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9156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无源RFID耳标(1)、RFID智能识读器(12),还包括终端计算机(16)、位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及移动终端(13),所述移动终端(13)上连接有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所述无源RFID耳标(1)固定于奶牛身上,所述无源RFID耳标(1)与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通过无线射频方式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RFID扫描识别管理装置及方法来管理奶牛生产,具有牛只信息查找记录工作量少、查找记录简单、奶牛信息自动运算的特点,管理效率高且能够实现奶牛信息互联网共享。

Cow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RFID and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FID cow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RFID, including the passive ear tag (1), RFID intelligent reader (12), also includes a computer terminal (16), located in the terminal computer (16) on the data processing subsystem (17) and mobile terminal (13), the mobile terminal (13) is connected with a data display alarm module (14); the passive RFID ear tag (1) fixed to the cow, the passive RFID ear tag (1) and the RFID intelligent reader (12) through wireless radio communication. The invention adopts RFID scanning recogni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to manage the dairy production, with cattle information to find the records of automatic operation is simple, less workload, find records of cow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eatures, high efficiency and can realize Internet information sharing in dairy c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畜牧养殖业占着极大的比重,畜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开始告别短缺时代,走向不断追求差别化和改进品质的新阶段。随着畜产品生产水平的提高,肉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目前,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8%。最近几年,中国加入WTO对世界以及中国自身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众多权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从总体上看,畜牧业的优势要强于种植业。畜牧业(牛奶和羊毛除外),国内的资源成本较低,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受益行业。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猪肉的年出口量将增加到625.7万吨,牛肉将达到28.5万吨,羊肉将达到61.1万吨,禽肉净出口量可以达到100万吨以上。入世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存在着机遇,但是,中国畜牧业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大规模养殖牧场的牛只信息管理难题。目前各繁育基地、养殖场因选种、选配、免疫等需要,均需要记载牲畜个体的品种、来源、生产性能、免疫状况、健康状况、畜主等信息。对不同种群及其后代要进行个体编号标识。标识的方法大致分为:耳标法、刺墨法、烙角法和卡耳法等。但这些动物识别方法,都存有一定缺陷,比如耳朵上的标签、刺青以及印记其中包括标签丢失、破损或者变更。同时,工作人员需要拿着事先印制好的工作清单去逐一地识别牛只并作数据记录,数据记录速度缓慢且识别记录工作量大,再加之人为的录入错误,问题就更多了。目前的牛只信息的查找主要通过翻阅大量的牛只记录档案来实现的,由于信息量大导致查阅不方便且不能实现信息共享,给牛只的管理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牛RFID扫描识别管理的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奶牛查找、记录的智能化和奶牛信息的网络共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包括无源RFID耳标1、RFID智能识读器12,还包括终端计算机16、位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及移动终端13,所述移动终端13上连接有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所述无源RFID耳标1固定于奶牛身上,所述无源RFID耳标1与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通过无线射频方式通信;所述客户端计算机18的客户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9的输入端与所述终端计算机16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与所述移动终端13以蓝牙通信方式相连,所述移动终端13与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之间以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的输出端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入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与所述移动终端13以蓝牙通信方式相连,所述移动终端13与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之间以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的输出端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入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上设有第一蓝牙模块11,所述第一蓝牙模块11上连接有第一蓝牙串口,所述移动终端13上设有第二蓝牙模块15,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与所述移动终端13通过蓝牙信号互相通信。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为DCSmart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与其他终端计算机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17为DC云系统。进一步地,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为手持RFID扫描棒。进一步地,所述无源RFID耳标1固定于奶牛的耳朵上。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RFID智能识读器12扫描位于奶牛身上的无源RFID耳标1,将记录于所述无源RFID耳标1内部的RFID芯片中的奶牛识别号通过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读取发送给移动终端13,并经所述移动终端13传输至终端计算机16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中;2)所述终端计算机16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根据收到的奶牛识别号查找到相关的奶牛信息,并对奶牛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3)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13上的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接收并阅读所述终端计算机16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回馈的指标数据处理结果,并注意所述移动终端13的数据显示报警模块是否会发出奶牛报警信息;4)将奶牛的信息变更数据及时录入所述终端计算机16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还包括工作人员通过其他客户端计算机18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9接收并阅读所述终端计算机16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回馈的指标数据处理结果,并注意所述移动终端13的终端的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是否会发出奶牛报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上设有第一蓝牙模块11,所述第一蓝牙模块11上连接有第一蓝牙串口,所述移动终端13上设有第二蓝牙模块15,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与所述移动终端13通过蓝牙信号互相通信;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为DSmart单元;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与其他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的输出端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17为DC云系统;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为手持RFID扫描棒;所述无源RFID耳标1固定于奶牛的耳朵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RFID扫描识别管理装置及方法来管理奶牛生产,相比传统的人工记录并逐只查找奶牛的方法,具有降低牛只查找记录工作量、查找记录简单的优点,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出奶牛的相关信息,有效提高牛只管理的效率。同时,能够实现牛只信息的大规模共享,可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农业部和国务院及时掌握疫情、畜产品动态,及时发现隐患,迅速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安全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奶牛RFID扫描识别管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移动终端数据显示报警模块及终端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示意图;其中,1-无源RFID耳标;11-第一蓝牙模块;12-RFID智能识读器;13-移动终端;14-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5-第二蓝牙模块;16-终端计算机;17-终端数据处理系统;18-客户端计算机;19-客户端数据处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包括无源RFID耳标1、RFID智能识读器12,还包括终端计算机16、位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及移动终端13,所述移动终端13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包括无源RFID耳标(1)、RFID智能识读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计算机(16)、位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移动终端(13)、客户端计算机(18),所述移动终端(13)上连接有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所述无源RFID耳标(1)固定于奶牛身上,所述无源RFID耳标(1)与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通过无线射频方式通信;所述客户端计算机(18)的客户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9)的输入端与所述终端计算机(16)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包括无源RFID耳标(1)、RFID智能识读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计算机(16)、位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移动终端(13)、客户端计算机(18),所述移动终端(13)上连接有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所述无源RFID耳标(1)固定于奶牛身上,所述无源RFID耳标(1)与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通过无线射频方式通信;所述客户端计算机(18)的客户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9)的输入端与所述终端计算机(16)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与所述移动终端(13)以蓝牙通信方式相连,所述移动终端(13)与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之间以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的输出端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终端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入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上设有第一蓝牙模块(11),所述第一蓝牙模块(11)上连接有第一蓝牙串口,所述移动终端(13)上设有第二蓝牙模块(15),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与所述移动终端(13)通过蓝牙信号互相通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为移动端牧场生产管理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与其他终端计算机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终端计算机(16)上的数据处理子系统(17)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显示报警模块(14)的输入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17)为DC云系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智能识读器(12)为手持RFID扫描棒。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基于RFID的奶牛信息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RFID耳标(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愤胥刚董飞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