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0989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下压部件、下揉捻块及揉捻底座;下压部件内部竖直设置有通孔,通孔底部设置有进料盖,进料盖通过进料转轴与下压部件的底部相连接,下压部件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密封凸起;下揉捻块顶部设有揉捻槽,下揉捻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倾斜45度角的导液管,导液管与设置在下揉捻块外侧壁上存液腔相连通,下揉捻块底部通过转动连接杆与设置在揉捻底座顶部的转动电机相连接;揉捻底座顶部设置有伸缩电机,伸缩电机通过伸缩杆与设置在密封凸起上的上固定块相连接。

tea twis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a kneading machine, including pressing parts, lower kneading block and rolling base; under the pressure of internal vertical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eed cover, the feed cover is connected by the feed shaft and the pressing parts at the bottom, the top pressure component set the annular sealing bulges; the lower knead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a rolling groove, the side wall of the lower knead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downward sloping angle of 45 degrees to the liquid guiding tube, the liquid guide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storage cavity arranged in block lateral wall under rolling, the lower kneading block at the bottom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connecting rod in rotation the top of the base by motor rolling; rolling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telescopic motor, telescopic motor through the telescopic rod and is arranged in a sealing protrusion on the fixed block is conn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揉捻机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茶叶揉捻的目的是使茶叶的细胞破坏、卷紧条索,为形成茶叶外形打下基础。尤其是对红绿茶来说,揉捻也是促使其发生化学变化,良好香气、滋味的重要条件。萎凋叶经过揉捻后,叶细胞损伤,茶叶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奠定基础,现有的茶叶揉捻装置揉捻效率低,所以急需一种茶叶揉捻机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该茶叶揉捻机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该茶叶揉捻机包括下压部件、下揉捻块及揉捻底座;下压部件内部竖直设置有通孔,通孔底部设置有进料盖,进料盖通过进料转轴与下压部件的底部相连接,下压部件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密封凸起;下揉捻块顶部设有揉捻槽,下揉捻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倾斜45度角的导液管,导液管与设置在下揉捻块外侧壁上存液腔相连通,下揉捻块底部通过转动连接杆与设置在揉捻底座顶部的转动电机相连接;揉捻底座顶部设置有伸缩电机,伸缩电机通过伸缩杆与设置在密封凸起上的上固定块相连接。该茶叶揉捻机具有的优点如下:(1)通过设置下压部件、通孔、密封凸起、上固定块、伸缩杆、伸缩电机及揉捻底座可以对下压部件和下揉捻块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起到揉捻的作用。(2)通过设置揉捻槽、转动电机、转动连接杆、下揉捻块、存液腔、导液管、进料盖及进料转轴可以实现下压部件和下揉捻块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提高揉捻效率,并可以将揉捻后的液体通过向下倾斜的导液管导入存液腔中。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茶叶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下压部件;2、通孔;3、密封凸起;4、上固定块;5、伸缩杆;6、伸缩电机;7、揉捻底座;8、揉捻槽;9、转动电机;10、转动连接杆;11、下揉捻块;12、存液腔;13、导液管;14、进料盖;15、进料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如图1所示,包括下压部件1、下揉捻块11及揉捻底座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茶叶揉捻机的下压部件1内部竖直设置有通孔2,所述通孔2底部设置有进料盖14,所述进料盖14通过进料转轴15与所述下压部件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压部件1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密封凸起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茶叶揉捻机的下揉捻块11顶部设有揉捻槽8,所述下揉捻块11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倾斜45度角的导液管13,所述导液管13与设置在所述下揉捻块11外侧壁上存液腔12相连通,所述下揉捻块11底部通过转动连接杆10与设置在所述揉捻底座7顶部的转动电机9相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茶叶揉捻机的揉捻底座7顶部设置有伸缩电机6,所述伸缩电机6通过伸缩杆5与设置在所述密封凸起3上的上固定块4相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茶叶揉捻机的揉捻底座7为圆柱型橡胶座。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茶叶揉捻机的伸缩杆5长为20cm。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茶叶揉捻机通过设置下压部件1、通孔2、密封凸起3、上固定块4、伸缩杆5、伸缩电机6及揉捻底座7可以对下压部件1和下揉捻块11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起到揉捻的作用;通过设置揉捻槽8、转动电机9、转动连接杆10、下揉捻块11、存液腔12、导液管13、进料盖14及进料转轴15可以实现下压部件1和下揉捻块11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提高揉捻效率,并可以将揉捻后的液体通过向下倾斜的导液管13导入存液腔12中。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茶叶揉捻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部件、下揉捻块及揉捻底座;所述下压部件内部竖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设置有进料盖,所述进料盖通过进料转轴与所述下压部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压部件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密封凸起;所述下揉捻块顶部设有揉捻槽,所述下揉捻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倾斜45度角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与设置在所述下揉捻块外侧壁上存液腔相连通,所述下揉捻块底部通过转动连接杆与设置在所述揉捻底座顶部的转动电机相连接;所述揉捻底座顶部设置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通过伸缩杆与设置在所述密封凸起上的上固定块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部件、下揉捻块及揉捻底座;所述下压部件内部竖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设置有进料盖,所述进料盖通过进料转轴与所述下压部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压部件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密封凸起;所述下揉捻块顶部设有揉捻槽,所述下揉捻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向下倾斜45度角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与设置在所述下揉捻块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胡灿谈峰欧阳静祺杨朝君张诚然赵梦曦李慧丽胡慧赵宇飞胡文杰雷伟姚立筠王小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