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听力装置,其包括:接地单元;天线单元;用于向所述天线单元馈送电流的馈线单元,及其中所述天线单元包括:通过所述馈线单元连接到所述接地单元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活性表面;具有连续表面的屏蔽单元,其中所述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设置成与所述活性表面相邻,及其中所述活性表面配置成当所述听力装置由用户佩戴在其工作位置时沿或垂直于用户的耳‑耳轴方向传输电场,所述电场通过电容性耦合朝向所述第一部分耦合从而产生电磁近场,及其中所述屏蔽单元配置成使所述电磁近场聚焦在所述听力装置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听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装置无线通信的听力装置。
技术介绍
听力装置为非常小且脆弱的装置,其在足够小以能够位于外耳后面的壳体中包含许多电子和金属元件。许多电子和金属元件与小尺寸听力装置壳体结合导致将在听力装置中使用的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无线电频率天线的设计具有很高的限制。在便携通信装置中使天线单元具有足够的带宽及合理的效率是普遍的问题。已知例如目前听力装置和助听器装置当放在耳后时,其中的工作在2.4GHz的工作频率的无线解决方案遭受高辐射效率损失。该损失主要因佩戴听力装置的用户的头部中的吸收引起。一个问题是辐射效率损失,在保持通信带宽的情形下,其使得通信距离降级及增大功耗。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至少解决上面提及的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至少提供现有技术的备选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适合便携通信装置中的无线通信的天线单元,尤其是用于听力装置的天线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通过构造成佩戴在用户耳朵处的听力装置实现,其中该听力装置包括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可包括经馈线单元连接到接地单元的活动(active)单元。活动单元可包括活性表面。天线单元可包括具有连续表面的屏蔽单元,其中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可设置成与活性表面相邻。此外,活性表面可配置成当听力装置由用户佩戴在其工作位置时沿或垂直于用户的耳-耳轴方向传输电场,该电场可通过电容性耦合朝向所述第一部分进行耦合,从而产生电磁近场。屏蔽单元可配置成使电磁近场集中在听力装置内。听力装置可包括天线单元,其中天线单元的活动单元电容性耦合到屏蔽单元,藉此提高天线单元的辐射效率从而使能更高的数据速率、更长的通信距离和/或更低的功耗。听力装置可包括电容性耦合到屏蔽单元的天线单元,因为左/由性能稳定性得以提高,即天线效率不太受听力装置是位于左耳上还是右耳上的影响。这是有利的,因为这使得不需要制造适合放在特定的左和右耳处的特定装置。听力装置可以是适于改善或增强用户听觉能力的助听器,其通过从用户环境接收声信号、产生对应的音频信号、可能修改该音频信号(例如通过选择性放大音频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频区、压缩音频信号或对音频信号进行移频或者任何其它类型的音频处理)、及将可能已修改的音频信号作为可听见的信号提供给用户的至少一只耳朵而实现。该助听器因而可补偿用户的特定听力损失。“听力装置”还可指适于以电子方式接收音频信号、可能修改该音频信号、及将可能已修改的音频信号作为听得见的信号提供给用户的至少一只耳朵的装置如耳麦或头戴式耳机。前述听得见的信号可以下述形式提供:辐射到用户外耳内的声信号;或者通过用户头部的骨结构和/或通过用户中耳的部分作为机械振动传到用户内耳的声信号;或者直接或间接传到用户的耳蜗神经和/或听觉皮层的电信号。听力装置可以是耳后式听力装置或者耳内接收器式听力装置。两种类型的装置均具有构造成佩戴在耳后的壳体及部分或完全位于耳道中的部分。耳-耳轴在用户的左耳和右耳之间延伸。听力装置可包括壳体,其可以是听力装置的结构部分,包围和/或支撑听力装置的部分如大部分或者所有部件,包括听力装置的电子元件。壳体可构成听力装置的外空间界限。壳体可至少部分防潮和/或防水。壳体可具有沿耳-耳轴的两个侧表面、沿与耳-耳轴正交的端-端轴的两个端表面(当听力装置位于用户耳朵处时)及沿与耳-耳轴和端-端轴正交的上-下轴的上侧表面和下侧表面。天线单元的活动单元可具有单极天线的辐射特性。在发射期间,天线单元的活动单元被提供来自馈线单元的电流信号并发射电场。活动单元可具有活性表面,其中活性表面的纵向可定位成当听力装置由用户佩戴在其工作位置时与用户的耳-耳轴+/-10%度平行或+/-10%度正交。活动单元可用材料如铝、铜或任何传导金属形成。活动单元可具有适合听力装置的任何形状。例如,活动单元可形成为金属片或金属丝,其中当听力装置佩戴在用户耳朵处时屏蔽单元的纵向至少与耳-耳轴直交,即金属片可位于壳体中使得金属片的纵向至少平行于壳体的上-下轴或端-端轴。天线单元的接地单元可经馈线单元连接到活动单元。在听力装置中,接地单元可以是电池、接收器、印刷电路板或者听力装置内的任何其它适当的元件或元件组合,其具有用作来自壳体内的不同元件的电流的返回通路。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可以是接地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屏蔽单元可具有连续表面,其中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可设置成与活性表面相邻。第一部分和活性表面之间的距离可在约30μm到5mm、0.1mm到0.5mm、0.1mm到1mm、0.35mm到1.25mm或0.25mm到5mm的范围中。活动单元产生的电场可通过电容性耦合朝向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耦合。连续表面和活性表面之间的电容性耦合产生电磁近场,其之后在屏蔽单元中产生电流。与活动单元电容性耦合的屏蔽单元产生使电磁近场聚焦的屏蔽效应。通过聚焦部分或大部分电磁近场,这意味着电磁近场的辐射方向按某些方向成形和定向,例如远离佩戴听力装置的用户的头部。因此,由于电磁近场的聚焦,天线单元变得更有效率。屏蔽单元在纵向可具有纵向长度及在横向具有横向长度。通过增加纵向长度和/或横向长度,即增加屏蔽单元的面积,屏蔽效应提高,导致电磁近场的聚焦改善,从而导致天线效率提高。屏蔽单元可具有合乎听力装置壳体的空间并可防止或限制产生的电磁近场辐射到用户头部内的任何形状。屏蔽单元可设置在听力装置的壳体内及听力装置内的其它元件之间。屏蔽单元可具有连续表面,其具有按一个单一元件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即连续表面可以是单一单元,而不是连在一起的多个单元的组合。屏蔽单元可具有多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设置成在内空间中与第二部分具有角度,其中该角度在25度和160度之间或者在0.1度和180度之间。屏蔽单元可具有多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设置成在内空间中与第三部分具有角度,其中该角度在25度和160度之间或者在0.1度和180度之间。具有成0.1度和180度之间范围中的角度的多个部分的作用是,屏蔽能够按优选方式成形,例如弯曲或弧形结构,使得将获得活动单元的最佳屏蔽。屏蔽单元可具有与耳-耳轴直交的至少一开口,天线单元产生的电磁近场通过该开口发出。听力装置可以是助听器或助听器装置。从活性表面朝向连续表面传送的能量可沿或垂直于耳-耳轴定向。屏蔽单元可具有大致U形的几何形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发射期间,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配置成电容性耦合到天线单元的活性表面,及第二部分是连续表面的一部分并延伸到第一部分。第三部分是连续表面的一部分并延伸到第二部分。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形成内空间,其中两个相邻部分之间的至少一角度在25度和160度之间或者在0.1度和179度之间。内空间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部件,其为听力装置的一部分,例如电池和/或接收器和/或电子元件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等。这些部件可帮助防止屏蔽单元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内部电容性耦合。在发射期间,第二部分和/或第三部分可配置成电容性耦合到活动单元的活性表面。屏蔽单元可具有配置成电容性耦合到天线单元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壳体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可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屏蔽单元则为壳体本身。壳体可包括由例如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至少一表面,天线单元产生的电磁近场能量通过该表面发送到壳体外面。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该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内表面可被涂覆金属材料从而用作屏蔽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构造成佩戴在用户耳朵处的听力装置,所述听力装置包括:‑接地单元;‑天线单元;‑用于向所述天线单元馈送电流的馈线单元,及其中所述天线单元包括:‑通过所述馈线单元连接到所述接地单元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活性表面;‑具有连续表面的屏蔽单元,其中所述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设置成与所述活性表面相邻,及其中所述活性表面配置成当所述听力装置由用户佩戴在其工作位置时沿或垂直于用户的耳‑耳轴方向传输电场,所述电场通过电容性耦合朝向所述第一部分耦合从而产生电磁近场,及其中所述屏蔽单元配置成使所述电磁近场聚焦在所述听力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28 EP 15187123.31.构造成佩戴在用户耳朵处的听力装置,所述听力装置包括:-接地单元;-天线单元;-用于向所述天线单元馈送电流的馈线单元,及其中所述天线单元包括:-通过所述馈线单元连接到所述接地单元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活性表面;-具有连续表面的屏蔽单元,其中所述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设置成与所述活性表面相邻,及其中所述活性表面配置成当所述听力装置由用户佩戴在其工作位置时沿或垂直于用户的耳-耳轴方向传输电场,所述电场通过电容性耦合朝向所述第一部分耦合从而产生电磁近场,及其中所述屏蔽单元配置成使所述电磁近场聚焦在所述听力装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屏蔽单元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成在内空间中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内角度,其中所述第一内角度在25度和160度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的内空间提供电容性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连续表面沿纵轴延伸,从而形成作为第二部分的延伸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内空间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设置成在所述内空间中具有第二内角度,其中所述第二内角度在25度和160度之间。5.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活性表面的第一平面及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平面平行或者在+/-10度内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索,J·特勒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