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594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罐,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置有进灰口,罐体底部设置有流化床,卸灰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罐体外部的卸灰管端部设置有蝶阀Ⅱ,进气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进灰口与蝶阀Ⅰ一端进行螺栓连接,蝶阀Ⅰ另一端通过蝶阀螺栓组件与接管进行螺栓连接,接管另一端通过收尘器螺栓组件与收尘器出口法兰进行螺栓连接,接管与收尘器出口和蝶阀Ⅰ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橡胶板,罐体通过可调节支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收尘器出口与罐体进灰口连接困难,密封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确保了收尘器的正常使用与环保要求,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Ground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nk, comprising a tank, tank top is provided with an ash inle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fluidized bed ash discharging pip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luidized bed,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tank, the tank outside the ash discharging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a butterfly valve II, intake pipe is arranged under the bed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outside the tank, an ash inlet valve and 1 end bolt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bolt connection of butterfly valve butterfly valve through the bolt assembly and take over, take over the other end of the dust collector and bolt assembly outlet flange bolts connected with elastic rubber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pipe and the dust collecting the outlet and valve of tank, the adjustable leg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dust collector outlet is difficult to connect with the ash inlet of the tank body and has poor sealing performance, and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normal use of the dust collector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manuf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罐
本技术涉及到油田固井灰库收尘器灰尘的收集与循环系统的改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罐。
技术介绍
收尘器是油田固井灰库防止散灰散落的环保装置,收集的灰尘需要存放在罐里。在收尘器下面安装地罐,是解决存放灰尘的直接措施。由于收尘器的作用,地罐装灰口有时要承受大于大气压的气压(正压),有时要承受小于大气压的气压(负压),收尘器与地罐装灰口之间的接管必须是既耐正压、又耐负压的钢管,且接管与收尘器出口、地罐装灰口之间密封性好,才能确保收尘器的正常使用与环保要求。常见的收尘器,其出口的离地高度是固定的,地罐与蝶阀、接管总成的高度与收尘器出口的离地高度完全相同时,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密封性。若地罐与蝶阀、接管总成的高度无法调节,该总成的制作与安装则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罐,罐体通过可调节支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可方便地实现其安装拆卸,通过接管与收尘器出口和蝶阀Ⅰ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橡胶板,可实现良好地密封性能,解决了收尘器出口与罐体进灰口连接困难,密封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地罐,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置有进灰口,排空管一端设置在罐体内部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下方,罐体底部设置有流化床,卸灰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罐体外部的卸灰管端部设置有蝶阀Ⅱ,进气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进灰口与蝶阀Ⅰ一端进行螺栓连接,蝶阀Ⅰ另一端通过蝶阀螺栓组件与接管进行螺栓连接,接管另一端通过收尘器螺栓组件与收尘器出口法兰进行螺栓连接,接管与收尘器出口和蝶阀Ⅰ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橡胶板,罐体通过可调节支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为上部为椭圆形和下部为椎形的立式罐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可调节支腿至少为3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可调节支腿主体为结构钢管,其中间位置设计可调节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蝶阀螺栓组件和收尘器螺栓组件均由法兰和螺栓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罐体通过可调节支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可方便地实现其安装拆卸,通过接管与收尘器出口和蝶阀Ⅰ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橡胶板,可实现良好地密封性能,解决了收尘器出口与罐体进灰口连接困难,密封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确保了收尘器的正常使用与环保要求,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1、蝶阀螺栓组件,2、蝶阀Ⅰ,3、进灰口,4、罐体,5、可调节支腿,6、进气管,7、底座,8、流化床,9、排空管,10、接管,11、收尘器螺栓组件,12、收尘器出口,13、蝶阀Ⅱ,14、卸灰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地罐,包括罐体4,其为上部为椭圆形和下部为椎形的立式罐体。罐体4顶部设置有进灰口3,排空管9一端设置在罐体4内部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4外部下方,罐体4底部设置有流化床8,卸灰管14一端设置在流化床8正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4外部,罐体4外部的卸灰管14端部设置有蝶阀Ⅱ13,进气管6一端设置在流化床8正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4外部,进灰口3与蝶阀Ⅰ2一端进行螺栓连接,蝶阀Ⅰ2另一端通过蝶阀螺栓组件1与接管10进行螺栓连接,接管10另一端通过收尘器螺栓组件11与收尘器出口12法兰进行螺栓连接,接管10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接管10两端的法兰与收尘器出口12法兰和蝶阀Ⅰ2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橡胶板,罐体下部通过至少为3个可调节支腿5固定连接在底座7上。上述蝶阀螺栓组件1和收尘器螺栓组件11均由法兰和螺栓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可调节支腿5主体为结构钢管,其中间位置设计可调节装置。本技术在安装时,调节可调节支腿5,将罐体4调低,在进灰口上安装蝶阀Ⅰ2、接管10,并用蝶阀螺栓组件1紧固;调节可调节支腿5,将罐体4调高,在接管10与收尘器出口12之间加装具有弹性的橡胶板,保证密封性良好,用收尘器螺栓组件11紧固;需要维修时,拆下收尘器螺栓组件11,调节可调节支腿5,使接管10与收尘器出口12分离,拆卸蝶阀Ⅰ2、接管10等。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罐,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置有进灰口,排空管一端设置在罐体内部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下方,罐体底部设置有流化床,卸灰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罐体外部的卸灰管端部设置有蝶阀Ⅱ,进气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其特征在于:进灰口与蝶阀Ⅰ一端进行螺栓连接,蝶阀Ⅰ另一端通过蝶阀螺栓组件与接管进行螺栓连接,接管另一端通过收尘器螺栓组件与收尘器出口法兰进行螺栓连接,接管与收尘器出口和蝶阀Ⅰ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橡胶板,罐体通过可调节支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罐,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置有进灰口,排空管一端设置在罐体内部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下方,罐体底部设置有流化床,卸灰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上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罐体外部的卸灰管端部设置有蝶阀Ⅱ,进气管一端设置在流化床正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罐体外部,其特征在于:进灰口与蝶阀Ⅰ一端进行螺栓连接,蝶阀Ⅰ另一端通过蝶阀螺栓组件与接管进行螺栓连接,接管另一端通过收尘器螺栓组件与收尘器出口法兰进行螺栓连接,接管与收尘器出口和蝶阀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喜桥丰含宇王伟波路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