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及机器人,旋转式监控机构,包括:驱动器、旋转部件、摄像头以及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监测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监测部的旋转范围内,通过感测所述监测部来确定所述摄像头的起始位置;相应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调节摄像头的旋转角度,使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大幅增加,在有效增加监控的范围的同时,减少了摄像头的数量,充分发挥摄像头的监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属于监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从智能机器人诞生的那一刻起,摄像头在智能机器人上的使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现在所使用的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很小,不能满足大范围的监控要求。目前,为了增大监控范围,往往需要在机器人上安装多个摄像头。然而,受限于智能机器人的大小,智能机器人身体上不便于安装过多的摄像头,但不安装充分数量的摄像头又不足以增加机器人的监控范围或者无法充分发挥机器人的作用。另外,有些特殊的场合需要机器人身体上的摄像头具有智能捕捉监控目标的功能,但是,现在所使用的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很小,大大限制了这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及机器人,能够调节摄像头的旋转角度,使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大幅增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包括:驱动器、旋转部件、摄像头以及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监测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监测部的旋转范围内,通过感测所述监测部来确定所述摄像头的起始位置。可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安装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其中,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形成U形槽;所述摄像头置于所述U形槽内,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立板上背向所述U形槽的方向延伸出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立板上背向所述U形槽的方向延伸出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有所述监测部。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立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均设有加强筋。可选地,所述监测部为自所述第二连接轴向所述安装板延伸出的摇臂;所述摇臂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的第一位置处设有所述位置传感器;所述摇臂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的第二位置处设有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两个所述位置传感器依次感测到所述摇臂来确定所述摄像头的起始位置。可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上设有凹槽;所述摇臂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处时进入所述凹槽,所述位置传感器即感测到所述摇臂。可选地,还包括:传动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器连接。可选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扇形齿轮以及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柱齿轮;所述柱齿轮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驱动器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驱动器的驱动轴伸出所述通孔与所述柱齿轮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底板;所述旋转部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拍摄孔;所述摄像头透过所述拍摄孔采集信息。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上的至少一个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旋转式监控机构;所述旋转式监控机构中的驱动器、摄像头以及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机器人耦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驱动器驱动旋转部件旋转,以便调节摄像头的旋转角度,使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大幅增加,不用通过增加摄像头的数量来扩大监控范围。通过设置位置传感器能够准确地调节摄像头回归零位,从而帮助驱动器准确调节摄像头的角度。在有效增加摄像头监控的范围的同时,减少了摄像头的数量,充分发挥摄像头的监控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机器人或其他各式设备,以及其他需要摄像头的场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式监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式监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0:驱动器;20:旋转部件;21:监测部;22:安装板;23:第一立板;24:第二立板;25:第一连接轴;26:第二连接轴;27:加强筋;30:摄像头;40:位置传感器;41:凹槽;50:传动部件;51:扇形齿轮;52:柱齿轮;60:固定支架;61:通孔;70:底板;71:拍摄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为了扩大智能机器人的监控范围,需要在机器人身上设置多个摄像头,但是,由于机器人的大小限制,不便设置摄像头过多,因此通过增加摄像头的数量所扩大的监控范围也很小。同时,监控范围小也影响到摄像头智能捕捉监控目标的功能。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及机器人,在不增加摄像头的同时,增加摄像头的监控范围。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式监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包括:驱动器10、旋转部件20、摄像头30以及位置传感器40。其中,驱动器10包括但不限于电动马达。驱动器10与旋转部件20连接,以驱动旋转部件20旋转,摄像头30设置在旋转部件20上。当驱动器10驱动旋转部件20旋转时,同时也带动摄像头30进行旋转。旋转部件20上设有监测部21,位置传感器40设置在监测部21的旋转范围内。位置传感器40可以通过感测监测部21来确定摄像头30的起始位置,也可以通过最近一次的旋转记忆位置作为摄像头30的起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仅介绍通过感测监测部21来确定摄像头30的起始位置。在旋转式监控机构开始启动时,预先确定摄像头30的起始位置,这个起始位置为摄像头30的零位,通过位置传感器40感测监测部21,在旋转式监控机构开始启动时,将摄像头30调整至起始位置,也就是将摄像头30回归零位。摄像头30回归零位后,再通过驱动器10控制摄像头30的监控方向和角度。摄像头30回归零位的目的在于:一是消除驱动器的累计误差,提高驱动精度;二是避免因前次摄像头未归位致使此次启动无法准确定位的情况出现。在具体实施时,旋转式监控机构需要结合机体(机器人)一起使用,旋转式监控机构中驱动器10以及位置传感器40固定设置在机体上,旋转部件20与机体可转动连接,摄像头30与旋转部件20固定连接,同时驱动器10、摄像头30以及位置传感器40与机体耦接。旋转式监控机构在开启时,位置传感器40感测监测部21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机体,机体根据位置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旋转部件、摄像头以及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监测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监测部的旋转范围内,通过感测所述监测部来确定所述摄像头的起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监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旋转部件、摄像头以及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监测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监测部的旋转范围内,通过感测所述监测部来确定所述摄像头的起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监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安装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其中,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形成U形槽;所述摄像头置于所述U形槽内,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立板上背向所述U形槽的方向延伸出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立板上背向所述U形槽的方向延伸出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有所述监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监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立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均设有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式监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为自所述第二连接轴向所述安装板延伸出的摇臂;所述摇臂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的第一位置处设有所述位置传感器;所述摇臂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的第二位置处设有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两个所述位置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化冰,孙汉池,孙斌,吴礼银,康力方,李小山,张干,赵亮,邹武林,徐浩明,廖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