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106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端设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的壳体内腔分别设有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左侧的隔板中部设有止位板,本装载机消音机构通过分流板将进入进气管的发动机废气进行分流,进入壳体内后,废气流冲击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通过压缩弹簧的收缩减弱和吸收废气的动力达到第一级消音,废气流分别沿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进入到消音球内,由于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进口角度的干涉,消音球内凹槽能实现废气流的多次反射,进行第二级消音,极大地提高了消音效果,适合装载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
本技术涉及装载机消音
,具体为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
技术介绍
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噪音大,安装消音器是克服噪音污染的常规手段,现有技术是将消音器作为独立配件安装在发动机附近位置,并将发动机与消音器相连,目前传统的消音器工作时产生的脉冲气流,在经过进排气室时经过两次扩张、收缩,气流速度得到缓冲,使得声波频率改变,进而使噪音降低,实现消音的功能,但是装载机功率较大,目前的消音器对发动机尾气排出产生的脉冲气流缓冲作用小,排气时背压大,消音效果差,而且消音器没有过好的安全保障,消音器在工作时,容易将发动机尾气中排出的火花从消音器的排气口排出,容易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结合装载机发动机大功率的特点,增强脉冲气流的缓冲作用,提高消音效果,同时隔绝发动机尾气中的火花,使消音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适合装载机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端设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的壳体内腔分别设有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端设有进气管(2),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两侧的壳体(1)内腔分别设有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所述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左侧的隔板(3)中部设有止位板(31),所述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的右侧面分别设有穿过壳体(1)右端面通孔的第一导气管(6)和第二导气管(7),所述第一导气管(6)和第二导气管(7)的端部与消音球(8)的两个进气口相连,所述消音球(8)的右侧部分设有排气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端设有进气管(2),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部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两侧的壳体(1)内腔分别设有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所述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左侧的隔板(3)中部设有止位板(31),所述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的右侧面分别设有穿过壳体(1)右端面通孔的第一导气管(6)和第二导气管(7),所述第一导气管(6)和第二导气管(7)的端部与消音球(8)的两个进气口相连,所述消音球(8)的右侧部分设有排气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消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的下端分别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左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4)和第二活塞板(5)右侧的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本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