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枝节加载型微带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387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枝节加载型微带滤波器,在金属表层上设置有左、右非对称图案的金属线路,该金属线路设置有左、右非对称图案的金属线路,该金属线路包括左、右非对称的“一”型输入输出端口;还包括左、右对称的“几”型耦合传输线和向内弯折的终端开路“L”型传输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双通带微带滤波器的体积大、阻带抑制水平低和损耗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枝节加载型微带滤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低损耗微带滤波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枝节加载型双通带微带滤波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单频段通信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无线通信的需求。能够兼容现有各种通信频段资源的双频和多频通信系统是今后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双频通信系统中的双通带滤波器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微带型双通带滤波器是由两个通道的单通带微带滤波器并联而成。该结构的明显缺点是体积大、有严重的通道干扰问题。多模滤波器是实现双通带滤波器的技术途径之一。在一个腔体内,可以存在数个谐振频率相等或者十分接近的模式,通过调整滤波器结构使得各个谐振模式的谐振频率在不同的通带频率处,便可以实现双通带滤波器。目前,在微带滤波器中利用一种微带双模谐振单元,通过在对称面上加入微扰结构,实现双通带滤波器。而多模滤波器都不可避免需要加上微扰工艺及微扰的耦合结构,增加了加工工艺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枝节加载型双通带微带滤波器,具有结构紧凑、阻带抑制效果好和耗能小的特点。本技术包括滤波器的金属表层和金属底层以及中间的介质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在金属表层上设置有左、右非对称图案的金属线路,该金属线路包括左右对称的“几”型耦合传输线和向内弯折的终端开路“L”型传输线;还包括两端“一”型的源端和负载端传输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双通带滤波器相比,本技术的滤波器的结构是耦合传输线与普通传输线的混合结构。由于采用这样一种总体结构的设置,所形成的谐振单元构成了一个具有多个谐振模式的谐振单元,使用时,通过相应结构参数,如耦合传输线间距、输入源端和负载端加载传输线位置等的调整,可以实现双通带的滤波器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尺寸紧凑、谐波抑制效果好的显著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频率特性曲线示意图。图中:1、金属表层,2、介质层,3、金属底层,4、输入输出端口,5、耦合传输线,6、终端开路的传输线。具体实施方式图1、2所示:由金属表层1和金属底层3以及中间的介质层2组合而成的滤波器,在金属表层1上设置有左、右非对称图案的金属线路,该金属线路包括左、右非对称的“一”型设置的输入输出端口4;还包含左右对称的耦合传输线5和向内弯折的终端开路“L”型传输线6。图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滤波器仿真设计的S参数。从S11曲线看出,通频带的回波损耗达到15dB以上,说明通频带内滤波器实现了良好的匹配特性。从S21曲线看出,有两个通带。阻带抑制水平达到20dB以上,并且能够明显地观察到阻带内有3个有限传输零点。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设计和调节耦合传输线5间距和长度和终端开路的“L”型传输线6的长度来控制滤波器的谐振频率;通过控制源端和负载端4的加载位置来调整奇模能量耦合的强弱,最终达到图2所示的频率特性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枝节加载型微带滤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枝节加载型微带滤波器,包括滤波器的金属表层(1)和金属底层(3)以及中间的介质层(2),其特征在于:在金属表层(1)上设置有左、右非对称图案的金属线路,该金属线路包括左、右非对称“一”型设置的输入输出端口(4)和左右对称的“几”型耦合传输线(5)以及向内弯折的终端开路“L”型传输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枝节加载型微带滤波器,包括滤波器的金属表层(1)和金属底层(3)以及中间的介质层(2),其特征在于:在金属表层(1)上设置有左、右非对称图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