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强专利>正文

工作状态自适应的催眠装置及催眠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6902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2:00
一种工作状态自适应的电子催眠装置,主机包括有能够产生和发出催眠声的催眠声发生装置;还包括有一外置的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手指的一组动作;主机还包括有手指动作接收电路和延时电路;手指动作接收电路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有效信号时,其输出通过延时电路打开催眠声发生装置的工作,发出催眠声。其工作状态能够与使用者进入睡眠的进程相适应,既有效保证使用者可靠的进入睡眠,在使用者进入睡眠后又能及时停止工作,以避免对睡眠的干扰,所以催眠效果更好。

Hypnosis device with working state self-adapting and hypnosis mobile phone

An electronic hypnotic working state adaptive device, the host comprises a hypnotic sound and a hypnotic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 finger movement sensing device of external, for a set of finger motion detection; the host also comprises a finger movement receiving circuit and a delay circuit; finger receiving circuit receives the signal the finger motion sensing device, the output of the hypnotic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work open through the delay circuit, a hypnotic sound. The working state can adapt to the user to enter the sleep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users reliable access to sleep, sleep after the user enters in it can stop working in a timely manner, t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sleep, so the hypnotic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作状态自适应的催眠装置及催眠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声音刺激来帮助使用者进入睡眠的电子催眠装置及催眠手机。
技术介绍
睡眠是人体必要的生理活动,是健康的保证。但部分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不容易进入睡眠,也即失眠,给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因此也出现了电子催眠技术,采用声音刺激来帮助患者进入睡眠。目前的电子催眠技术,实质上是一个发出节律性的声音的电子装置,根据睡眠时脑电信号(EEG)处于0.5—3赫兹的低节律发放,(也即慢波睡眠的脑电节律),产生类似这一节律的单调的声音(即催眠声),对患者进行声音诱导,帮助患者中枢神经的活动尽快趋向于这一节律,从而尽快进入睡眠。这种装置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却不理想,口碑不佳造成这种技术一直无法得到推广,技术问世几十年仍无法得到广泛使用。现有的改进方向是如何选取更为合适的催眠声频率和节律,或认为声音催眠效果不好,需要配合其他不同的催眠方式,比如同时产生节律性的闪光,或产生电场或磁场的脉冲刺激进行综合催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工作状态能够跟使用者睡眠状态相适应,从而具有更好催眠效果的电子催眠装置,以及一种同样工作原理的催眠手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催眠装置,包括主机,主机包括有能够产生和发出催眠声的电子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手指动作传感装置,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发出的一组(一组即多个,也即大于2个,比较合适的是3到5个)脉冲式手指动作,(使用者主动发出的间隔性的脉冲式的手指拍打动作);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连接主机的电子电路模块;电子电路模块在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输出的一组有效输出信号时,启动工作发出催眠声,在设定的一个延时时间内,如果没有再次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有效输出信号,则关闭催眠声的输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机,既可以是做成一个独立的电子催眠装置,也可以是跟具有其他功能的电子装置结合在一起。包括:手机、电子时钟等等。所以,本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一种具有催眠功能的手机,(指目前常见的采用智能电路通过运行软件来实现多种功能的智能手机),手机(也相当于主机)的电子电路模块能够通过运行程序来产生和发出催眠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手指动作传感装置,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发出的一组(一组即多个,也即大于2个,比较合适的是3到5个)脉冲式手指动作,(使用者主动发出的间隔性的脉冲式的手指拍打动作);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连接手机的电子电路模块;电子电路模块在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输出的一组有效输出信号时,启动工作发出催眠声,在设定的一个延时时间内,如果没有再次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有效输出信号,则关闭催眠声的输出。上述的手指动作传感装置可以是内置安装在主机(或者手机)里面,并与主机(或者手机)外壳具有机械连接,比如直接贴紧在外壳上。这时可采用麦克风或振动传感元件。使用时主机(或者手机)必须放置在睡床的床板上,使用者用手指轻轻地脉冲式(即间隔性)轻敲或轻拍床板(包括床垫),床板的振动传导到主机(或者手机)外壳,再被里面的麦克风或振动传感元件所检测到,输出脉冲电信号。该方案优点是技术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手指动作通过床板的传导容易受到干扰,有时会丢失动作信号。手指动作传感装置也可以不安装在主机(或者手机)内部,而是外置的一片感应薄板,感应薄板上安装设置有振动传感元件。比如压电陶瓷片。使用时薄板放置在床板上,使用者手掌放在薄板上面,用手指脉冲式的轻敲薄板,振动传感元件感应到手指动作,输出脉冲电信号。其优点是技术简单,缺点是手指只能在薄板上动作才有效,对使用具有一定限制。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还可以是一个外置的穿戴在使用者手部(手指或手腕)上的电子戒指或电子腕环,上面设置有运动传感元件或振动传感元件。比如加速度传感器。当使用者发出手指动作,比如用手指脉冲式的轻敲床板时,运动传感元件检测到手指动作,输出脉冲电信号。优点是检测可靠,缺点是需要穿戴在手部上。如果采用外置的方式,则手指动作传感装置与主机(或者手机)的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或者是无线连接。有线连接是直接用信号线进行连接。无线连接则可以采用射频,WIFI,蓝牙等方式的其中之一进行连接。为了过滤误动作,主机(手机)的电子电路模块还对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过滤限定,来识别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有效输出信号是使用者有意识的主动发出的手指动作。比如,限定有效输出信号是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输出的连续多个(大于2个,比较合适的是3至5个)脉冲信号,且每两个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在0.5秒到2秒之间。在这一范围之外的脉冲信号被当成无效信号。这样能够过滤掉使用者在睡眠中身体翻身所产生的手指动作,排除干扰。本专利技术作为具有催眠功能的手机时,所述的电子电路模块,利用手机原有的硬件电路,通过运行程序来实现所述的各种功能。目前的手机具有强大的硬件资源和开放性软件环境,该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要求便可编写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的程序。本专利技术作为独立的催眠装置时,所述的电子电路模块,可以采用单片机MCU或DSP或其他集成电路来实现,这是电子领域的一般技术,该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要求便设计实现这些功能的硬件电路和程序。如果采用多个独立功能的电路来实现,则上述的主机电子电路模块包括有手指动作接收电路、延时电路、和催眠声发生装置(包括发声器件比如喇叭);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输出连接到手指动作接收电路,手指动作接收电路的输出连接到延时电路,延时电路的输出连接并控制催眠声发生装置的工作。所述延时电路是一个触发启动、延时关闭的电路,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启动输出,打开催眠声发生装置的工作发出催眠声,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内,如果没有再接收到触发信号,则在延时时间结束时关闭催眠声产生装置的工作,停止发出催眠声。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打开主机的工作,使用者轻轻拍打(敲打)几下手指,发出脉冲式手指动作,于是主机发出催眠声,并且其工作状态能够与使用者进入睡眠的进程相适应:它并非从开始工作便启动一个设定的延时时间,所以其工作不受延时时间限制,能够在使用者进入睡眠之前一直发出催眠声进行催眠,又能在使用者“快要入睡”时,再启动一个延时工作来有效保证使用者可靠的进入睡眠,而且在使用者进入睡眠后又能及时停止工作,以避免对睡眠的干扰,所以具有更好更可靠的催眠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催眠手机的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专利技术人观察现有催眠技术的实际使用,发现其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催眠声的频率或节律不合适,也不是声音催眠效果不好,而主要在于其工作状态与使用者进入睡眠的过程无法相适应。在对使用者进行催眠的过程中,如果让电子催眠器一直工作,一直发出催眠声,则在使用者已经进入睡眠状态后,这个还一直存在的催眠声反过来会变成声音干扰,对使用者的睡眠造成干扰,甚至吵醒使用者。即使对此进行改进,使电子催眠器具有延时停止工作的功能,工作一段延时时间后自动停止工作,则延时时间也不好设定,由于每次入睡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延时设定过长一样会变成干扰声,而延时设定过短,使用者还未进入睡眠时催眠声已经停止,则失去催眠效果,而且使用者往往会有尽快在延时时间内使自己入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作状态自适应的催眠装置及催眠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状态自适应的电子催眠装置,包括主机,主机包括有能够产生和发出催眠声的电子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手指动作传感装置,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发出的一组(大于2个,比较合适的是3到5个)脉冲式的手指动作;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连接主机的电子电路模块;电子电路模块在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输出的一组有效输出信号时,启动工作发出催眠声;在设定的一个延时时间内,如果没有再次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有效输出信号,则关闭催眠声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1 CN 20161109502641.一种工作状态自适应的电子催眠装置,包括主机,主机包括有能够产生和发出催眠声的电子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手指动作传感装置,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发出的一组(大于2个,比较合适的是3到5个)脉冲式的手指动作;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连接主机的电子电路模块;电子电路模块在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输出的一组有效输出信号时,启动工作发出催眠声;在设定的一个延时时间内,如果没有再次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有效输出信号,则关闭催眠声的输出。2.一种具有催眠功能的手机,手机的电子电路模块能够通过运行程序来产生和发出催眠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手指动作传感装置,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用于检测使用者发出的一组(大于2个,比较合适的是3到5个)脉冲式的手指动作;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连接手机的电子电路模块连接;电子电路模块在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输出的一组有效输出信号时,启动工作发出催眠声,在设定的一个延时时间内,如果没有再次接收到手指动作传感装置的有效输出信号,则关闭催眠声的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状态自适应的电子催眠装置,或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催眠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手指动作传感装置内置安装在主机(或者手机)里面,并与主机(或者手机)外壳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状态自适应的电子催眠装置,或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催眠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手指动作传感装置是外置的一片感应薄板,感应薄板上安装设置有振动传感元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