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亚平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692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在条形沉沙池的前部设置着墙面上均布设置有稳流孔的板墙,在条形沉沙池的后部设置着折线形溢流堰,在溢流堰后面连接着输水渠,在条形沉沙池的底部均布设置着排沙涵,在每条排沙涵的顶板上分别均布设置着沉沙长条孔,沉沙长条孔的横剖面形状是上部为V型槽,V形槽的底部连接着缝隙孔,在V形槽内配合安装着可沉浮的潜管,当潜管下沉时将缝隙孔封闭,排沙涵内的水流方向与条形沉沙池内的水流方向相反,在每条排沙涵的排沙出口上分别安装着排沙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水沙分离效率高,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性能可靠,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水力冲淤,冲淤时系统不停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在条形沉沙池的前部设置着墙面上均布设置有稳流孔的板墙,在条形沉沙池的后部设置着折线形溢流堰,在溢流堰后面连接着输水渠,在条形沉沙池的底部均布设置着排沙涵,在每条排沙涵的顶板上分别均布设置着沉沙长条孔,沉沙长条孔的横剖面形状是上部为V型槽,V形槽的底部连接着缝隙孔,在V形槽内配合安装着可沉浮的潜管,当潜管下沉时将缝隙孔封闭,排沙涵内的水流方向与条形沉沙池内的水流方向相反,在每条排沙涵的排沙出口上分别安装着排沙闸。本技术结构合理,水沙分离效率高,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性能可靠,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水力冲淤,冲淤时系统不停运。【专利说明】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
本技术属于农田水利灌区引水工程、高新节水喷滴灌工程和生活与工业供水工程用水的水沙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及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日趋紧缺,发展高效节水技术迫在眉睫。在农业高效节水中常用的水源形式为地下水,目前,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大力发展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高效节水技术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地表水中的水沙分离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喷、滴灌等先进的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以地表水为水源的高效节水工程措施为:地表水首先经过传统的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沉淀后经过滤器进入喷、滴灌管网系统。传统的平流沉淀池清淤时系统一般要停运,沉淀池中泥沙的清运也是一项费时花钱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形沉沙池,其结构合理,水沙分离效率高,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性能可靠,系统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水力冲淤,冲淤时系统不停运。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进水渠连接着条形沉沙池,在条形沉沙池的前部设置着墙面上均布设置有稳流孔的板墙,在条形沉沙池的后部设置着折线形溢流堰,在溢流堰后面连接着输水渠,在条形沉沙池的底部均布设置着排沙涵,在每条排沙涵的顶板上分别均布设置着沉沙长条孔,沉沙长条孔的横剖面形状是上部为V型槽,V形槽的底部连接着缝隙孔,在V形槽内配合安装着可沉浮的潜管,当潜管下沉时将缝隙孔封闭,排沙涵内的水流方向与条形沉沙池内的水流方向相反,在每条排沙涵的排沙出口上分别安装着排沙闸。 本技术的进水渠连接着条形沉沙池,在条形沉砂池前部设有两道稳流孔板墙,后部设有折线形溢流堰,堰后连接输水渠。在条形沉沙池内的底部设有数条排沙涵,涵内水流方向与池中水流方向相反,排沙涵的出口设有后止水的铸铁排沙闸门,涵的顶部设有若干沉沙长条孔,沉沙长条孔的上部V形槽内配合安装着可沉浮的潜管。 本技术工作时,地表水由进水渠进入条形沉淀池,通过两道孔板稳流墙后池中的流态趋于稳定,沉降的泥沙在池底运移时通过沉沙长条孔进入池底廊道,需要排除沉沙池内的泥沙时,逐个开启排污闸,对应廊道中的泥沙开始向池外运移,廊道上方沉沙长条孔中的潜管在压差的作用下逐个自动下沉将沉沙长条孔的下部缝隙孔封闭,达到本技术系统运行中排沙,排沙效率高的目的。 当排沙闸关闭后,潜管在浮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沉沙池底部运移的泥沙通过沉沙长条孔进入排沙涵。 条形沉沙池梯形断面设计,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效果可视,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性能可靠,系统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现了水沙分离效率高,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性能可靠,系统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水力冲淤,排沙时系统不停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可沉浮潜管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进水渠2连接着条形沉沙池1,在条形沉沙池1的前部设置着墙面上均布设置有稳流孔9的板墙3,在条形沉沙池1的后部设置着折线形溢流堰6,在溢流堰6后面连接着输水渠5,在条形沉沙池1的底部均布设置着排沙涵8,在每条排沙涵8的顶板上分别均布设置着沉沙长条孔4,沉沙长条孔4的横剖面形状是上部为V型槽,V形槽的底部连接着缝隙孔,在V形槽内配合安装着可沉浮的潜管10,当潜管10下沉时将缝隙孔封闭,排沙涵8内的水流方向与条形沉沙池1内的水流方向相反,在每条排沙涵8的排沙出口上分别安装着排沙闸7。 在条形沉沙池1内设置的板墙3数量为1-3面。 折线形溢流堰6的形状为W形或V字形。 可沉浮的潜管10的结构是管体的中部为封闭空腔11,位于空腔11两端的管体上分别设置着配重室12,在配重室12内安装着配重。 在配重室12内安装的配重为沙子,在配重室12的端壁上设置着加料孔,在加料孔上配合安装着堵塞13。 可沉浮的潜管10由玻璃钢构成。排沙涵8的数量为1-5条。【权利要求】1.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包括进水渠(2)连接着条形沉沙池(1),其特征是:在条形沉沙池(I)的前部设置着墙面上均布设置有稳流孔(9)的板墙(3),在条形沉沙池(I)的后部设置着折线形溢流堰(6 ),在溢流堰(6 )后面连接着输水渠(5 ),在条形沉沙池(I)的底部均布设置着排沙涵(8),在每条排沙涵(8)的顶板上分别均布设置着沉沙长条孔(4),沉沙长条孔(4)的横剖面形状是上部为V型槽,V形槽的底部连接着缝隙孔,在V形槽内配合安装着可沉浮的潜管(10),当潜管(10)下沉时将缝隙孔封闭,排沙涵(8)内的水流方向与条形沉沙池(I)内的水流方向相反,在每条排沙涵(8)的排沙出口上分别安装着排沙闸(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其特征是:在条形沉沙池(I)内设置的板墙(3)数量为1-3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其特征是:折线形溢流堰(6)的形状为W形或V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其特征是:可沉浮的潜管(10)的结构是管体的中部为封闭空腔(11),位于空腔(11)两端的管体上分别设置着配重室(12),在配重室(12)内安装着配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其特征是:在配重室(12)内安装的配重为沙子,在配重室(12)的端壁上设置着加料孔,在加料孔上配合安装着堵塞(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其特征是:可沉浮的潜管(10)由玻璃钢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其特征是:排沙涵(8)的数量为1-5条。【文档编号】B01D21/24GK204051098SQ201420549538【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专利技术者】高亚平, 范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可沉浮潜管控制的底涵排沙沉沙池,包括进水渠(2)连接着条形沉沙池(1),其特征是:在条形沉沙池(1)的前部设置着墙面上均布设置有稳流孔(9)的板墙(3),在条形沉沙池(1)的后部设置着折线形溢流堰(6),在溢流堰(6)后面连接着输水渠(5),在条形沉沙池(1)的底部均布设置着排沙涵(8),在每条排沙涵(8)的顶板上分别均布设置着沉沙长条孔(4),沉沙长条孔(4)的横剖面形状是上部为V型槽,V形槽的底部连接着缝隙孔,在V形槽内配合安装着可沉浮的潜管(10),当潜管(10)下沉时将缝隙孔封闭,排沙涵(8)内的水流方向与条形沉沙池(1)内的水流方向相反,在每条排沙涵(8)的排沙出口上分别安装着排沙闸(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平范涛
申请(专利权)人:高亚平范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