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708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包括基准面、基坑、桁架、压实锤、压缩驱动机构、动力单元、行走小车、变位油缸、卸料溜槽、用于将垃圾箱放入基坑中的变位装置;变位装置还包括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上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上方,下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下方;托箱架可在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的共同控制下可进行上下翻转,并可驱使垃圾箱处于直立状态。使得翻转垃圾箱的过程具备良好的力学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

A new type of vertical dump truck with same inlet and outl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a new type into the same vertical garbage transfer station, including datum, excavation, truss, compaction hammer, compression driving mechanism, a power unit, a walking trolley, a cylinder, unloading chute, for the trash into the position changing device in foundation pit; displacement device also includes a unit for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unit and, on the support above the hinge point unit, variable in supporting joint under the common control unit; the box supporting frame can be a unit and variable bit unit in the Department can be carried out on flip, and it can drive the trash in the upright position. The process of turning the garbage can has good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eliminates the hidden danger of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竖直式垃圾转运站。
技术介绍
目前,竖直式垃圾压缩工艺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由于其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少,渐渐地替代传统的水平式压缩工艺。目前,使用较为成熟的垃圾转运站具体设置如下:包括基准面、基坑、桁架、压实锤、压缩驱动机构、动力单元、行走小车、变位油缸、卸料溜槽、用于将垃圾箱放入基坑中的变位装置;基准面包括可承载垃圾车辆的工作面;基坑以基准面为准向下延伸成坑状结构并用于容纳垃圾箱;卸料溜槽活动设置且可在变位油缸的控制下翻转至垃圾箱的上部开口处;桁架固定在基准面上,压实锤、动力单元、压缩驱动机构安装在行走小车上,行走小车活动安装在桁架上,并且动力单元用于驱动行走小车进行移动,压实锤可在压缩驱动机构的控制下进行竖直升降运动。上述变位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垃圾箱的托箱架,托箱架底部两侧均设有用于托住垃圾箱底部的托底臂,托箱架铰接在基坑侧壁上并形成一支撑铰接点。其中,变位装置目前有两种通用的方案,一种是利用驱动机构来驱使链条拉住托箱架进行翻转以便装卸垃圾箱;另一种是设置活动式托底架、活动导向机构,活动式托底架可托住垃圾箱底部,活动式托底架可带着垃圾箱进行翻转,活动导向机构则可以构成连续的表面以引导垃圾箱的装卸。但两种方式共同的缺点在于:垃圾箱在翻转时不具备力学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垃圾箱体积大、重量大,因此,第一种方案存在链条断裂的风险,第二种方案中活动式托底架所承受的负载很大,在多次翻转时易受翻转惯性影响,也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使得翻转垃圾箱的过程具备良好的力学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包括基准面、基坑、桁架、压实锤、压缩驱动机构、动力单元、行走小车、变位油缸、卸料溜槽、用于将垃圾箱放入基坑中的变位装置;所述基准面包括可承载垃圾车辆的工作面;所述基坑以基准面为准向下延伸成坑状结构并用于容纳垃圾箱;所述卸料溜槽活动设置且可在变位油缸的控制下翻转至垃圾箱的上部开口处;所述桁架固定在基准面上,所述压实锤、动力单元、压缩驱动机构安装在行走小车上,所述行走小车活动安装在桁架上,并且所述动力单元用于驱动行走小车进行移动,所述压实锤可在压缩驱动机构的控制下进行竖直升降运动;所述变位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垃圾箱的托箱架,所述托箱架底部两侧均设有用于托住垃圾箱底部的托底臂;所述托箱架铰接在基坑侧壁上并形成一支撑铰接点;所述变位装置还包括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所述上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上方,所述下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下方;所述托箱架可在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的共同控制下可进行上下翻转,并可驱使垃圾箱处于直立状态;所述基坑设有便于给托箱架的翻转轨迹让出位置的翻转让位台阶,所述翻转让位台阶处于工作面的终止端之下,所述翻转让位台阶上设有支撑墩,所述支撑墩上设有斜撑面,当需要装卸垃圾箱时,所述斜撑面可作为托箱架的翻转角度基准并用于支撑托箱架;所述上变位单元部包括活动引渡架、引渡油缸、与托箱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活动引渡架用于承载垃圾车辆,所述活动引渡架一端铰接在工作面一端上,所述活动引渡架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相铰接,所述引渡油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引渡架相铰接,所述引渡油缸的缸筒铰接在翻转让位台阶上;所述下变位单元部包括辅撑油缸、辅撑活动杆、与托箱架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下变位单元部还包括设在基坑内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辅撑油缸、辅撑活动杆,所述辅撑活动杆一端铰接在容置腔底部,所述辅撑活动杆另一端与第一滑块相铰接,所述辅撑油缸的活塞杆与辅撑活动杆相铰接,所述辅撑油缸的缸筒铰接在容置腔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可在翻转垃圾箱的过程中相互协作,保证垃圾箱、托箱架在翻转时具备良好的顺畅性,而且,上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上方,所述下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下方,托箱架扮演着杠杆的角色,在翻转垃圾箱的过程中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可以良好地分配托箱架所受的载荷,并且上变位单元部的引渡油缸、下变位单元部的辅撑油缸可以互相配合以缓冲托箱架在翻转时产生的运动惯性,使得翻转垃圾箱的过程具备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少托箱架、支撑铰接点的疲劳受损概率,延长托箱架的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以便托箱架多次翻转、装载垃圾箱;其二,支撑墩的斜撑面可作为托箱架的翻转角度基准并用于支撑托箱架,可以使得托箱架、垃圾箱有一个固定的翻转角度基准,可以为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设定一个运作基准,便于控制和固定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的工作轨迹,支撑墩的斜撑面起到定位作用,以便托箱架载着垃圾箱进行多次翻转,便于工艺过程的标准化,提升工作效率,而支撑墩则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铰接点靠近翻转让位台阶,并且所述支撑铰接点临近托箱架上部,可使得承载垃圾箱的托箱架的重心集中在托箱架下部区域,以保证载有垃圾箱的托箱架可以较为方便地向下翻转直至垃圾箱处于直立状态,以减少垃圾箱翻直的耗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坑内设有托举油缸、托举架,所述托举架一端铰接在基坑侧壁上,所述托举油缸的缸筒铰接在基坑底部,所述托举油缸的活塞杆与托举架相铰接,当托箱架在进行翻转时,所述托举架在托举油缸的控制下托住托箱架底部。当载有垃圾箱的托箱架向下翻转时,托举架在托举油缸的控制下托住托箱架底部,可减轻辅撑油缸、辅撑活动杆的负荷,以免载有垃圾箱的托箱架产生故障突然向下翻转,可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托箱架翻转时的稳定性;而且,当垃圾箱装在托箱架上时,托举架、托举油缸可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坑内设有助力推块、固定架、助力油缸,所述助力油缸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助力油缸的缸筒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基坑侧壁上,所述助力推块安装在助力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助力油缸的倾斜角度与斜撑面相一致,当所述载着垃圾箱的托箱架经翻转倚靠在斜撑面上时,所述助力推块正对垃圾箱底部。当垃圾箱装在托箱架上时,助力油缸的活塞杆驱使助力推块伸出,垃圾箱底部与助力推块相抵,可抵消垃圾箱下滑时产生的惯性,使得垃圾箱能够稳稳地装在托箱架上,以防垃圾箱底部对托底臂造成冲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箱架底部设有接触轮,所述接触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托箱架底部,并且当托举架在托举油缸的控制下托起托箱架时,所述接触轮与托举架相抵触。接触轮可减少托箱架底部与托举架的摩擦,体提升托举架在托举过程中的顺畅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引渡架上设有用于承载垃圾车辆的、平直台结构的引渡平台,当垃圾箱翻转至直立状态时,所述引渡平台与工作面恰好构成连续的平面;所述引渡平台可在引渡油缸的控制下向下翻转并贴靠住支撑墩的斜撑面。引渡平台的设置便于承载垃圾车辆,使得垃圾车辆的倒料口可以靠向垃圾箱的上部开口处;引渡平台可在引渡油缸的控制下向下翻转并贴靠住支撑墩的斜撑面,可消减引渡油缸的负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准面上设置具有驱动性能的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的输出端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缠接托箱架下侧,在收放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收放机构的输出端通过链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包括基准面(1)、基坑(14)、桁架(5)、压实锤(7)、压缩驱动机构(28)、动力单元(6)、行走小车(4)、变位油缸(2)、卸料溜槽(3)、用于将垃圾箱放入基坑(14)中的变位装置;所述基准面(1)包括可承载垃圾车辆的工作面(1a);所述基坑(14)以基准面(1)为准向下延伸成坑状结构并用于容纳垃圾箱(19);所述卸料溜槽(3)活动设置且可在变位油缸(2)的控制下翻转至垃圾箱(19)的上部开口处;所述桁架(5)固定在基准面(1)上,所述压实锤(7)、动力单元(6)、压缩驱动机构(28)安装在行走小车(4)上,所述行走小车(4)活动安装在桁架(5)上,并且所述动力单元(6)用于驱动行走小车(4)进行移动,所述压实锤(7)可在压缩驱动机构(28)的控制下进行竖直升降运动;所述变位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垃圾箱(19)的托箱架(18),所述托箱架(18)底部两侧均设有用于托住垃圾箱(19)底部的托底臂(18a);所述托箱架(18)铰接在基坑(14)侧壁上并形成一支撑铰接点(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装置还包括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所述上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13)上方,所述下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13)下方;所述托箱架(18)可在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的共同控制下可进行上下翻转,并可驱使垃圾箱(19)处于直立状态;所述基坑(14)设有便于给托箱架(18)的翻转轨迹让出位置的翻转让位台阶(29),所述翻转让位台阶(29)处于工作面(1a)的终止端之下,所述翻转让位台阶(29)上设有支撑墩(12),所述支撑墩(12)上设有斜撑面(12a),当需要装卸垃圾箱(19)时,所述斜撑面(12a)可作为托箱架(18)的翻转角度基准并用于支撑托箱架(18);所述上变位单元部包括活动引渡架(10)、引渡油缸(11)、与托箱架(18)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27),所述活动引渡架(10)用于承载垃圾车辆,所述活动引渡架(10)一端铰接在工作面(1a)一端上,所述活动引渡架(10)另一端与第二滑块(27)相铰接,所述引渡油缸(11)的活塞杆与活动引渡架(10)相铰接,所述引渡油缸(11)的缸筒铰接在翻转让位台阶(29)上;所述下变位单元部包括辅撑油缸(16)、辅撑活动杆(17)、与托箱架(18)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20),所述下变位单元部还包括设在基坑(14)内的容置腔(15),所述容置腔(15)用于容纳辅撑油缸(16)、辅撑活动杆(17),所述辅撑活动杆(17)一端铰接在容置腔(15)底部,所述辅撑活动杆(17)另一端与第一滑块(20)相铰接,所述辅撑油缸(16)的活塞杆与辅撑活动杆(17)相铰接,所述辅撑油缸(16)的缸筒铰接在容置腔(15)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同进同出竖直式垃圾转运站,包括基准面(1)、基坑(14)、桁架(5)、压实锤(7)、压缩驱动机构(28)、动力单元(6)、行走小车(4)、变位油缸(2)、卸料溜槽(3)、用于将垃圾箱放入基坑(14)中的变位装置;所述基准面(1)包括可承载垃圾车辆的工作面(1a);所述基坑(14)以基准面(1)为准向下延伸成坑状结构并用于容纳垃圾箱(19);所述卸料溜槽(3)活动设置且可在变位油缸(2)的控制下翻转至垃圾箱(19)的上部开口处;所述桁架(5)固定在基准面(1)上,所述压实锤(7)、动力单元(6)、压缩驱动机构(28)安装在行走小车(4)上,所述行走小车(4)活动安装在桁架(5)上,并且所述动力单元(6)用于驱动行走小车(4)进行移动,所述压实锤(7)可在压缩驱动机构(28)的控制下进行竖直升降运动;所述变位装置包括用于装载垃圾箱(19)的托箱架(18),所述托箱架(18)底部两侧均设有用于托住垃圾箱(19)底部的托底臂(18a);所述托箱架(18)铰接在基坑(14)侧壁上并形成一支撑铰接点(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装置还包括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所述上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13)上方,所述下变位单元部处于支撑铰接点(13)下方;所述托箱架(18)可在上变位单元部和下变位单元部的共同控制下可进行上下翻转,并可驱使垃圾箱(19)处于直立状态;所述基坑(14)设有便于给托箱架(18)的翻转轨迹让出位置的翻转让位台阶(29),所述翻转让位台阶(29)处于工作面(1a)的终止端之下,所述翻转让位台阶(29)上设有支撑墩(12),所述支撑墩(12)上设有斜撑面(12a),当需要装卸垃圾箱(19)时,所述斜撑面(12a)可作为托箱架(18)的翻转角度基准并用于支撑托箱架(18);所述上变位单元部包括活动引渡架(10)、引渡油缸(11)、与托箱架(18)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27),所述活动引渡架(10)用于承载垃圾车辆,所述活动引渡架(10)一端铰接在工作面(1a)一端上,所述活动引渡架(10)另一端与第二滑块(27)相铰接,所述引渡油缸(11)的活塞杆与活动引渡架(10)相铰接,所述引渡油缸(11)的缸筒铰接在翻转让位台阶(29)上;所述下变位单元部包括辅撑油缸(16)、辅撑活动杆(17)、与托箱架(18)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20),所述下变位单元部还包括设在基坑(14)内的容置腔(15),所述容置腔(15)用于容纳辅撑油缸(16)、辅撑活动杆(17),所述辅撑活动杆(17)一端铰接在容置腔(15)底部,所述辅撑活动杆(17)另一端与第一滑块(20)相铰接,所述辅撑油缸(16)的活塞杆与辅撑活动杆(17)相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孙会桃袁娇娇袁园陆禹王辰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金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