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9044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显示器,包括第一基板、扫描线、数据线、像素电极、有源组件、第一间隔层、第二基板、共用电极层以及显示介质层。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像素电极电连接有源组件。像素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第一间隔层形成于第一基板与像素电极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之间。第一间隔层包含第一条状分支。相邻的第一条状分支形成第一间隙以暴露出第一基板。共用电极层形成于第二基板上。显示介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基板与显示介质层之间。第一区像素电极延伸覆盖第一间隙。第一区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与第二区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差0.1微米至0.4微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要求是朝向高对比度(highcontrastratio)、无灰阶反转(nograyscaleinversion)、色偏小(lowcolorshift)、亮度高(highluminance)、高色彩丰富度、高色饱和度、快速反应与广视角等特性。目前能够达成广视角要求的技术包括了扭转向列型(twistednematic,TN)液晶加上广视角膜(wideviewingfilm)、共平面切换式(in-plane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边际场切换式(fringefieldswitching)液晶显示器与多域垂直配向(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MVA)液晶显示器等。然而,观看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时,因为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特性,会发生侧视角所看到的颜色不同于从正视角所看到的颜色的现象,也就是产生色偏现象。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器的单一次像素区的上视图。请参照图1,为了解决色偏问题,现有技术是将单一次像素区内的像素电极一分为二。第一像素电极112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122取得数据线130所提供的第一电压。另一方面,同一条数据线130也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124提供第一电压给第二像素电极114。但是,第一电压从第二薄膜晶体管124传送至第二像素电极114之前,会受到第三薄膜晶体管126的影响而变成第二电压。因此,第二像素电极114所取得的第二电压与第一像素电极112所取得的第一电压之间会有些微差异。如此一来,第一像素电极112与第二像素电极114所驱动的液晶分子的倾倒程度也会有些微差异,可以改善色偏与色饱和度不足的问题。但是,这样的设计增加了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扫瞄线的数量,不仅增加了制程良率下降的机会,还导致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可解决现有广视角技术的制程良率低以及开口率低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基板、至少二条扫描线、至少二条数据线、至少一像素电极、至少一有源组件、一第一间隔层、一第二基板、一共享电极层以及一显示介质层。扫描线、数据线、像素电极与有源组件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扫描线与相邻的数据线交错而定义出至少一次像素区。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像素电极电连接有源组件。像素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第一间隔层形成于第一基板与像素电极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之间。第一间隔层包含多个第一条状分支。相邻的第一条状分支形成一第一间隙以暴露出第一基板。共享电极层形成于第二基板上。显示介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基板与显示介质层之间。第一区像素电极延伸覆盖第一间隙。第一区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与第二区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差0.1微米至0.4微米。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每个所述第二区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条状分支,相邻的第二条状分支形成一第二间隙。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显示器还包含一第二间隔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区像素电极之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第二间隙暴露出部分第二间隔层。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第一间隔层及第二间隔层至少其中之一的材料与所述像素电极的材料相同。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第一间隔层及第二间隔层至少其中之一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基板、至少二条扫描线、至少二条数据线、至少一像素电极、至少一有源组件、一第一间隔层、一第二基板、一共享电极层以及一显示介质层。扫描线、数据线、像素电极与有源组件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扫描线与相邻的数据线交错而定义出至少一次像素区。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像素电极电连接有源组件。像素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第一间隔层形成于第一基板与像素电极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之间。第一间隔层包含多个第一条状分支。相邻的第一条状分支形成一第一间隙以暴露出第一基板。共享电极层形成于第二基板上。显示介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基板与显示介质层之间。第一区像素电极延伸覆盖第一间隙。第一区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小距离与第二区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小距离相差0.1微米至0.4微米。第二区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条状分支。相邻的第二条状分支形成一第二间隙。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第二间隙介于3微米与10微米之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第一间隔层的厚度介于0.1微米与0.4微米之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第一间隔层包含相连的一侧壁与一底表面。侧壁与底表面的夹角介于40度与90度之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的像素电极是整个具有相同电位的,但通过间隔层的设计而使得像素电极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像素电极的第二区像素电极与共享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仍然可以让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所呈现的亮度有些微差异,以改善色偏与色饱和度不足的问题,而且不需增加有源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提升显示器的制程良率以及开口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器的单一次像素区的上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剖面简单示意图;图3为图2的显示器的单一次像素区的上视图;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3中沿AA线、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的像素电极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的液晶分子受驱动后的电压-穿透率关系比较图;图6是图2的显示器以及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伽马曲线比较图;图7是说明间隔层的边缘的底部的夹角以及间隔层的厚度变化时,液晶分子受驱动后的电压-穿透率关系比较图;图8是说明像素电极的第二区像素电极的第二条状分支之间的间隙变化时,液晶分子受驱动后的电压-穿透率关系比较图;图9A与图9B分别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像素电极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的剖面简单示意图,图3为图2的显示器的单一次像素区的上视图。请参照图2与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器200包括第一基板210、至少二条扫描线220、至少二条数据线230、至少一个像素电极240、至少一个有源组件250、第一间隔层260、第二基板270、共享电极层280以及显示介质层290。图3只显示单一次像素区。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参考图3后可以轻易了解至少二条或更多条扫描线220、至少二条或更多条数据线230、多个像素电极240与多个有源组件250的排列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扫描线220、数据线230、像素电极240与有源组件250都形成于第一基板210上。相邻的扫描线220与相邻的数据线230交错而定义出至少一次像素区P10。有源组件250与对应的扫描线220电连接。像素电极240电连接有源组件250,可以接收数据线240所传送的数据。共享电极层280形成于第二基板270上。显示介质层290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至少二条扫描线、至少二条数据线、至少一像素电极与至少一有源组件,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其中相邻的所述扫描线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交错而定义出至少一次像素区,所述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电连接,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有源组件,所述像素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一第一间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像素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像素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间隔层包含多个第一条状分支,相邻的所述第一条状分支形成一第一间隙以暴露出所述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共享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及一显示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区像素电极延伸覆盖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区像素电极与所述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第二区像素电极与所述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差0.1微米至0.4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至少二条扫描线、至少二条数据线、至少一像素电极与至少一有源组件,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其中相邻的所述扫描线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交错而定义出至少一次像素区,所述有源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电连接,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有源组件,所述像素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第一区像素电极与第二区像素电极;一第一间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像素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像素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间隔层包含多个第一条状分支,相邻的所述第一条状分支形成一第一间隙以暴露出所述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共享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及一显示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且所述第一区像素电极延伸覆盖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区像素电极与所述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第二区像素电极与所述共享电极层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差0.1微米至0.4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条状分支,相邻的所述第二条状分支形成一第二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间隔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区像素电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二间隔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层及所述第二间隔层至少其中之一的材料与所述像素电极的材料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宇胜李学文林楙翔陈英仁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