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及线路板文字喷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9954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06
一种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包括负压转换支架、一对上板限位条、负压转换上板、三个软管及气缸,负压转换支架处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一对上板限位条固定至负压转换支架,一对上板限位条与负压转换支架之间形成滑轨,负压转换上板设于一对上板限位条之间,气缸驱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在滑轨内滑动。负压转换上板设有第二通孔,三个软管中的两个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一通孔,三个软管中的另一个连接至第二通孔,其中一个第一通孔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中的打印平台的内腔,另一个第一通孔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的外部,第二通孔连通至高压风机的抽风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线路板文字喷印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平台负压转换机构运行平稳,持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及线路板文字喷印机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文字数码喷印行业,尤其是涉及一种线路板负压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线路板负压平台使用二通球阀进行负压转换。二通球阀使用原理是通过机器控制平台的电脑给电控电磁阀信号,电控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的开关打开,压缩空气推动二通球阀里面的旋转轴带动球阀旋转,从而使高压风机抽出的气体通道打开,抽出气体通道连接线路板平台内腔,从而使线路板平台产生负压,让线路板紧紧地吸附在平台上。反之是关闭线路板平台的负压,让打印好文字的线路板能轻松取下来。二通球阀旋转轴的一端是方形,卡在球阀的凹槽内带动球阀旋转,旋转轴的材料是炭钢,而球阀的材料为工程塑料,因为平台负压转换频繁,球阀使用不到三个月凹槽边缘磨损,导致旋转轴空转,从而使抽气产生负压的转换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台负压转换机构,能够做到运行平稳,持久耐用,让平台负压转换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包括负压转换支架、一对上板限位条、负压转换上板、三个软管及气缸,所述负压转换支架处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固定至所述负压转换支架,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与所述负压转换支架之间形成滑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气缸驱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三个软管中的两个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三个软管中的另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中的打印平台的内腔,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连通至高压风机的抽风通道。其中,所述负压转换支架设有开窗,所述平台负压转换机构还包括负压转换下板,所述负压转换下板固定连接至所述负压转换支架,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固定至所述负压转换下板,所述两个第一通孔设在所述负压转换下板上,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正对所述开窗。其中,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呈长条形,每个所述上板限位条的截面均呈L形结构,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与所述负压转换下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滑轨。其中,所述负压转换上板与所述负压转换下板之间相互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表面。其中,还包括气缸接头,所述气缸接头固定至所述负压转换上板并连接至所述气缸。其中,所述负压转换上板呈长方形板状,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负压转换上板的一个短边,所述气缸接头位于另一个短边的位置处。其中,还包括三个软管接头,其中两个所述软管接头分别与所述负压转换下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对准联接,另一个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负压转换上板上的所述第二通孔对准联接,所述三个软管接头分别与所述三个软管连接。其中,所述三个软管均为耐磨材质。其中,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所述负压转换上板及所述负压转换下板的材质均为耐磨炭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线路板文字喷印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平台负压转换机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平台负压转换机构通过气缸带动负压转换上板滑动,使得高压内机的抽风通道与线路板文字喷印机中的打印平台的内腔连通,或者使得高压内机的抽风通道与线路板文字喷印机的外部连通。在平板结构的基础上实现通道的切换,不需要任何二通球阀的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具有结构简洁,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平台负压转换机构的装配示意图,所述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固定在线路板文字喷印机内部的机架上;图2是是本技术平台负压转换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包括:负压转换支架17、三个软管接头18,21,13、三个软管19,20,14、负压转换上板11、负压转换下板22、一对上板限位条10,12、气缸接头15及气缸16。负压转换支架17固定在线路板文字喷印机的机架上。负压转换下板22与负压转换支架17联接在一起,本实施方式中,负压转换下板22与负压转换支架17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负压转换支架17设有开窗,负压转换下板22固定至负压转换支架17,并遮挡负压转换支架17上的开窗。负压转换下板22设有两个第一通孔,这两个第一通孔在负压转换支架17上的正投影落入开窗范围内,即两个第一通孔正对开窗。其它实施方式中,负压转换下板22与负压转换支架17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直接在负压转换支架17上设置两个第一通孔。其中一个第一通孔通过软管20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中的打印平台的内腔,另一个第一通孔通过软管19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的外部。一对上板限位条10,12固定在负压转换下板22上,且一对上板限位条10,12之间形成收容空间,一对上板限位条10,12与负压转换下板22之间形成滑轨。一对上板限位条10,12均呈长条形。每个所述上板限位条10,12的截面均呈L形结构,上板限位条10,12与负压转换下板22之间的空间形成滑轨。负压转换上板11设于上述收容空间中,且滑动连接在一对上板限位条10,12之间,负压转换上板11的边缘嵌入一对上板限位条10,12与负压转换下板22之间形成滑轨中。气缸16驱动负压转换上板11在滑轨内滑动。负压转换上板11与负压转换下板22面接触,即负压转换下板22承载负压转换上板11,二者之间相对滑动,负压转换下板22与负压转换上板11之间相互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表面,以使得负压转换上板11滑动顺畅。负压转换上板11与气缸接头15联接,具体而言,气缸接头15连接在负压转换上板11的边缘位置处,二者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气缸接头15与气缸16联接,在气缸16的推动下负压转换上板11可以在上板限位条10,12和负压转换下板22之间自由移动。负压转换上板11设有第二通孔。一种实施方式中,负压转换上板11呈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二通孔靠近一个短边设置,气缸接头15位于另一个短边位置处。软管接头18,21与负压转换下板22上的两个第一通孔分别对准联接,具体而言,软管接头18,2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至负压转换下板22,软管接头18,21的内部通道与负压转换下板22上的两个第一通孔分别对准。软管20与软管接头21联接,且软管20与软管接头21之间密封连接。软管19与软管接头18联接,且软管19与软管接头18之间密封连接。软管接头13与负压转换上板11上的第二通孔对准联接,软管14与软管接头13联接,且软管14与软管接头13之间密封连接。第二通孔通过软管14与高压风机的抽风通道相连通。软管14,19,20均为耐磨材质。上板限位条10,12、负压转换上板11、负压转换下板22的材质均为耐磨炭钢。本技术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工作原理:在线路板文字喷印机中,当线路板定位在打印平台上,通常通过平台上的压条下压线路板以实现线路板的定位。线路板文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及线路板文字喷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转换支架、一对上板限位条、负压转换上板、三个软管及气缸,所述负压转换支架处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固定至所述负压转换支架,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与所述负压转换支架之间形成滑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气缸驱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三个软管中的两个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三个软管中的另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中的打印平台的内腔,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至所述线路板文字喷印机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连通至高压风机的抽风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转换支架、一对上板限位条、负压转换上板、三个软管及气缸,所述负压转换支架处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固定至所述负压转换支架,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与所述负压转换支架之间形成滑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气缸驱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负压转换上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三个软管中的两个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所述三个软管中的另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至线路板文字喷印机中的打印平台的内腔,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至所述线路板文字喷印机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连通至高压风机的抽风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转换支架设有开窗,所述平台负压转换机构还包括负压转换下板,所述负压转换下板固定连接至所述负压转换支架,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固定至所述负压转换下板,所述两个第一通孔设在所述负压转换下板上,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正对所述开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负压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上板限位条呈长条形,每个所述上板限位条的截面均呈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付伟曾志育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弘锐精密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