模型中,对施工现场进度进行形象、具体、直观的模拟,便于合理、科学地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直观、精确地掌握施工进度,对不同施工标段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和全盘的控制,于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采用BIM技术可以从设计、出图到施工,都以符合人脑思维习惯的三维模型为依托,减少三维到二维再到三维转换的时间成本和信息传递错漏,在施工开始之前实现“预建造”,从而保证“无差错的施工”。利用BIM技术,可以从增加中标成功率、减少漏算错算、把控变更索赔等方面提高收入,从提高沟通效率,提升策划精度,减少返工和材料浪费,提高进度和风险的管控能力等方面降低成本,从而提高项目利润。采用BIM技术能够带来10%左右的工程进度节省和60%的返工减少。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可获得10倍甚至更多的投资回报,提升50%项目协同能力,减轻管理人员工作强度,使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得到显著加强的同时,提升项目成本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工程竣工BIM模型,为后期维修服务、业主方运维提供更大价值。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程序及方法:A、建立模型、预判分析:在工程项目锅炉小管道施工前期,BIM建模小组要严格按照设备建筑图纸及场地规划设计图纸,将一号机组所有施工相关模型建立完毕,为现场施工提供了一个三维仿真场景。为一号机组安全文明施工、场地综合布置及重要施工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进行模拟实验,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期来指导施工,实现成本控制。B、碰撞检测::建模小组首先通过Bentley公司BIM模型软件将全场的各管道管道系统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仿真布置,在综合考虑施工场地各设备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对各管道系统进行碰撞检测,通过三维模拟可以直观的把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预判现场管线碰撞问题,当即给出解决方案,导出变更图纸,优化施工方案,并用更改的施工方案来指导现场施工。利用BIM技术手段将各专业的设计展现在模型之上,供其他设计师进行参考,从根本上解决专业间协调问题。C、管道材料统计:BIM通过对施工项目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输出经修改的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改进方案和材料统计清单等。按照传统方法先对图纸进行审查,再利用AutoCAD绘制成单线图,然后手工标识焊缝,然后逐条输入管材、管件、法兰、螺栓、垫片、阀门、支架、油漆、保温材料等再汇总,统计总焊口数,建立焊接数据;其他仪表及特殊管件统计同样如此,数据庞大,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出现统计错误。利用3D软件进行深化设计后,根据软件提供的各种模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设计图纸,建立所有有关管道及设备的三维立体模型,导入有关管道和设备模型以及各自的位置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如果有碰撞,进行模型优化再设计,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没有碰撞为止;②设计小管道流程图及其起点和终点,建立小管道三维模型及位置数据,与电气、热控设备专业位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如果有碰撞,进行模型优化再设计,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没有碰撞为止;③根据两次碰撞检测试验得到的信息,设计合理的小管道施工方案,确定图纸最终方案;根据BIM软件技术提供的材料清单,统计锅炉小管道各组件的型号、数量和长度信息,进行材料统计,按计划管理控制进度;④清理施工现场,合理安排管道到货计划和到货顺序,将电源布置到位,氧气、乙炔、电焊机布置到位;⑤小管道支吊架进行安装,小管道地面下料煨弯;⑥利用BIM技术的模型隐藏显示功能,在开工前将所有实体进行隐藏,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逐步取消隐藏;在每个进度报表日保存该段时间内最终现实的模型,使工程进度直观可视,且对下个时段进行直观分析,做好进度控制;⑦重要位置的三维模型与现场条件数据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确保不会错误施工,浪费人力资源和原材料;⑧各管道布置到位,通过管道阀门安装以及焊接处理,确保中低压锅炉小管道的施工计划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中低压锅炉小管道二次设计施工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设计图纸,建立所有有关管道及设备的三维立体模型,导入有关管道和设备模型以及各自的位置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如果有碰撞,进行模型优化再设计,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没有碰撞为止;②设计小管道流程图及其起点和终点,建立小管道三维模型及位置数据,与电气、热控设备专业位置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图的碰撞检测;如果有碰撞,进行模型优化再设计,再次进行碰撞检测,直至没有碰撞为止;③根据两次碰撞检测试验得到的信息,设计合理的小管道施工方案,确定图纸最终方案;根据BIM软件技术提供的材料清单,统计锅炉小管道各组件的型号、数量和长度信息,进行材料统计,按计划管理控制进度;④清理施工现场,合理安排管道到货计划和到货顺序,将电源布置到位,氧气、乙炔、电焊机布置到位;⑤小管道支吊架进行安装,小管道地面下料煨弯;⑥利用BIM技术的模型隐藏显示功能,在开工前将所有实体进行隐藏,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逐步取消隐藏;在每个进度报表日保存该段时间内最终现实的模型,使工程进度直观可视,且对下个时段进行直观分析,做好进度控制;⑦重要位置的三维模型与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志远闵华友胡泽衡陈英权田长有杜翟峰浮羽柴大伟张志坤薛岗冀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