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2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蹦床圈管、支撑脚管、空心连接管,所述蹦床圈管通过所述空心连接管与所述支撑脚管连接,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空心连接管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限位凹槽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管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所述支撑脚管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设置有限位凹槽是为了方便通过弹性件与支撑脚管连接,提高连接强度,避免弹性件与空心连接管松脱,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支撑脚管实现快速折叠收拢支撑脚管的目的,大大减小存储面积,方便后续的运输和存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现有蹦床脚管连接结构制造成本低、安装简单方便,且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foot tube for trampo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管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蹦床作为一种集锻炼、娱乐于一身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蹦床结构简单,主要是由四周的支撑脚管以及中间设置的通过弹性绳组成的弹性网布构成。使用者通过在弹性网布上进行弹跳,以达到玩耍、锻炼的目的。由于蹦床体积较大,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为了便于运输和存储,需要将支撑脚管收拢以实现减小存储面积的目的,因而通常在蹦床圈管与支撑脚管之间设置连接管。然而现有连接管结构通常在其下部设置有开槽,同时在垂直于开槽位置贯穿设置有销轴孔。但是该种连接管结构制造成本较高、安装困难,且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蹦床连接管结构存在的制造成本较高、安装困难,且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蹦床圈管、支撑脚管、空心连接管,所述蹦床圈管通过所述空心连接管与所述支撑脚管连接,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空心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蹦床圈管(1)、支撑脚管(4)、空心连接管(2),所述蹦床圈管(1)通过所述空心连接管(2)与所述支撑脚管(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3),所述空心连接管(2)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24),所述弹性件(3)一端与所述限位凹槽(24)连接,所述弹性件(3)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管(4)连接,所述弹性件(3)为所述支撑脚管(4)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蹦床圈管(1)、支撑脚管(4)、空心连接管(2),所述蹦床圈管(1)通过所述空心连接管(2)与所述支撑脚管(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3),所述空心连接管(2)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24),所述弹性件(3)一端与所述限位凹槽(24)连接,所述弹性件(3)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管(4)连接,所述弹性件(3)为所述支撑脚管(4)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24)上设置有连接开口(241),所述弹性件(3)一端与所述连接开口(241)连接,所述弹性件(3)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管(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24)的横截面为V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24)的宽度W1为6mm-12mm,所述限位凹槽(24)的深度D为6mm-8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蹦床用脚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开口(241)倾斜设置,所述连接开口(241)底面与所述连接开口(241)顶面的高度差H1为4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振贤周健董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鑫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