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805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属于安全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A/D转换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STC12C5A60S2型单片机。所述的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包括:GSM模块、蜂鸣报警器、车窗升降系统、LED报警显示屏。相比于目前的车内安全报警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安全报警措施,并提供了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更加彻底地保障了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尤其是在夏季,汽车于太阳底下暴晒导致车内温度过高,氧气含量低,导致遗忘在车内的人员闷死的事故频频发生。而现有的汽车保护技术都是针对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为防止发生人身事故而进行设计的,对滞留在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保护措施。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号:201420257325.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摄像头、控制装置及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车座两侧,所述每对发射器和接收器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车内车顶上。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车内,其分别与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摄像头及汽车中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并与接收器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人员是否在车内,同时通过摄像头确认是否误报警。该技术方案仅仅在检测人员是否滞留车内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其并没有为车内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措施,并且成本较高。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号:201420257321.5的专利中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探测器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分析,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滞留人员;氧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至数据传输模块,由数据传输模块的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输送至单片机内部进行处理,用于检测车内氧气含量是否低于安全阈值;压力传感器位于司机座椅下方,用于检测司机是否位于车内。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A/D转换模块、GSM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STC12C5A60S2型单片机。所述的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包括:蜂鸣报警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探测器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分析,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滞留人员;氧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至数据传输模块,由数据传输模块的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输送至单片机内部进行处理,用于检测车内氧气含量是否低于安全阈值;压力传感器位于司机座椅下方,用于检测司机是否位于车内。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A/D转换模块、GSM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STC12C5A60S2型单片机。所述的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包括:蜂鸣报警器、车窗升降系统、LED报警显示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红外线探测器采用SAJ75-ABT-60型,其安装在车内顶部,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滞留人员,并且当位于司机座椅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司机不在车内时发出报警。所述的氧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的氧气含量,当氧气含量低于安全阈值时则采取安全保护措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兆张智俊吴冰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