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680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包括芯板,芯板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芯板的上下两个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凹槽,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条形凹槽相对应的注入孔,注入孔贯穿连接板的上下端面,注入孔位于条形凹槽的端部且与条形凹槽连通;两连接板的外表面上均覆盖有防护板,防护板上设置若干个穿过注入孔的凸起,该凸起的底端部还延伸设置有与条形凹槽相适应的倒钩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入孔的设置,可在保证凸起与条形凹槽之间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便于熔融塑料流入条形凹槽内形成凸起,另外,加上连接板对倒钩段的阻挡,可进一步提升防护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尤其是涉及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必须可少的重要工具,目前,工程中大部分采用的是钢模板或者木模板,其中,钢模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周转次数可达40多次,但是存在成本费用高、重量大及易锈蚀的缺点;木模板虽具有较轻的质量,易吊装、易安装,但是其存在损耗率较高、周转次数少的缺点。为兼具两者的优点以及改善两者的缺点,新型木塑建筑模板则应运而生,例如我国专利号201420368360.2所公开的一种易脱模防水建筑模板,该模板在芯板的两个板面上覆设有与之紧固连接的防水面层,防水面层的外表面还设有外表光滑且与之紧固连接的表面膜,不仅能节约板材的消耗,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有效解决脱模难、周转次数低的问题。在该模板中,芯板与防水面层之间是通过钉凸实现连接,为实现此种方式的连接,则需在芯板端面内设置有容纳钉凸的凹槽,原则上,钉凸在塑料覆于芯板表面上的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但是,为实现两者的稳固连接,凹槽的内壁面通常会留有参差不齐的刺状木纤维(钉凸通过对木纤维的包裹可在芯板上扎下“根”,使得两者连接更加牢固),这样,当塑料覆盖于芯板表面上,则会因刺状木纤维的阻挡而导致塑料难以下流至凹槽内,从而,难以形成钉凸。若将凹槽的内壁面打磨处理成光滑壁面,塑料虽能流入凹槽内形成与凹槽相匹配的钉凸,但是光滑的壁面又会影响两者之间的稳固连接。可见,该模板在实践中要么难以加工,要么难以实现芯板与防水面层之间的牢固连接,进而,会容易造成脱层、开裂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包括芯板,芯板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芯板的上下两个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凹槽,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条形凹槽相对应的注入孔,注入孔贯穿连接板的上下端面,注入孔位于条形凹槽的端部且与条形凹槽连通;两连接板的外表面上均覆盖有防护板,防护板上设置若干个穿过注入孔的凸起,该凸起的底端部还延伸设置有与条形凹槽相适应的倒钩段。本技术中,连接板与芯板通过胶粘剂胶合而成;防护板为塑料板材。芯板、两连接板及两防护板共同形成本建筑模板,除上下端面外,还应在建筑模板的四个侧面均覆盖有防水涂层。加工时,注入孔底端开口面积应小于条形凹槽的开口面积,且位于条形凹槽的一端部。注入孔的内壁面应打磨光滑,而条形凹槽的内壁应保留有加工所形成的刺状木纤维,连接板于封闭条形凹槽开口端区域的表面也应保留有裁切形成的刺状木纤维。加工时,通过挤出机将热熔型塑料直接挤出到连接板表面上,并由压辊对覆塑表面进行辊压复合,塑料面层与连接板一次辊压成型形成防护板,而塑料面层底部则形成穿过注入孔的凸起,由于注入孔的内壁面较光滑,因而熔融状态的塑料则易通过注入孔流入条形凹槽内并逐步形成倒钩段,倒钩段通过对若干木纤维的包裹则与芯板以及连接板形成有根连接。由于倒钩段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当防护板因脱模而进行外力拉扯时,连接板可起着阻挡倒钩段的作用,进而,可进一步增强防护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使其不易脱层及开裂,进而,可大大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可见,本技术通过注入孔的设置,可在保证凸起与条形凹槽之间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便于熔融塑料流入条形凹槽内形成凸起,另外,加上连接板对倒钩段的阻挡,可进一步提升防护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为便于熔融塑料通过注入孔填充整个条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凹槽的槽深由设置有所述注入孔的端部朝着另一端部逐步变深。为便于熔融塑料的流动,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底面为弧形面设置。为便于熔融塑料的流动,进一步地,所述注入孔呈顶端开口大且底端开口小的锥筒状。加工时,注入孔的顶端开口边沿应呈倒角设置。应用时,通过压辊对塑料的辊压复合,可将聚集在注入孔顶端开口处的大量塑料挤压至其下端直至流进条形凹槽内。为便于熔融塑料穿过注入孔,进一步地,所述注入孔内壁面设置有光滑膜层。光滑膜层可选用涂抹液体的方式形成。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为1~1.5毫米;所述注入孔的深度为2~2.5毫米。注入孔的深度决定了连接板的厚度,为使得连接板拥有足够的硬度而阻挡倒钩段,在条形凹槽深度为1~1.5毫米的基础上,本技术将连接板的厚度选取2~2.5毫米较为适宜。进一步地,所述芯板为多层胶合木质板材;所述连接板为单层木质板材;所述防护板为塑料板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本技术通过注入孔的设置,可在保证凸起与条形凹槽之间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便于熔融塑料流入条形凹槽内形成凸起,另外,加上连接板对倒钩段的阻挡,可进一步提升防护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芯板,2、连接板,3、条形凹槽,4、注入孔,5、防护板,6、凸起,7、倒钩段,8、光滑膜层,9、防水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包括芯板1,芯板1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2,芯板1的上下两个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凹槽3,连接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条形凹槽3相对应的注入孔4,注入孔4贯穿连接板2的上下端面,注入孔4位于条形凹槽3的端部且与条形凹槽3连通;两连接板2的外表面上均覆盖有防护板5,防护板5上设置若干个穿过注入孔4的凸起6,该凸起6的底端部还延伸设置有与条形凹槽3相适应的倒钩段7。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与芯板1通过胶粘剂胶合而成;防护板5为塑料板材。芯板1、两连接板2及两防护板5共同形成本建筑模板,除上下端面外,还应在建筑模板的四个侧面均覆盖有防水涂层9。加工时,注入孔4底端开口面积应小于条形凹槽3的开口面积,且位于条形凹槽3的一端部。注入孔4的内壁面应打磨光滑,而条形凹槽3的内壁应保留有加工所形成的刺状木纤维,连接板2于封闭条形凹槽3开口端区域的表面也应保留有裁切形成的刺状木纤维。加工时,通过挤出机将热熔型塑料直接挤出到连接板2表面上,并由压辊对覆塑表面进行辊压复合,塑料面层与连接板2一次辊压成型形成防护板5,而塑料面层底部则形成穿过注入孔的凸起6,由于注入孔4的内壁面较光滑,因而熔融状态的塑料则易通过注入孔4流入条形凹槽3内并逐步形成倒钩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

【技术保护点】
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板(1),芯板(1)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2),芯板(1)的上下两个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凹槽(3),连接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条形凹槽(3)相对应的注入孔(4),注入孔(4)贯穿连接板(2)的上下端面,注入孔(4)位于条形凹槽(3)的端部且与条形凹槽(3)连通;两连接板(2)的外表面上均覆盖有防护板(5),防护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穿过注入孔(4)的凸起(6),该凸起(6)的底端部还延伸设置有与条形凹槽(3)相适应的倒钩段(7)。

【技术特征摘要】
1.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板(1),芯板(1)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2),芯板(1)的上下两个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凹槽(3),连接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条形凹槽(3)相对应的注入孔(4),注入孔(4)贯穿连接板(2)的上下端面,注入孔(4)位于条形凹槽(3)的端部且与条形凹槽(3)连通;两连接板(2)的外表面上均覆盖有防护板(5),防护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穿过注入孔(4)的凸起(6),该凸起(6)的底端部还延伸设置有与条形凹槽(3)相适应的倒钩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穴倒勾铆接法塑面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3)的槽深由设置有所述注入孔(4)的端部朝着另一端部逐步变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昱辰元创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