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柄头和包含该伞柄头的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701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7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日用品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伞柄头和包含该伞柄头的伞具,旨在解决现有伞具存在的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其中的伞柄头主要包括基体以及与所述基体相连接的固定单元;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的吸盘,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为第一蜗杆段,所述第一蜗杆段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体,且通过所述第一蜗杆段相对所述基体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吸盘沿所述基体的轴向移动;其中,所述吸盘通过抽真空的方式紧密贴合至所述目标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伞柄头能够将伞具固定在目标面上,使得使用者可以在继续使用伞具的同时,空出手去做其他事情,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Umbrella handle head and umbrella with the umbrella handle head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aily necessities, in particular to an umbrella handle head and an umbrella containing the umbrella handle head,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oor user experience existing in the prior umbrella. The fixed unit which includes an umbrella handle head and the base substrate and connected; among them, the fixing unit includes a sucker rod and arranged on the rod body at one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od body is the first worm, the first worm section rotatably fixed to the matrix, and through the first period of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worm body enables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sucker along the substrate; wherein, the suction through tightly attached to the target surface in vacuum way. The umbrella hand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fix the umbrella on the target surface, so that the user can carry out the empty hand to do other things while continuing to use the umbrella,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柄头和包含该伞柄头的伞具
本技术属于日用品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伞柄头和包含该伞柄头的伞具。
技术介绍
伞具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在室外环境下为使用者阻挡阳光和雨雪,即用于遮阳和/或遮蔽雨雪。沿着伞柄的轴向推动伞骨将伞面撑开即形成伞具的使用状态。在使用状态下,使用者手持伞柄的末端,将伞具举在头顶,撑开的伞面即可实现上述遮阳和/或遮蔽雨雪的功能。为了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握住伞柄以及在非使用状态下将伞挂置,通常在伞柄的末端设有弯结构。可以看出,在使用伞具的过程中,需要腾出一只手持续打着伞。那么在另一只手提着东西的情形下,如果不将伞收起便很难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以雨伞为例,例如提着东西并打着伞的使用者需要开启车门进入车内时,假如将伞收起则会淋到雨。假如保持雨伞撑开的情形下,由于一手打着伞,因此必须将另一只手里的东西放下或者使用同一只手同时打伞和提物品,才可以腾出手来拉车门,用户体验有待进一步提升。鉴于上述缺陷,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伞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伞具的用户体验不佳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伞柄头,该伞柄头用于将伞具固定于目标面,该伞柄头包括基体以及与所述基体相连接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的吸盘,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为第一蜗杆段,所述第一蜗杆段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体,且通过所述第一蜗杆段相对所述基体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吸盘沿所述基体的轴向移动。所述吸盘能够通过抽真空的方式紧密贴合至所述目标面。在上述伞柄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二蜗杆段以及与所述第二蜗杆段相连接的支撑杆组。所述支撑杆组包括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二蜗杆段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体,且通过所述第二蜗杆段相对所述基体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多个支撑杆沿所述基体的径向打开或者闭合。并且所述第一蜗杆段与所述第二蜗杆段能够随着所述基体的转动而同步转动。在上述伞柄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蜗杆段的轴线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蜗杆段穿过所述通孔固定于所述基体,并且所述第一蜗杆段和所述第二蜗杆段之间设置有轴向的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使得所述第二蜗杆段在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蜗杆段固定,而在轴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蜗杆段自由滑动。在上述伞柄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的一端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蜗杆段匹配相连的第一螺纹段和与所述第二蜗杆段匹配相连的第二螺纹段,且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旋向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设置为相反旋向,使得所述基体转动时,发生轴向移动的所述第一蜗杆段与所述第二蜗杆段运动方向相反。在上述伞柄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沿所述基体的轴向呈现阶梯状布置,且所述第二螺纹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在上述伞柄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组还包括与支撑杆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杆的杆体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蜗杆段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基体,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抵靠于所述目标面。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使用者在使用伞具时,只需单手握住所述基体沿与目标面大致垂直的方向按压压伞具,挤走所述吸盘下部的空气,即可将所述吸盘紧密地贴合在目标面上。接下来轻轻旋动所述基体,所述第一蜗杆段与所述第二蜗杆段在与之匹配相连的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带动下同时转动,第一蜗杆段带动所述杆体以及设置于杆体一端的吸盘向上运动,所述第二蜗杆段向下运动,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基体的径向打开,抵靠于所述目标面上,使得伞具的固定更加稳定。在上述伞柄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目标面直接接触。在上述伞柄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理,且所述防滑纹理的纹理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径向打开/闭合的方向相垂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向下按压伞具时,所述缓冲垫首先受力产生弹性压缩,使得所述支撑杆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变形。在所述支撑杆打开的状态下,防滑纹理的设置使得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目标面的摩擦力增大,能够阻止所述支撑杆的回转。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伞柄头的伞具,该伞具包括伞面以及设于所述伞面内侧的伞骨,所述伞骨连接有伞柄,所述伞骨能够通过在所述伞柄的轴向运动将所述伞面撑开或者收紧,所述伞柄包括伞柄主体和上述伞柄头,且所述伞柄头的基体的远离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伞柄主体相连接。在上述伞具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伞柄头的基体的远离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伞柄主体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或者所述伞柄头的基体的远离所述固定单元的一端通过螺纹拧紧与所述伞柄主体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伞柄头的基体的一端设置有吸盘,通过向下按压伞具的方式,使得伞具通过吸盘紧密地固定于目标面,并且由于在吸盘的周围设置了主要由多个支撑杆构成的支撑杆组,多个支撑杆通过沿伞柄头基体的径向打开抵靠在目标面上,使得伞具的固定更加稳定。换句话说,通过设置吸盘和支撑杆组,本技术的伞具能够通过伞柄头稳定地固定在目标面上,使得使用者可以在继续使用伞具的同时,腾出一只手去做其他事情,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伞柄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伞柄头在支撑杆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主视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的伞柄头在基体与第二蜗杆段的相对位置图一(吸盘收回的状态下);图4b是本技术的伞柄头在基体与第二蜗杆段的相对位置图二(吸盘伸出的状态下);图4c是图4b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伞柄头在支撑杆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5a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放大);图6a是本技术的伞柄头支撑杆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局部C的放大图;图7本技术的伞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的支撑杆和连接杆都设置了6个,但是这种数量关系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伞柄头和包含该伞柄头的伞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柄头,其特征在于,该伞柄头用于将伞具固定于目标面,该伞柄头包括基体以及与所述基体相连接的固定单元;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的吸盘,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为第一蜗杆段,所述第一蜗杆段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体,且通过所述第一蜗杆段相对所述基体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吸盘沿所述基体的轴向移动;其中,所述吸盘能够通过抽真空的方式紧密贴合至所述目标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柄头,其特征在于,该伞柄头用于将伞具固定于目标面,该伞柄头包括基体以及与所述基体相连接的固定单元;其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的吸盘,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为第一蜗杆段,所述第一蜗杆段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体,且通过所述第一蜗杆段相对所述基体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吸盘沿所述基体的轴向移动;其中,所述吸盘能够通过抽真空的方式紧密贴合至所述目标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二蜗杆段以及与所述第二蜗杆段相连接的支撑杆组;其中,所述支撑杆组包括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二蜗杆段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基体,且通过所述第二蜗杆段相对所述基体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多个支撑杆沿所述基体的径向打开或者闭合;并且所述第一蜗杆段与所述第二蜗杆段能够随着所述基体的转动而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杆段的轴线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蜗杆段穿过所述通孔固定于所述基体,并且所述第一蜗杆段和所述第二蜗杆段之间设置有轴向的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使得所述第二蜗杆段在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蜗杆段固定,而在轴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蜗杆段自由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一端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蜗杆段匹配相连的第一螺纹段和与所述第二蜗杆段匹配相连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长久俞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