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缓冲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781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震缓冲包装袋,包括上薄膜和下薄膜,其特征是:在所述上薄膜和下薄膜的两端部设置端部热封线,上薄膜和下薄膜的中部设置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将上薄膜和下薄膜分隔成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上薄膜和下薄膜上设置多条纵向热封线,在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上形成多个气腔;在所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之间的进气通道两侧设置止回阀结构,进气通道的一端为气体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两个包装袋袋体集合在一体,可以一次性实现两道包装袋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生产完成后通过分割线可以实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分离,操作方便。

Shockproof packaging ba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ckproof cushioning packaging bag, including film and fil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lm is on the upper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lm set at the end of the heat sealing line, an inlet passage is arranged on the thin film and the lower film part of the intake passage will on the film and the film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bag and the second thin film bag body; the upper and lower film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heat sealing line, a plurality of air chambers formed in the first second bag body and a bag body; an intake passag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g body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bag check valve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inlet channel for gas entrance. The utility model two packing bag body set in one, can realize two bags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the completion of production through the dividing line can separate the first bag body and the bag body seco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震缓冲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震缓冲包装袋,尤其是一种将两个包装袋结构集成在一起的包装袋结构。
技术介绍
产品包装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撞防震,大多采用空气填充的防震包装袋进行包装。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防震缓冲包装袋一般由若干个气柱连结而成,气柱之间由热封线进行分隔,气柱袋的顶部设置气体通道和用于充气后自动锁气的止回阀。现有的防震缓冲包装袋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1)上薄膜和气阀膜在模具中热压形成止回阀结构;(2)上薄膜和下薄膜在模具中热压纵向热封线形成气柱结构;(3)上薄膜和下薄膜的上下端在模具中热压形成上热封线和下热封线;(4)收卷后进行裁切,裁切时,沿着气柱袋两侧进行裁切。经上述过程能够生产得到一卷防震缓冲包装袋。而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震缓冲包装袋,能够实现两道包装袋的同时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震缓冲包装袋,包括上薄膜和下薄膜,其特征是:在所述上薄膜和下薄膜的两端部设置端部热封线,上薄膜和下薄膜的中部设置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将上薄膜和下薄膜分隔成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上薄膜和下薄膜上设置多条纵向热封线,在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上形成多个气腔;在所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之间的进气通道两侧设置止回阀结构,进气通道的一端为气体入口。进一步的,在所述上薄膜和下薄膜之间的进气通道中部设置分隔热封线。进一步的,在所述分隔热封线中间设置分割线。进一步的,所述止回阀结构包括上气阀膜和下气阀膜,上气阀膜和下气阀膜设置在上薄膜和下薄膜之间;在所述分隔热封线的两侧设有进气道热封线,进气道热封线将上薄膜、下薄膜、上气阀膜和下气阀膜热封在一起,进气通道位于分隔热封线和进气道热封线之间;在所述上气阀膜和下气阀膜之间间断涂布耐热层,耐热层位于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上的纵向热封线上部、并横跨过进气道热封线,从而在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纵向热封线的上部形成进气开启口,进气开启口与该纵向热封线两侧的气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层横跨分隔热封线,耐热层的两端延伸至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进气道热封线的下方。进一步的,在所述气腔上部设置若干导气热封线和/或导气热封点,该导气热封线和/或导气热封点将上气阀膜、下气阀膜和下薄膜三层热封在一起,或者将上气阀膜、下气阀膜和上薄膜三层热封在一起,从而在上气阀膜和下气阀膜之间形成连通气腔的气体导向通路,该气体导向通路与进气开启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沿分隔热封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分隔热封线为一条,或两条。进一步的,所述气腔为柱形。本技术所述防震缓冲包装袋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将两个包装袋袋体集合在一体,可以一次性实现两道包装袋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2)在生产完成后通过分割线可以实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分离,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防震缓冲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气体进口部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图5为图1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所述防震缓冲包装袋包括第一袋体1、第二袋体2、气腔10、纵向热封线11、气体入口21、上薄膜31、下薄膜32、上气阀膜33、下气阀膜34、耐热层35、进气开启口36、气体导向通路37、进气通道40、分隔热封线41、端部热封线42、进气道热封线43、导气热封线和/或导气热封点44、分割线5等。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防震缓冲包装袋包括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的两端部设置端部热封线42,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的中部设置分隔热封线41,分隔热封线41将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分隔成对称的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结构相同;在所述分隔热封线41中间设置分割线5,以便于将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分离。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分隔热封线41设置为两条,分割线5设置在两条分隔热封线41中间,在实际使用时用刀片将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裁开。此处也可以不设置分割线5,在使用时将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并在一起使用。所述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上设置多条纵向热封线11,在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上形成多个用于充气的气腔10,气腔10一般为柱形。在所述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之间的分隔热封线41两侧设置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设置在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之间;在所述分隔热封线41的两侧设有进气道热封线43,进气道热封线43将上薄膜31、下薄膜32、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热封在一起,从而在分隔热封线41和进气道热封线43之间形成进气通道40,进气通道40的一端为气体入口21。在所述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之间以印刷的方式间断涂布耐热层35,耐热层35横跨分隔热封线41位于每个纵向热封线11上,耐热层35的两端延伸至进气道热封线43下方,从而分别在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的纵向热封线11的上部形成进气开启口36,进气开启口36与该纵向热封线11两侧的气腔10连通。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耐热层35也可以分别设置分隔热封线41两侧,不横跨过分隔热封线41;此时耐热层35位于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上的纵向热封线11上部,横跨过进气道热封线43,以连通进气通道40和气腔10。在所述气腔10上部设置若干导气热封线和/或导气热封点44,该导气热封线和/或导气热封点44将上气阀膜33、下气阀膜34和下薄膜32三层热封在一起(如图5所示),或者将上气阀膜33、下气阀膜34和上薄膜31三层热封在一起,从而在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之间形成连通气腔10的气体导向通路37,该气体导向通路37与进气开启口36连通;所述导气热封线和/或导气热封点44的作用是在完成充气之后,使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紧密贴压于下薄膜32或上薄膜31,封闭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之间的气体导向通路37,产生止逆功能,防止气腔10内的气体漏出。本技术所述防震缓冲包装袋在使用时,通过充气设备(如空压泵、气枪等)由气体入口21向每个气腔10中充入气体,气体由进气开启口36进入气腔10。本技术将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集合在一体,在生产时可以一次性生产两道包装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完成后通过分割线可以实现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分离,操作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震缓冲包装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震缓冲包装袋,包括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其特征是:在所述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的两端部设置端部热封线(42),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的中部设置进气通道(40),进气通道(40)将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分隔成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所述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上设置多条纵向热封线(11),在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上形成多个气腔(10);在所述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之间的进气通道(40)两侧设置止回阀结构,进气通道(40)的一端为气体入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缓冲包装袋,包括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其特征是:在所述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的两端部设置端部热封线(42),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的中部设置进气通道(40),进气通道(40)将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分隔成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所述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上设置多条纵向热封线(11),在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上形成多个气腔(10);在所述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之间的进气通道(40)两侧设置止回阀结构,进气通道(40)的一端为气体入口(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缓冲包装袋,其特征是:在所述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之间的进气通道(40)中部设置分隔热封线(4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震缓冲包装袋,其特征是:在所述分隔热封线(41)中间设置分割线(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震缓冲包装袋,其特征是:所述止回阀结构包括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设置在上薄膜(31)和下薄膜(32)之间;在所述分隔热封线(41)的两侧设有进气道热封线(43),进气道热封线(43)将上薄膜(31)、下薄膜(32)、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热封在一起,进气通道(40)位于分隔热封线(41)和进气道热封线(43)之间;在所述上气阀膜(33)和下气阀膜(34)之间间断涂布耐热层(35),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艾尔克缓冲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