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跳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09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跳跳圈,包括弹跳件、至少2根竖向连接杆,还包括顶部连接环,所述的弹跳件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的竖向连接杆的顶部与顶部连接环相连接,所述的竖向连接杆底部位于容纳空间内并被弹跳件包围。该跳跳圈中的顶部连接环将竖向连接杆固定连接,竖向连接杆被包围在弹跳件中间的容纳腔内,使得弹跳件的外边缘不受竖向连接杆局限,从而增大了使用者在跳跳圈上的运动空间,可供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不同姿势的弹跳运动,趣味性更大。

Jump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jump ring, including bounce, at least 2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also includes a top connecting ring, the spring piec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and the top of the top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ing space and is surrounded by a spring. At the top of the jump in the circle of the connecting ring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are surrounded in the middle Ron Na Chamberne makes a bounce, bounce from the outer edge of the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limitation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movement of space users on the jumping ring, available to users of different postures during the spring exercise greater inte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跳跳圈
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跳跳圈。
技术介绍
现在的弹跳性运动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上下的跳跃运动可以锻练人们四肢及各肌肉群力量,增强人们的身体弹跳力,并能起到强肝健脾、调整人体内分泌、舒筋活络、使儿童增高等作用。但是现有的弹跳性运动器材,其连接杆一般设置于弹跳件的外围并包围弹跳件,从而使得人们只能在连接杆限定的区域内跳动,限制了运动的空间,且只能进行简单的跳跃运动,功能单一和趣味性差,不能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杆设置于弹跳件的外围并包围弹跳件,从而使得人们只能在连接杆限定的区域内跳动,限制了运动的空间,且只能进行简单的跳跃运动,功能单一和趣味性差,不能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跳跳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跳跳圈,包括弹跳件、至少2根竖向连接杆,还包括顶部连接环,所述的弹跳件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的竖向连接杆的顶部与顶部连接环相连接,所述的竖向连接杆底部位于容纳空间内并被弹跳件包围。本技术中的顶部连接环将竖向连接杆固定连接,竖向连接杆被包围在弹跳件中间的容纳腔内,使得弹跳件的外边缘不受竖向连接杆局限,从而增大了使用者在跳跳圈上的运动空间,可供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不同姿势的弹跳运动,趣味性更大。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所述的竖向连接杆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并支撑弹跳件。通过上述结构既可增大竖向连接杆底部的支撑面积,提高竖向连接杆的稳定性,又可为弹跳件提供支持底座。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还包括底部连接环,所述的底部连接环位于弹跳件的底部并与竖向连接杆的底部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既能为弹跳件提供支持装置,且竖向连接杆底部通过底部连接环连接,使得竖向连接杆的稳定性更强。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所述的竖向连接杆顶部向内弯折后与顶部连接环相连接。竖向连接杆顶部向内弯折,进一步减小了弹跳区域的局限性,增大了运动空间。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所述的竖向连接杆顶部向外弯折后与顶部连接环相连接。竖向连接杆顶部向外弯折,使得使用者在本技术上既能进行弹跳运动,且还能进行引体向上等运动,增加了本技术的使用功能,趣味性更强。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的竖向连接杆顶部通过紧固件与顶部连接环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顶部连接环与竖向连接杆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对跳跳圈进行拆卸后再存放,节约存放空间。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所述的竖向连接杆的数量为6根并呈圆形阵列设置。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技术的稳定性更好,且竖向连接杆呈圆形阵列设置能够与弹跳件配合更紧密,使用效果更佳。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所述的顶部连接环呈圆形或多边形。顶部连接环形状可根据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更换,其中圆形、多边形的顶部连接环结构简单稳定,更易于生产加工。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跳跳圈,所述的弹跳件为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与竖向连接杆连接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跳跳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跳跳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顶部连接环呈多边形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顶部连接环呈圆形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竖向连接杆顶部向外弯折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跳跳圈,包括弹跳件3、至少2根竖向连接杆2,还包括顶部连接环1,所述的弹跳件3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容纳空间5,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的顶部与顶部连接环1相连接,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底部位于容纳空间5内并被弹跳件3包围。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先用手抓住竖向连接杆2,并站立于弹跳件3上,然后进行弹跳性运动,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弹跳件3的外边缘不受竖向连接杆2的局限,从而让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可供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不同姿势的弹跳运动,趣味性更大。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折边7并支撑弹跳件3。作为优选,还包括底部连接环4,所述的底部连接环4位于弹跳件3的底部并与竖向连接杆2的底部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顶部向内弯折后与顶部连接环1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顶部向外弯折后与顶部连接环1相连接。如图7所示,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不仅可通过弹跳件3进行各种弹跳运动,且在弹跳时还可用手抓住顶部连接环1进行引体向上等运动,大大增加了运动过程中的趣味性。作为优选,还包括紧固件6,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顶部通过紧固件6与顶部连接环1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的数量为6根并呈圆形阵列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部连接环1呈圆形或多边形。作为优选,所述的弹跳件3为环形气囊。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跳跳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跳跳圈,包括弹跳件(3)、至少2根竖向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连接环(1),所述的弹跳件(3)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容纳空间(5),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的顶部与顶部连接环(1)相连接,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底部位于容纳空间(5)内并被弹跳件(3)包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跳跳圈,包括弹跳件(3)、至少2根竖向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连接环(1),所述的弹跳件(3)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容纳空间(5),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的顶部与顶部连接环(1)相连接,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底部位于容纳空间(5)内并被弹跳件(3)包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连接杆(2)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折边(7)并支撑弹跳件(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跳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连接环(4),所述的底部连接环(4)位于弹跳件(3)的底部并与竖向连接杆(2)的底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跳圈,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振贤曾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鑫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