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947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30 21:43
一种吊挂结构,包含至少一个吸附件、至少一个盖体、至少一个挂勾本体、至少一个组合固定盖及一挂件,其中该吸附件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连接柱,而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吸附表面,而该挂勾本体能够嵌入该盖体上,且该吸附件的连接柱能够穿过该盖体及该挂勾本体,并锁于该组合固定盖内,以使该吸附件、该盖体、该挂勾本体及该组合固定盖能够组合为一体,另外该挂件具有一结合部,用以使该挂勾本体的滑块能够与该挂件结合,因此能够将该吸附件吸附于一墙面上,使用者则能够使用该吊挂结构上的挂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挂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吊挂结构,特别是一种结合不同挂件的吊挂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为了便于安装、放置悬挂许多日常用品,会利用螺钉在壁面钻孔,以使一挂件能够固定于一壁面上,但这样将会破坏壁面外更造成壁面不雅的外观,并且为固定式而无法改变位置。此外,更有一种做法是利用双面胶来固定挂件,这种做法容易于壁面留下残胶,撕下时又容易将壁面的漆料一并撕落,以致在壁面上形成难看的掉漆或不易拆卸。由此可知,目前对于挂件结合于壁面上的固定方式并不好用,且不方便更换位置与可重复使用的缺点将让使用者不太愿意使用,因此若能够设计出一具有吸盘的吊挂结构,且以分离式的结构组合,因此能够更换不同的挂件,故具有不会余留残胶、无须钻孔、可更换位置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如此本技术应为一最佳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挂结构,其以分离式的结构组合,因此能够更换不同的挂件,具有不会余留残胶、无须钻孔、可更换位置以及可重复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吸附件,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连接柱,而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吸附表面;至少一个盖体,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用以覆盖该吸附件的具有连接柱的表面,而该盖体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其中该第一凹槽上具有一第一开孔,而该吸附件的连接柱穿过该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孔;至少一个挂勾本体,嵌入该盖体的第一凹槽内,而该挂勾本体上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滑块,其中该挂勾本体上的第二开孔对应于该第一凹槽上的第一开孔;至少一个组合固定盖,嵌入该盖体的第二凹槽内,并于朝向该挂勾本体处设置有一锁固孔,而该吸附件的连接柱穿过该盖体的第一开孔及该挂勾本体的第二开孔,并锁于该组合固定盖的锁固孔内,以使该吸附件、该盖体、该挂勾本体及该组合固定盖能够组合为一体;以及一挂件,具有一结合部,用以使该挂勾本体的滑块与该挂件结合。其中,该吸附表面为一吸盘。其中,该挂件具有至少一个挂件本体,而该结合部为一滑轨,并设置于该挂件本体上,而该挂勾本体的滑块结合于该滑轨内。其中,该挂件本体为一容器或是一挂勾架体。其中,该挂件具有至少一个挂件本体及至少一个能够连接于该挂件本体上的结合件,而该结合部为一滑轨,并设置于该结合件上,而该挂勾本体的滑块结合于该滑轨内。其中,该连接柱表面具有螺纹,用以使该连接柱锁固于该组合固定盖的锁固孔内。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为一具有吸盘的吊挂结构,且以分离式的结构组合,因此能够更换不同的挂件,故具有不会余留残胶、无须钻孔、可更换位置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A: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一实施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B: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一实施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C: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一实施部分结合结构示意图。图1D: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一实施完全结合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二实施结合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三实施结合结构示意图。图4A: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四实施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B: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四实施结合结构示意图。图5A: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五实施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B: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五实施结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于本技术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请参阅图1A~图1D,为本技术吊挂结构的第一实施分解结构示意图、第一实施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第一实施部分结合结构示意图及第一实施完全结合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该吊挂结构包含至少一个吸附件1、至少一个盖体2、至少一个挂勾本体3、至少一个组合固定盖4及一挂件5,其中该吸附件1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连接柱11,而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吸附表面12,其中该吸附表面12能够为一吸盘;而该盖体2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用以覆盖该吸附件1的具有连接柱11的表面上,而该盖体2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凹槽21及一第二凹槽22,其中该第一凹槽21上具有一第一开孔211,而该吸附件1的连接柱11能够穿过该第一凹槽21的第一开孔211;而该挂勾本体3能够嵌入该盖体2的第一凹槽21内,而该挂勾本体3上具有一第二开孔31及一具有滑槽321的滑块32,其中该挂勾本体3上的第二开孔31对应于该第一凹槽21上的第一开孔211;之后,该组合固定盖4能够嵌入该盖体2的第二凹槽22内(并盖于该挂勾本体3上),而该组合固定盖4朝向该挂勾本体3处设置有一锁固孔41,且该吸附件1的连接柱11能够穿过该盖体2的第一开孔211及该挂勾本体3的第二开孔31,由于该连接柱11表面具有螺纹,因此能使该连接柱11锁固于该组合固定盖4的锁固孔41内,以使该吸附件1、该盖体2、该挂勾本体3及该组合固定盖4能够组合为一体;另外,该挂件5为一具有结合部52的挂件本体51,其中该挂件本体51为一容器,而该结合部52为一滑轨,因此能够顺着该滑块32的滑槽321,将该结合部52由上往下插,更由于该滑块32的滑槽321下方具有一止挡部322,此此该结合部52能够卡于该滑块32上,以达到结合的目的。由于该挂件本体51的结合部52能够滑开滑块32,以更换该挂件本体51,如图2及图3所示,则于该挂勾本体3的滑块32上挂上另一个具有结合部的挂件本体53,54,该挂件本体53,54的容器形状与该挂件本体51的容器形状不同。而该挂件本体能够取代为勾状的架子,如图4A及图4B所示,能够于该挂勾本体3的滑块32上挂上另一个具有挂件本体55及结合部56的挂件5,该挂件本体55则是呈现勾状的架体。另外,如图5A所示,该挂件5亦能够具有一挂件本体57及两个能够连接于该挂件本体57上的结合件58,而该结合件58上亦具有滑轨状的结合部,且该挂件本体57两端系与该结合件58相连接,且每一个结合件58上的结合部则是分别挂于任一个该挂勾本体3的滑块32上,如图5B所示,形成为一吊架状。本技术所提供的吊挂结构,与其他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其优点如下:1.本技术为一具有吸盘的吊挂结构,且以分离式的结构组合,因此能够更换不同的挂件,故具有不会余留残胶、无须钻孔、可更换位置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本技术已透过上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一
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技术前述的技术特征及实施例,并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吊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吸附件,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连接柱,而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吸附表面;至少一个盖体,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用以覆盖该吸附件的具有连接柱的表面,而该盖体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其中该第一凹槽上具有一第一开孔,而该吸附件的连接柱穿过该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孔;至少一个挂勾本体,嵌入该盖体的第一凹槽内,而该挂勾本体上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滑块,其中该挂勾本体上的第二开孔对应于该第一凹槽上的第一开孔;至少一个组合固定盖,嵌入该盖体的第二凹槽内,并于朝向该挂勾本体处设置有一锁固孔,而该吸附件的连接柱穿过该盖体的第一开孔及该挂勾本体的第二开孔,并锁于该组合固定盖的锁固孔内,以使该吸附件、该盖体、该挂勾本体及该组合固定盖能够组合为一体;以及一挂件,具有一结合部,用以使该挂勾本体的滑块与该挂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吸附件,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连接柱,而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吸附表面;至少一个盖体,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用以覆盖该吸附件的具有连接柱的表面,而该盖体另一个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其中该第一凹槽上具有一第一开孔,而该吸附件的连接柱穿过该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孔;至少一个挂勾本体,嵌入该盖体的第一凹槽内,而该挂勾本体上具有一第二开孔及一滑块,其中该挂勾本体上的第二开孔对应于该第一凹槽上的第一开孔;至少一个组合固定盖,嵌入该盖体的第二凹槽内,并于朝向该挂勾本体处设置有一锁固孔,而该吸附件的连接柱穿过该盖体的第一开孔及该挂勾本体的第二开孔,并锁于该组合固定盖的锁固孔内,以使该吸附件、该盖体、该挂勾本体及该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名超林硕钏
申请(专利权)人:崴肯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