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0832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3 07:56
一种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处理模块,驱动模块和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为整个电路供电;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驱动模块输出正负电压驱动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与负载连接,用于接通和关断负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磁保持继电器进行控制,磁保持继电器通断能力强,可以直接用于主回路的接通与分断;功耗小、通断能力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市面上大部分的电子开关装置采用小型电磁继电器进行控制,继电器的吸合需要恒定的电流来维持,因此造成开关装置的整体功耗比较大,同时采用电磁继电器的开关装置通断能力较弱,往往需要另外配合接触器来扩充容量,这样一来,整体功耗进一步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安全稳定,通断能力强,功耗小的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包括电源模块1,处理模块2,驱动模块3和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为整个电路供电;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2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3;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驱动模块3输出正负电压驱动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与负载连接,用于接通和关断负载。进一步,还包括键盘模块4和液晶模块5;所述键盘模块4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2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与液晶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3包括电阻R11和电阻R12,电阻R11的一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后的中间节点连接,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后的中间节点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串联后的中间节点连接,电阻R3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后的中间节点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二极管D1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2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3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4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之间。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2包括处理芯片U2和晶振Y1,晶振Y1的两端并联连接在处理芯片U2的第三十九管脚和处理芯片U2的第四十管脚,电容C1的一端与晶振Y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与晶振Y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四十一管脚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六管脚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三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二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一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九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九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三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二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五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六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七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八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一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二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三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四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七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八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九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三十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三十一管脚和处理芯片U2的第三十二管脚与液晶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处理芯片U2的第三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四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六管脚和处理芯片U2的第七管脚与键盘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处理芯片U2的第九管脚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管脚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五管脚接地。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1包括变压器T1,整流电路和降压电路;所述变压器T1的一次侧与电源L相和电源N相连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为整流桥D6,整流桥D6的两个异性端与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整流桥D6的两个同性端与变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D6的负极性端接地;变压电路包括电阻R14,极性电容C3,二极管D7,极性电容C4,二极管D8和电池BT1;电阻R14的一端与整流桥D6的负极性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处理模块2连接,极性电容C3、二极管D7和极性电容C4分别并联连接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极性电容C3位于电阻R14的一侧,二极管D7和极性电容C4位于电阻R14的另一侧;二极管D8与电池BT1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二级管D8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连接,电池BT1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连接。进一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线圈K1和一组分断能力为80A的触头,线圈K1的两端与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所述键盘模块4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电阻R10;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电阻R10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源5V连接,另一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按键S1,按键S2,按键S3,按键S4和按键S5并联后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液晶模块5包括显示芯片U1;显示芯片U1的第一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二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三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四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五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六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七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八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九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一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二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三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四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五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六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七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八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十九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二十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二十一管脚、显示芯片U1的第二十二管脚分别连接至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进一步,所述处理芯片U2的型号为PIC16F946。进一步,所述显示芯片U1的型号为DS201。本技术采用磁保持继电器进行控制,磁保持继电器通断能力强,可以直接用于主回路的接通与分断;功耗小、通断能力大。本技术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还包括键盘模块和液晶模块;键盘模块主要用来设置时钟、闹钟、开关等相关设置;液晶模块主要显示当前时钟、闹钟设置、开关量设置等相关信息。磁保持继电器拥有一组通断能力为80A的触头组成,可直接带动大功率负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键盘模块、处理模块和液晶模块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驱动模块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磁保持继电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包括电源模块1,处理模块2,驱动模块3和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处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处理模块(2),驱动模块(3)和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为整个电路供电;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2)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3);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驱动模块(3)输出正负电压驱动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与负载连接,用于接通和关断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处理模块(2),驱动模块(3)和磁保持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为整个电路供电;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2)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3);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驱动模块(3)输出正负电压驱动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与负载连接,用于接通和关断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键盘模块(4)和液晶模块(5);所述键盘模块(4)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2)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与液晶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3)包括电阻R11和电阻R12,电阻R11的一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后的中间节点连接,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后的中间节点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串联后的中间节点连接,电阻R3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后的中间节点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二极管D1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2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3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4的两端并联连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2)包括处理芯片U2和晶振Y1,晶振Y1的两端并联连接在处理芯片U2的第三十九管脚和处理芯片U2的第四十管脚,电容C1的一端与晶振Y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与晶振Y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四十一管脚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六管脚接地;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三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二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一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六十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九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九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三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五十二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五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六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七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十八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一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二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三管脚、处理芯片U2的第二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启成于雪峰李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