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跳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34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封盖、双金属片、导向架、壳体、动作杆、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铆钉及两个接线端子;所述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分别通过铆钉与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并压紧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双金属片抵接在所述导向架上,其中,所述双金属片的其中一片为89~94wt%铝,0.8~1.5wt%银,其余为镁的铝合金,另一片为71~84wt%的钛,7~10wt%锌,其余为锆的合金,较高膨胀系数的铝合金为主动层,交底膨胀系数的钛合金为被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得有益效果是双金属片采用合金材料,耐腐蚀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突跳式温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双金属片突跳式温控器由一个密封的封盖封装,主要的动作部件是一个圆盘形的双金属感温片,双金属感温片受热后会反向突跳,通过温控器内部的陶瓷杆推动动簧片,从而实现动触头与定触头的通断。但是现有的单一的金属片,抗腐蚀能力弱,会影响温控器的准确度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突跳式温控器,以解决现有的温控器不耐腐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封盖、双金属片、导向架、壳体、动作杆、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铆钉及两个接线端子;所述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分别通过铆钉与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并压紧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双金属片抵接在所述导向架上,其中,所述双金属片的其中一片为89~94wt%铝,0.8~1.5wt%银,其余为镁的铝合金,另一片为71~84wt%的钛,7~10wt%锌,其余为锆的合金,较高膨胀系数的铝合金为主动层,交底膨胀系数的钛合金为被动层。优选的,所述铝合金中铝的含量为93wt%。优选的,所述钛合金中的铝含量为79wt%。优选的,所述主动层的厚度为0.090mm~0.1mm。优选的,所述被动层的厚度为0.080~0.090mm。优选的,所述双金属片的后抚慰0.17mm~0.19mm。本专利技术得有益效果是双金属片采用合金材料,耐腐蚀性大大提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首先钛铝,锌,锆按照比例在惰性气体下融化,然后浇注,热轧为2mm以下的薄板,然后将铝,银,镁合金上面浇注2mm,冷却裁片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双金属圆片。优化方案一,铝合金中的铝含量为93wt%。优化方案二,钛合金中的铝含量为79wt%。本专利技术的温控器可广泛应用于温控范围在-50~350摄氏度的电器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封盖、双金属片、导向架、壳体、动作杆、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铆钉及两个接线端子;所述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分别通过铆钉与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并压紧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双金属片抵接在所述导向架上,其特征是,所述双金属片的其中一片为89~94wt%铝,0.8~1.5wt%银,其余为镁的铝合金,另一片为71~84wt%的钛,7~10wt%锌,其余为锆的合金,较高膨胀系数的铝合金为主动层,交底膨胀系数的钛合金为被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封盖、双金属片、导向架、壳体、动作杆、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铆钉及两个接线端子;所述定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分别通过铆钉与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并压紧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双金属片抵接在所述导向架上,其特征是,所述双金属片的其中一片为89~94wt%铝,0.8~1.5wt%银,其余为镁的铝合金,另一片为71~84wt%的钛,7~10wt%锌,其余为锆的合金,较高膨胀系数的铝合金为主动层,交底膨胀系数的钛合金为被动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汪泽维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舒实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