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722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7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包括:工作杆,工作杆的一端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切割部,另一端具有一把手;套管,套设在工作杆上,切割部可跟随工作杆收纳于套管内。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伸入微创通道时切割部收纳于套管内,套管的外径小于微创通道,可以顺利进入,在到达设定位置时,将套管后移使得工作杆的切割部伸出套管,由于切割部具有弹性,切割部伸出套管后扩张,旋转工作杆,利用切割部对椎间终板进行清理,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完美适用于微创通道下的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在不改变原有微创通道的前提下良好的完成清理工作,结构简单巧妙,非常实用,效果显著。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o lower intervertebral disc nucleus and end plate process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nimally invasiv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endplat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rod,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utting part having elasticity,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sheathed on the rod; work on the cutting part can follow the work contained in the inside of the sleeve rod. By us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cutting accommodated in the casing, the casing diameter is less than minimally invasive, can successfully enter, at a preset position, the casing after the shift so that the cutting work rod extending out of the sleeve, the cutting part is elastic, cutting out casing after expansion, rotating rod, to clean up the intervertebral endplate by cutting part, the invention can be perfect fo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nucleus pulposus of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endplate, without changing the original channel of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ood completion of cleanup work,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ingenious, very practical, effec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脊柱融合手术适用于自腰椎L2到骶骨S1间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对他们进行腰椎间的椎体融合手术,并以自身骨或异体骨加以填充,在脊柱融合手术中需要用到椎间融合器,在微创手术中,需要在植入椎间融合器前刮除椎间终板的组织,直至上下椎体表面出血,为椎体的融合提供血供,现有的刮除处理系统不太适用于微创手术,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包括:工作杆,工作杆的一端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切割部,另一端具有一把手;套管,套设在工作杆上,切割部可跟随工作杆收纳于套管内。所述切割部设置为一具有弹性的金属片,金属片的两端皆与工作杆连接形成环状,金属片跟随工作杆移出套管后向两侧同时扩张。所述切割部包括若干具有弹性的金属条,金属条的一端皆与工作杆连接,另一端呈发散状分布。所述把手呈球状或椭球状,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凹陷。所述把手呈杆状,把手与工作杆垂直设置。所述套管靠近把手的端部设置有一环形凸起。所述金属片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金属条一端固定在一安装块上,所述工作杆上对应安装块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块位于安装孔内,并通过一锁定杆横向穿插安装块和安装孔以固定。所述切割部设置为一具有弹性的金属片,金属片的两端皆与工作杆连接形成环状,金属片跟随工作杆移出套管后向一侧扩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在伸入微创通道时切割部收纳于套管内,套管的外径小于微创通道,可以顺利进入,在到达设定位置时,将套管后移使得工作杆的切割部伸出套管,由于切割部具有弹性,切割部伸出套管后扩张,旋转工作杆,利用切割部对椎间终板进行清理,可见本专利技术可完美适用于微创通道下的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在不改变原有微创通道的前提下良好的完成清理工作,结构简单巧妙,非常实用,效果显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如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包括:工作杆1,工作杆1的一端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切割部,另一端具有一把手2;套管3,套设在工作杆1上,切割部可跟随工作杆1收纳于套管3内。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在伸入微创通道时切割部收纳于套管3内,套管3的外径小于微创通道,可以顺利进入,在到达设定位置时,将套管3后移使得工作杆1的切割部伸出套管3,由于切割部具有弹性,切割部伸出套管3后扩张,旋转工作杆1,利用切割部对椎间终板进行清理,可见本专利技术可完美适用于微创通道下的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在不改变原有微创通道的前提下良好的完成清理工作,结构简单巧妙,非常实用,效果显著。如图所示,所述切割部设置为一具有弹性的金属片4,金属片4的两端皆与工作杆1连接形成环状,金属片跟随工作杆移出套管后向两侧同时扩张,该结构的金属片4便于收纳,清理效果佳,并且弹性不易消失;所述把手2呈杆状,把手2与工作杆1垂直设置;所述套管3靠近把手2的端部设置有一环形凸起5,环形凸起5便于使用者操控;所述金属片4采用不锈钢材料,医用不锈钢材料性能优越,为金属片4优选材料,当然金属片4还可以采用其它合金材料。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切割部包括若干具有弹性的金属条6,金属条6的一端皆与工作杆1连接,另一端呈发散状分布;分散状分布的金属条6可以对椎间终板进行良好的清理;所述把手2呈球状或椭球状,所述把手2上设置有防滑凹陷7,防滑凹陷7利于使用者操控;所述金属条6采用不锈钢材料,医用不锈钢材料性能优越,为金属条6优选材料,当然金属条6还可以采用其它合金材料;所述金属条6一端固定在一安装块8上,所述工作杆1上对应安装块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块位于安装孔内,并通过一锁定杆9横向穿插安装块8和安装孔以固定,该结构的金属条6安装简单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更换。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切割部设置为一具有弹性的金属片4,金属片4的两端皆与工作杆1连接形成环状,金属片4跟随工作杆1移出套管3后向一侧扩张;该实施方式具有第一种实施方式同样技术效果。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杆,工作杆的一端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切割部,另一端具有一把手;套管,套设在工作杆上,切割部可跟随工作杆收纳于套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杆,工作杆的一端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切割部,另一端具有一把手;套管,套设在工作杆上,切割部可跟随工作杆收纳于套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设置为一具有弹性的金属片,金属片的两端皆与工作杆连接形成环状,金属片跟随工作杆移出套管后向两侧同时扩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包括若干具有弹性的金属条,金属条的一端皆与工作杆连接,另一端呈发散状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及终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呈球状或椭球状,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凹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军晏怡果徐世隆梁振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世医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