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0370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一压缩机,压缩机具有一第一压缩腔和一第二压缩腔,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串联一冷凝器、一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一闪发器;一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闪发器的排气口,第二端连接压缩机的第一压缩腔,第一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二膨胀阀、一第一蒸发器和一第一储液器;以及一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闪发器的排液口,第二端连接压缩机的第二压缩腔,第二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三膨胀阀、一第二蒸发器和一第二储液器,第一蒸发器的蒸发温度高于第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其中一个蒸发器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蒸发温度运转,可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制热能效比。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mprises a compressor, the compressor has a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and a compression chamber second, an exhaust port of a compressor in series a condenser, a first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and a flash device; a first exhaust pipeline, the end of the first pipeline to connect the economizer port, second end connect the compressor first compression chamber, the first pipeline comprises a second series expansion valve, a first evaporator and a first reservoir; and a second line, the end of the second pipeline to connect the flash discharge device and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mpressor second compression chamber, second pipeline comprises a series of third a second expansion valve, evaporator and a second reservoir,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of the evaporator is higher than the first second evaporators. The invention can keep an evaporator in a high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for a long time, and can improve the heat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the who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个蒸发温度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湿空气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蒸发器表面温度需要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如实现16.6℃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以下的蒸发温度。往往为了达到除湿的目的,尽量降低蒸发温度,对压缩机来说,压比增大,入力增加,运行不经济。同时,系统为了达到除湿目的的较低蒸发温度,使室内侧出风温度较低,人体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适当调节两个蒸发温度,使其中一个蒸发器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蒸发温度运转,可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制热能效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一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一第一压缩腔和一第二压缩腔,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串联一冷凝器、一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一闪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对制冷剂进行第一次节流,所述闪发器具有一排气口和一排液口;一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闪发器的排气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二膨胀阀、一第一蒸发器和一第一储液器,所述第二膨胀阀对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以及一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闪发器的排液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三膨胀阀、一第二蒸发器和一第二储液器,所述第三膨胀阀对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蒸发温度高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工作于显热负荷,所述第二蒸发器工作于潜热负荷。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中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储液器。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中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第三膨胀阀、一第二蒸发器和一第二储液器。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风道经过所述冷凝器。优选地,还包括一室内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共同位于所述室内机。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风道先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后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优选地,还包括一显热室内机和一潜热室内机,所述第一蒸发器位于所述显热室内机,所述第二蒸发器位于所述潜热室内机。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二风扇和一第三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风道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三风扇的风道经过所述第二蒸发器。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闪发器、第三膨胀阀、第二储液器、第三膨胀阀、一第二储液器位于室外;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位于室内。本专利技术中冷凝器出口经过一次节流后,进入闪发器,再分成两路经过二次节流,进入不同的蒸发器,实现不同的蒸发温度;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分别进入双吸气、双储液器的SSLC压缩机,进行循环。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室内侧设置两个蒸发器,分别设置不同的蒸发温度,达到除湿、降温的目的。室内侧的出风温度适中,舒适性提高。两个不同蒸发压力的蒸发器出口制冷剂,分别进入双吸气、双储液器的压缩机,实现不同的吸气压力。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连接示意图;以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1压缩机12排气口13冷凝器14第一风扇15第一储液器16第一压缩腔17第二储液器18第二压缩腔21第一电子膨胀阀22闪发器23第二电子膨胀阀24第一蒸发器25第二风扇26第三电子膨胀阀27第二蒸发器28第二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专利技术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调系统,一压缩机11、一冷凝器13、一第一风扇14、一第一电子膨胀阀21、一闪发器22、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压缩机11具有一第一压缩腔16和一第二压缩腔18,压缩机11的排气口12依次串联一冷凝器13、一第一电子膨胀阀21以及一闪发器22,第一电子膨胀阀21对制冷剂进行第一次节流,闪发器22具有一排气口和一排液口。第一风扇14的风道经过冷凝器13。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闪发器22的排气口,第二端连接压缩机11的第一压缩腔16,第一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二膨胀阀23、一第一蒸发器24和一第一储液器15,第一管路中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二膨胀阀23、第一蒸发器24和第一储液器15。第二膨胀阀23对第一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第一蒸发器24工作于显热负荷。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闪发器22的排液口,第二端连接压缩机11的第二压缩腔18,第二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三膨胀阀26、一第二蒸发器27和一第二储液器17,第二管路中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三膨胀阀26、一第二蒸发器27和一第二储液器17。第三膨胀阀26对第二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第二蒸发器27工作于潜热负荷。第一蒸发器24的蒸发温度高于第二蒸发器27的蒸发温度。其中,压缩机11、冷凝器13、第一电子膨胀阀21、闪发器22、第三膨胀阀26、第二储液器17、第三膨胀阀26、一第二储液器17位于室外,以便减少噪音。第一蒸发器24和第二蒸发器27位于室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室内机和一第二风扇25,第一蒸发器24和第二蒸发器27共同位于室内机。第二风扇25的风道先经过第一蒸发器24,后经过第二蒸发器27。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11排气进入冷凝器13后,进入第一电子膨胀阀21进行一次节流;之后进入闪发器22。闪发器22内制冷剂液体存于底部,闪发的气体置于顶部,主要作用是保证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稳定,有足够的过冷度,提高换热效率。闪发器22出口分两路,气态为主的制冷剂从顶部的排气口通过一第一管路回到第一压缩腔16;液态制冷剂从底部的排液口通过一第二管路回到第二压缩腔18。闪发器气态为主制冷剂经过二次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24(显热蒸发器);闪发器液态为主制冷剂经过二次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27(潜热蒸发器),通过各自的电子膨胀阀23、26分别调节进入第一蒸发器24和第二蒸发器27的制冷剂流量以及室内机的风量,实现两个蒸发器不同的蒸发温度;两个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分别进入压缩机吸气侧的各自储液器。本专利技术在冷凝器出口、电子膨胀阀后设置一闪发器,闪发器一路出口连接显热蒸发器,另一路出口经过再次节流,进入潜热蒸发器。两个不同蒸发温度(压力)的蒸发器出口分别与双吸气、双储液器压缩机吸气侧连接,完成系统循环。本专利技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适当调节两个蒸发温度,使其中一个蒸发器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蒸发温度运转,可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制热能效比。第二实施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压缩机(11),所述压缩机(11)具有一第一压缩腔(16)和一第二压缩腔(18),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口(12)依次串联一冷凝器(13)、一第一电子膨胀阀(21)以及一闪发器(22),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1)对制冷剂进行第一次节流,所述闪发器(22)具有一排气口和一排液口;一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闪发器(22)的排气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11)的第一压缩腔(16),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二膨胀阀(23)、一第一蒸发器(24)和一第一储液器(15),所述第二膨胀阀(23)对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以及一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闪发器(22)的排液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11)的第二压缩腔(18),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三膨胀阀(26)、一第二蒸发器(27)和一第二储液器(17),所述第三膨胀阀(26)对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所述第一蒸发器(24)的蒸发温度高于所述第二蒸发器(27)的蒸发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压缩机(11),所述压缩机(11)具有一第一压缩腔(16)和一第二压缩腔(18),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口(12)依次串联一冷凝器(13)、一第一电子膨胀阀(21)以及一闪发器(22),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1)对制冷剂进行第一次节流,所述闪发器(22)具有一排气口和一排液口;一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闪发器(22)的排气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11)的第一压缩腔(16),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二膨胀阀(23)、一第一蒸发器(24)和一第一储液器(15),所述第二膨胀阀(23)对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以及一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闪发器(22)的排液口,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11)的第二压缩腔(18),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一第三膨胀阀(26)、一第二蒸发器(27)和一第二储液器(17),所述第三膨胀阀(26)对所述第二管路中的制冷剂进行第二次节流,所述第一蒸发器(24)的蒸发温度高于所述第二蒸发器(27)的蒸发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24)工作于显热负荷,所述第二蒸发器(27)工作于潜热负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中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23)、第一蒸发器(24)和第一储液器(1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张海锋傅海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