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0455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包括第一镀锌铜管,所述第一镀锌铜管固定在支吊架上,所述第一镀锌铜管上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固定有止回阀、第一电动蝶阀、第一手动蝶阀、示流信号器和平焊法兰,所述第一镀锌铜管上方连通固定有第三镀锌铜管,所述第三镀锌铜管上固定有第二手动蝶阀和第二电动蝶阀,所述第二水泵下方连接有第四镀锌铜管,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一镀锌铜管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阀,且压力表阀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新型水下冲淤系统,不但可以及时调整舱内水位,而且兼顾到冲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闸门的运行稳定性,其次同时配备电动蝶阀和手动蝶阀,以实现自动与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淤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
技术介绍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如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是目前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使用冲淤系统对河道进行清淤,是目前清淤的一个主要方法。然而现有的水下冲淤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水下冲淤系统,一般只具备冲淤的功能,无法进行排水,功能单一,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包括第一镀锌铜管,所述第一镀锌铜管固定在支吊架上,所述第一镀锌铜管上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固定有止回阀、第一电动蝶阀、第一手动蝶阀、示流信号器和平焊法兰,所述第一镀锌铜管上方连通固定有第三镀锌铜管,所述第三镀锌铜管上固定有第二手动蝶阀和第二电动蝶阀,且第二手动蝶阀位于第二电动蝶阀的上方,所述第一镀锌铜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且第一水泵位于第二水泵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下方连接有第二镀锌铜管,所述第二水泵下方连接有第四镀锌铜管,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一镀锌铜管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阀,且压力表阀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底部均设置有地脚螺栓和隔振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水泵与第一镀锌铜管的连接管上也设置有压力表阀,且压力表阀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为立式自吸泵,转速为2900R/min。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电动蝶阀和第二电动蝶阀均为电动控制,带无源触点反馈结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提供动力,可以利用第一镀锌铜管冲淤,利用第三镀锌铜管进行排水,从而该新型水下冲淤系统,不但可以及时调整舱内水位,而且兼顾到冲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闸门的运行稳定性,其次同时配备电动蝶阀和手动蝶阀,以实现自动与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更加的方便、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第一水泵、2-第一镀锌铜管、3-第二镀锌铜管、4-第三镀锌铜管、5-示流信号器、6-第一电动蝶阀、7-第一手动蝶阀、8-止回阀、9-压力表阀、10-压力表、11-支吊架、12-平焊法兰、13-第二手动蝶阀、14-第二电动蝶阀、15-第二水泵、16-第四镀锌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包括第一镀锌铜管2,第一镀锌铜管2固定在支吊架11上,第一镀锌铜管2上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固定有止回阀8、第一电动蝶阀6、第一手动蝶阀7、示流信号器5和平焊法兰12,第一镀锌铜管2上方连通固定有第三镀锌铜管4,第三镀锌铜管4上固定有第二手动蝶阀13和第二电动蝶阀14,且第二手动蝶阀13位于第二电动蝶阀14的上方,第一镀锌铜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且第一水泵1位于第二水泵15的一侧,第一水泵1下方连接有第二镀锌铜管3,第二水泵15下方连接有第四镀锌铜管16,第一水泵1与第一镀锌铜管2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阀9,且压力表阀9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10。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底部均设置有地脚螺栓和隔振垫,地脚螺栓用于固定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隔振垫用于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安装后起到减震的作用。第二水泵15与第一镀锌铜管2的连接管上也设置有压力表阀9,且压力表阀9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10,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均为立式自吸泵,转速为2900R/min,第一电动蝶阀6和第二电动蝶阀14均为电动控制,带无源触点反馈结构,第一镀锌铜管2为冲淤管道,第三镀锌铜管4为排水管道。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利用支吊架11固定安装好该水下冲淤系统,固定安装好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连接好电源,使用时,首先手动打开第一手动蝶阀7、第二手动蝶阀14,当需要冲淤时,打开第一电动蝶阀6,关闭第二电动蝶阀14,此时便可以利用第二镀锌铜管3喷水进行冲淤,当需要排水时,关闭第一电动蝶阀6,打开第二电动蝶阀14,利用第三镀锌铜管4进行排水,整个系统完整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包括第一镀锌铜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固定在支吊架(11)上,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上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固定有止回阀(8)、第一电动蝶阀(6)、第一手动蝶阀(7)、示流信号器(5)和平焊法兰(12),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上方连通固定有第三镀锌铜管(4),所述第三镀锌铜管(4)上固定有第二手动蝶阀(13)和第二电动蝶阀(14),且第二手动蝶阀(13)位于第二电动蝶阀(14)的上方,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且第一水泵(1)位于第二水泵(15)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1)下方连接有第二镀锌铜管(3),所述第二水泵(15)下方连接有第四镀锌铜管(16),所述第一水泵(1)与第一镀锌铜管(2)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阀(9),且压力表阀(9)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包括第一镀锌铜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固定在支吊架(11)上,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上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固定有止回阀(8)、第一电动蝶阀(6)、第一手动蝶阀(7)、示流信号器(5)和平焊法兰(12),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上方连通固定有第三镀锌铜管(4),所述第三镀锌铜管(4)上固定有第二手动蝶阀(13)和第二电动蝶阀(14),且第二手动蝶阀(13)位于第二电动蝶阀(14)的上方,所述第一镀锌铜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且第一水泵(1)位于第二水泵(15)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1)下方连接有第二镀锌铜管(3),所述第二水泵(15)下方连接有第四镀锌铜管(16),所述第一水泵(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峰常语锋陈宝华陈晔高兴和展永兴于建忠吕犇陈浩孙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