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62818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1‑39份、氯化亚锡8‑16份、凝水石13‑2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7份、硅藻土5‑10份、丝蛋白1‑5份。将酚醛树脂粉碎、与氯化亚锡溶液混合加热搅拌制得混合物A;采用湿式球磨法将混合物A、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混合均匀,在122℃条件下保温3.5h,然后加入丝蛋白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防腐材料用于烟道基体层内表面,应用于烧结烟气形成的高温和稀酸腐蚀环境8‑10个月内,烟道内衬层表面不会出现腐蚀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品性能稳定,具有极强的附着力、良好的耐热性、很好的耐酸耐碱、耐高温、抗冲击能力性能、固化时收缩率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腐材料
,具体是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烟囱的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但是目前火力发电厂的烟囱在长期腐蚀作用下发生破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现有烧结烟气脱硫主要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烧结烟气温度一般在120-180℃,且含有大量SO2、SO3、HCl等酸性气体以及粉尘,湿度大,已形成稀酸环境,附着在烟道内壁,对烟道产生强烈的腐蚀性。现有技术中采用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石墨粉等用于烟道,用于烧结烟气形成的高温和稀酸腐蚀环境中时,但是由于其无机物固体粉末添加较多,导致其存在腐蚀脱落或变形现象,进而对烟道基体层(例如烟道碳钢壁)产生腐蚀甚至穿透,造成停产,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平稳运行,并增加系统检修和整个脱硫运行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1-39份、氯化亚锡8-16份、凝水石13-2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7份、硅藻土5-10份、丝蛋白1-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3-37份、氯化亚锡10-14份、凝水石15-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6份、硅藻土7-9份、丝蛋白2-4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5份、氯化亚锡12份、凝水石1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硅藻土8份、丝蛋白3份。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酚醛树脂、氯化亚锡、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丝蛋白;2)将氯化亚锡与其质量12.8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氯化亚锡溶液;将酚醛树脂粉碎、过80目筛,然后与氯化亚锡溶液混合,并在68℃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8min,制得混合物A;3)采用湿式球磨法将混合物A、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混合均匀,在122℃条件下保温3.5h,然后加入丝蛋白,搅拌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防腐材料在烟道中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道为脱硫烟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氯化亚锡处理酚醛树脂,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制得的防腐材料用于烟道基体层内表面,应用于烧结烟气形成的高温和稀酸腐蚀环境8-10个月内,烟道内衬层表面不会出现腐蚀现象,有效保证了脱硫系统的平稳运行,降低了系统检修及整个脱硫运行的成本。本专利技术产品具有极强的附着力、良好的耐热性、很好的耐酸耐碱、耐高温、抗冲击能力性能、固化时收缩率低,成本较低,能够很好的解决烟道腐蚀问题。且使用时间长,不易脆化、不开裂、无脱落,耐磨性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简单、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制,产品性能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1份、氯化亚锡8份、凝水石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硅藻土5份、丝蛋白1份。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酚醛树脂、氯化亚锡、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丝蛋白。将氯化亚锡与其质量12.8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氯化亚锡溶液;将酚醛树脂粉碎、过80目筛,然后与氯化亚锡溶液混合,并在68℃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8min,制得混合物A。采用湿式球磨法将混合物A、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混合均匀,在122℃条件下保温3.5h,然后加入丝蛋白,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9份、氯化亚锡16份、凝水石2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7份、硅藻土10份、丝蛋白5份。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酚醛树脂、氯化亚锡、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丝蛋白。将氯化亚锡与其质量12.8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氯化亚锡溶液;将酚醛树脂粉碎、过80目筛,然后与氯化亚锡溶液混合,并在68℃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8min,制得混合物A。采用湿式球磨法将混合物A、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混合均匀,在122℃条件下保温3.5h,然后加入丝蛋白,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3份、氯化亚锡10份、凝水石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硅藻土7份、丝蛋白2份。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酚醛树脂、氯化亚锡、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丝蛋白。将氯化亚锡与其质量12.8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氯化亚锡溶液;将酚醛树脂粉碎、过80目筛,然后与氯化亚锡溶液混合,并在68℃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8min,制得混合物A。采用湿式球磨法将混合物A、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混合均匀,在122℃条件下保温3.5h,然后加入丝蛋白,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7份、氯化亚锡14份、凝水石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6份、硅藻土9份、丝蛋白4份。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酚醛树脂、氯化亚锡、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丝蛋白。将氯化亚锡与其质量12.8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氯化亚锡溶液;将酚醛树脂粉碎、过80目筛,然后与氯化亚锡溶液混合,并在68℃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8min,制得混合物A。采用湿式球磨法将混合物A、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混合均匀,在122℃条件下保温3.5h,然后加入丝蛋白,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5份、氯化亚锡12份、凝水石1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硅藻土8份、丝蛋白3份。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酚醛树脂、氯化亚锡、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丝蛋白。将氯化亚锡与其质量12.8倍的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氯化亚锡溶液;将酚醛树脂粉碎、过80目筛,然后与氯化亚锡溶液混合,并在68℃的温度下搅拌处理88min,制得混合物A。采用湿式球磨法将混合物A、凝水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藻土混合均匀,在122℃条件下保温3.5h,然后加入丝蛋白,搅拌均匀即得。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制得的防腐材料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选用本实施例5防腐材料涂于烧结烟气脱硫烟道,使烧结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SO2、SO3、HCl等酸性气体以及粉尘,湿度为10-12%,且温度为120-200℃,形成稀酸环境,pH小于2)通过上述烟道进入后续有机胺工艺脱硫装置进行烟气脱硫。结果表明,连续送入烧结烟气10个月后,本实施例的烟道防腐内衬层表面仍没有出现腐蚀现象,说明其耐腐蚀、耐高温性能良好,有效保证了脱硫系统平稳运行,解决了因烟道腐蚀泄漏造成的停产问题,降低了系统检修及整个脱硫运行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1‑39份、氯化亚锡8‑16份、凝水石13‑2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7份、硅藻土5‑10份、丝蛋白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1-39份、氯化亚锡8-16份、凝水石13-2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7份、硅藻土5-10份、丝蛋白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3-37份、氯化亚锡10-14份、凝水石15-1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6份、硅藻土7-9份、丝蛋白2-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酸碱的防腐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酚醛树脂35份、氯化亚锡12份、凝水石1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硅藻土8份、丝蛋白3份。4.一种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