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不需加热的高分子乳液聚合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117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需要加温或加热进行高分子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将含有不饱和烯烃的单体总重量在15~62%,乳化机剂总重量0.5~15%,pH调节剂总重量在0~8%和水总重量在82-33%通过高速乳化,在常温(4~40℃)下,应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共同作用,通过乳液聚合方式形成高分子乳液,在聚合过程中不需要加温和加热。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调节氧化剂与还原剂用量控制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效率大幅度得到提高,聚合过程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不需要加热保温装置,每吨高分子乳液的能源消耗可以控制在20千瓦/时,大大低于传统的高分子乳液聚合工艺,而且由于采用了常温引发工艺,聚合过程从常温开始,节约了大量的冷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需要加温或加热进行高分子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液聚合是合成高分子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连续法、半连续法、间歇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半连续法,通常采用过硫酸盐引发,在温度65~90℃下聚合。这种聚合的优点是聚合过程控制简单,反应能够保持比较平稳,质量也相对稳定。但是,这种工艺明显存在一些缺点在滴加过程中,反应体系中单体浓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反应温度相对较高,这样从聚合原理上来说不利于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同时滴加的单体乳液中源源不断引入阻聚成分(单体中阻聚剂、杂质、氧气等)也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下降。乳液聚合是通常我们追求高分子量聚合物的主要工业方法,在很多应用场合,聚合物的分子量在决定乳胶性能方面起重大作用,因此半连续法生产乳胶在性能上受到一定限制。同时由于采用离子性引发剂,在单体浓度很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一些齐聚物,这些齐聚物一般都具有表面活性,虽然对乳液稳定性有好处,但对整个乳胶性能还是存在很多不利影响。传统乳液聚合工艺另一个问题是一般都需要加热设备,这是因为不饱和烯烃的单体乳液聚合通常采用自由基引发聚合。而自由基引发有以下几种形式引发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需加热的高分子乳液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A)配制混合液,其组分按重量比包含:所有不饱和烯烃单体16~62%,乳化剂0.5~7%,高分子预聚体0~5%,增塑剂0~5%,氨水0~10%,以上组分与水直接混合后 高速乳化,得到乳白色的乳液(a);(B)将上述乳液(a)转移到带冷却设备的反应釜,这时乳液温度不低于4℃,不高于40℃,通氮气除氧,加入占乳液总重量0.001~5%的氧化剂和占乳液总重量0.0005~3%的还原剂到反应釜中,加入 占乳液总重量0~0.005%的金属盐,开始反应;(C)乳液(a)开始反应0~120分钟后,开始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