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0442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7:31
根据一实施方式,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具备支承基板、遮光体、位于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遮光体的上方且具有贯通部的第1绝缘基板、形成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方的焊盘电极、以及电连接于上述焊盘电极的信号布线,在平面视图中,上述第1基板具有配置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遮光体的第1区域和配置上述贯通部的第2区域;布线基板,具备连接布线,位于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下方;以及导电材料,设在上述贯通部内,将上述焊盘电极与上述连接布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本申请基于2015年12月2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45374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或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便携信息终端设备中,从性能方面及设计性等观点出发,显示区域在显示面中所占的比例更大的显示装置的需求正在提高。例如,提出了实现更加窄边框化的显示装置。以往,已知在具有电极的基板的显示区域周边安装驱动部的构造。在具有这样的搭载驱动部的安装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有时使用柔性印刷基板(FPC)作为用来将输入信号或电压向驱动部进行输入的布线基板。但是,考虑成品率的提高及窄边框化,研究了不使用FPC而将形成在阵列基板的下表面侧的布线部穿过将阵列基板贯通的接触孔而与形成在阵列基板的上表面侧的驱动部电连接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具备支承基板、遮光体、位于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遮光体的上方且具有贯通部的第1绝缘基板、形成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方的焊盘电极、以及与上述焊盘电极电连接的信号布线,在平面视图中,上述第1基板具有配置上述支承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基板,具备支承基板、遮光体、位于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遮光体的上方且具有贯通部的第1绝缘基板、形成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方的焊盘电极、以及电连接于上述焊盘电极的信号布线,在平面视图中,上述第1基板具有配置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遮光体的第1区域和配置上述贯通部的第2区域;布线基板,具备连接布线,位于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下方;以及导电材料,设在上述贯通部内,将上述焊盘电极与上述连接布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6 JP 2015-245374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基板,具备支承基板、遮光体、位于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遮光体的上方且具有贯通部的第1绝缘基板、形成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方的焊盘电极、以及电连接于上述焊盘电极的信号布线,在平面视图中,上述第1基板具有配置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遮光体的第1区域和配置上述贯通部的第2区域;布线基板,具备连接布线,位于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下方;以及导电材料,设在上述贯通部内,将上述焊盘电极与上述连接布线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体位于上述支承基板与上述第1绝缘基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体与上述支承基板及上述第1绝缘基板相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绝缘基板在上述第1区域中的厚度小于上述第1绝缘基板在上述第2区域中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中的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第1下表面与上述遮光体相接,上述第2区域中的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第2下表面与导电材料相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焊盘电极具备与上述导电材料相接的第1电极;上述第1电极用透明导电层形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焊盘电极具备配置在上述第1电极之上的第2电极;上述第2电极用金属材料形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区域中的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第1下表面和上述第2区域中的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田靖佐野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