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照明装置及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包括壳体、由所述壳体限制的成像通孔、及照明装置,所述壳体形成有贯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且用于安装所述照明装置的安装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的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透光罩,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滑动连接且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的容纳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照明装置,无需在医疗设备的构件上单独设置固定结构,简化了照明装置的结构;所述透光罩和所述底座通过导向结构连接,便于拆卸,且通过限位件,可以实现所述透光罩和所述底座沿所述医疗设备成像通孔的径向限位,无需采用螺钉、黏贴等不易于拆卸的固定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设备扫描通道视觉上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及医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及包括该照明装置的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医疗影像设备是现代医学中用于疾病诊断的大型器械,大部分医疗影像设备通常形成有一个成像通孔,在对患者进行扫描时,需要将患者放置在该成像通孔内,但是成像通孔内空间狭小,且光线较暗,在一定程度上会令患者产生紧张或者不安的情绪,从而无意识的运动自己的身体,导致成像质量受到影响或者无法成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医疗设备的成像通孔内设置照明装置来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目前常见的将照明装置固定于所述医疗设备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使用螺栓、螺母进行锁紧的方式,但这种固定方式中,锁紧装置会外漏,破坏产品美观性,也容易划伤患者;第二种,使用粘贴方式,照明装置与磁共振壳体背向成像通孔的一面,这种固定方式中,磁共振成像通孔的空间限制,在不拆解医疗设备壳体的情况下,无法对照明装置进行更换或维修服务,维护难度较大。因此照明装置的结构和照明装置位于所述成像通孔中的位置关系到照明装置的拆装和维护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照明装置的固定结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包括壳体、由所述壳体限制的成像通孔、及照明装置,所述壳体形成有贯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且用于安装所述照明装置的安装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的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透光罩,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滑动连接且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的容纳空间。可选的,所述透光罩包括出光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出光面的侧壁,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出光面相对应的一面形成对应所述底座的开口,所述开口边缘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动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配合使用的导向件。可选的,所述滑动件包括所述侧壁在所述开口边缘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边。可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弯折边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可选的,所述透明罩的侧壁上设置有肋条,所述透明罩的侧壁通过所述肋条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相贴合。可选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成像通孔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沿所述成像通孔径向的限位。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且向远离所述壳体一侧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底座接触设置。可选的,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底座上或所述透光罩上设置有止挡件,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沿成像通孔轴向的限位。可选的,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成像通孔轴向的端部设置有适于抓握的拉环。可选的,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光源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底座厚度方向的散热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的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透光罩,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滑动连接且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的容纳空间。可选的,所述透光罩包括出光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出光面的侧壁,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出光面相对应的一面形成对应所述底座的开口,所述开口边缘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动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配合使用的导向件。可选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或所述透光罩的限位件,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的限位。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照明装置及医疗设备,将LED灯带固定于一个可拆卸的底座上,无需在医疗设备的构件上单独设置固定结构,简化了照明装置的结构;同时,所述透光罩和所述底座通过导向结构连接,便于拆卸,且通过限位件,可以实现所述透光罩和所述底座沿所述医疗设备成像通孔的径向限位;通过止挡件,可以实现所述透光罩和所述底座沿所述医疗设备成像通孔轴向限位。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与医疗设备之间无需采用螺钉固定、黏贴固定等不易于拆卸的固定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设备扫描通道视觉上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底座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透光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限位件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透明罩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照明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医疗设备通常都会包括壳体,以及由所述壳体限制形成的成像通孔,病人在病床的承载下进入所述成像通孔进行扫描成像。成像通孔的空间比较狭小,并且管线较为暗淡,因此需要在成像通孔内设置照明装置。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照明装置可以用于MR成像设备、CT成像设备、PET/CT成像设备等;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中形成有通孔的设备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所述医疗设备包括壳体100、由壳体100限制形成的成像通孔110,以及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照明装置200,所述照明装置200用于为所述成像通孔110提供光环境。本实施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200的个数可以根据成像通孔110的照明需求进行设置,示例性的,所述医疗设备包括两个所述照明装置200,且所述两个照明装置200位于远离病床的一端,在病人进入成像通孔110时,所述两个照明装置200沿成像通孔轴向分别位于病人的两侧。本实施例图未示出的另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成像通孔110内靠近病床的一端也设置有照明装置200,以满足病人在进行不同部位扫描时对于光环境的需求。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医疗设备的成像通孔110内形成有贯穿所述壳体100厚度方向的安装孔120,所述安装孔120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照明装置200相匹配。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00包括光源210,用于固定光源210的底座220,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220的透光罩230,所述底座220和透光罩230滑动连接且限制有用于容纳所述光源210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透光罩230通过所述安装孔120连接于所述壳体100,所述光源210的光透过所述透光罩230进入成像通孔110内,以达到照亮所述成像通孔110的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照明装置200,由相互连接的所述底座220和所述透光罩230限制形成用于容纳光源210的容纳空间,且所述底座220和所述透光罩230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属于非永久性连接方式,无需采用螺钉或黏贴等方式即可完成固定,便于拆装和维护。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210是由若干LED灯珠211构成的LED灯带,与单个发光点相比,LED灯带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本实施例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220为一个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底座2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成像通孔110的轴向相同,可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底座22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光源210的安装面221,所述光源210可以采用黏贴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座220的安装面221,所述底座220上对应每个LED灯珠211的位置形成有贯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包括壳体、由所述壳体限制的成像通孔、及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贯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且用于安装所述照明装置的安装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的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透光罩,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滑动连接且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的容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包括壳体、由所述壳体限制的成像通孔、及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贯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且用于安装所述照明装置的安装孔;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用于固定所述光源的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透光罩,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滑动连接且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的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包括出光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出光面的侧壁,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出光面相对应的一面形成对应所述底座的开口,所述开口边缘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动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配合使用的导向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所述侧壁在所述开口边缘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弯折边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的侧壁上设置有肋条,所述透明罩的侧壁通过所述肋条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成像通孔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透光罩沿所述成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