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9529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2: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包括盛液管与收液组件,盛液管的内部形成一贯穿盛液管两端的盛液腔;盛液管的一侧设有出液管;收液组件包括拉杆,拉杆上远离出液管的一端固设第一提液件,第一提液件的外径与盛液腔的内径相匹配,第一提液件上设有流液孔;拉杆上还活动连接第二提液件,第二提液件的尺寸与流液孔的尺寸相匹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易,通过反复的控制第一提液件相对于第二提液件的运动,即可实现对液体的多次、连续回收。同时,该装置的一端连接实验容器,另一端连接储放容器,因此,在回收液体的过程中,无需人为移动液体回收装置,避免了液体泼洒或飞溅可能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回收装置
本申请涉及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验过程中,常会存在一些用于辅助实验进行的液体,例如用于冷却的液氮或用于油浴加热的甲基硅油。这些液体在实验进程中始终保持其原有化学性质不变,且保持其化学组成的纯净度,因此,当进行完一次实验后,可将这些液体进行回收,以便在下次实验中进行再利用。在传统的液体回收方法中,多采用一个类似酱油提子的盛皿装置将液体从实验所用的容器(实验容器)中捞出,然后再将其倒入另一用于盛放该液体的容器(储放容器)中。这种结构较为简陋的盛皿装置在装满液体时,并不能将液体进行密封,因此,在液体从实验容器放入盛放容器过程中,常会出现液体的飞溅。若该液体具有较高或较低温度时,则对操作者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为了避免液体的飞溅,操作者选择捞取少量液体,但是,这将导致回收液体的过程变得复杂,回收液体动作不连续,且回收过程花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盛皿装置捞取液体的过程不连续,且存在液体飞溅危险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包括盛液管与置于所述盛液管内的收液组件,所述盛液管的内部中空、形成一贯穿所述盛液管两端的盛液腔;所述盛液管的一侧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盛液腔相连通;所述收液组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上远离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固设第一提液件,所述第一提液件的外径与所述盛液腔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提液件上设有允许液体进出的流液孔;所述拉杆上还活动连接第二提液件,且相较于所述第一提液件,所述第二提液件更靠近所述出液管,所述第二提液件的尺寸与所述流液孔的尺寸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盛液管远离所述出液管的端口处设有吸液头。优选地,所述吸液头与所述盛液管活动连接,且所述吸液头以所述盛液管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进行转动。优选地,所述拉杆未设有所述第一提液件的一端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盛液管的一个端口处或两个端口处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提液件脱离所述盛液管。优选地,在所述把手与第二提液件之间的所述拉杆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提液件在所述拉杆上朝向所述把手方向上的运动。优选地,所述盛液管的管壁为双层结构。优选地,所述出液管为弧状管道。优选地,所述装置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易,通过反复的控制第一提液件相对于第二提液件的运动,即可实现对液体的多次、连续回收。同时,该装置的一端连接实验容器,另一端连接储放容器,因此,在回收液体的过程中,无需人为移动液体回收装置,避免了液体泼洒或飞溅可能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液体回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液体回收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盛液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收液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液体回收装置的应用实例的示意图;图1-4中标号分别表示为,1-盛液管,11-盛液腔,111-盛液腔上部,112-盛液腔下部,12-第一限位件,2-收液组件,21-拉杆,22-第一提液件,221-流液孔,23-第二提液件,24-把手,25-第二限位件,3-出液管,4-吸液头,5-实验容器,6-储放容器。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回收装置,通过拉杆控制第一提液件与第二提液件的相对运动,当第一提液件与第二提液件相分离时,实验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流液口进入位于第二提液件与出液管之间的盛液腔内;当第一提液件与第二提液件紧密接触成一体时,带动第一提液件与第二提液件同步朝向靠近出液管的方向运动,从而使位于第二提液件与出液管之间的盛液腔内的液体运动至出液管处,最终通过出液管流入储放容器。在一次液体回收动作完成后,控制第一提液件朝远离第二提液件的方向运动,使第一提液件与第二提液件分离,实验容器内的未被回收液体进入盛液腔,之后便重复之前步骤,即可再次将盛液腔内的液体存放至储放容器内。图1为本申请液体回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液体回收装置包括盛液管1与收液组件2。收液组件2置于盛液管1内,且可在盛液管1内沿盛液管1的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图2为本申请液体回收装置的剖面图,结合图1与图2所示,盛液管1的内部中空,形成一贯穿盛液管1两端的盛液腔11。盛液管1的一侧设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与盛液腔11相连通。为了便于对液体回收装置的描述,将盛液管1上设有出液管3一侧定义为盛液管上端,则盛液管1上未设有出液管3一侧为盛液管下端。图3为本申请盛液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与3所示,为了便于回收狭小或弯曲空间内的液体,本申请的液体回收装置还包括吸液头4,吸液头4设置在盛液管远离出液管的端口(以图2所示的方向为准,盛液管远离出液管的端口是指盛液管下端)。吸液头4的用于吸液的头部的直径较小,因此,可方便的伸入狭小或弯曲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吸液头4为“L”型管道,为了使吸液头4与出液管3时刻保持最佳的位置关系,一方面,吸液头4可对准实验容器5,另一方面,出液管3可对准储放容器6,吸液头4与盛液管1活动连接。本实施中,吸液头4与盛液管1活动卡接,吸液头4以盛液管1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进行360°转动。图4为本申请收液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与图4所示,收液组件2包括拉杆21,拉杆上远离出液管的一端(以图3所示的方向为准,拉杆上远离出液管的一端为拉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提液件22,第一提液件22与拉杆21固定连接,当拉动拉杆21时,拉杆21将带动第一提液件22共同运动。第一提液件22的外径应与盛液腔11的内径相匹配,第一提液件22上设有流液孔221,液体可通过流液孔221流入或流出盛液腔11。本实例中,第一提液件22的外径应与盛液腔11的内径相匹配,具体是指,第一提液件22的外径与盛液腔11的内径相一致。拉杆21上还连接第二提液件23,第二提液件23的尺寸应与流液孔221的尺寸相匹配。本申请中,第二提液件23的尺寸与流液孔221的尺寸相匹配,具体是指,第二提液件23的尺寸应不小于流液孔221的尺寸,且小于第一提液件22的外径。在此,为了下文的表述清楚,以第二提液件23为界限,人为的将盛液腔1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靠近出液管3的部分为盛液腔上部111,则远离出液管3的部分为盛液腔下部112。第二提液件23与拉杆21活动连接,且相较于第一提液件22,第二提液件23更靠近出液管3,第二提液件23可在拉杆21上沿拉杆21的轴线方向运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提液件22与第二提液件23配合运动,可完成对液体的吸取与提取等动作。当拉杆21朝盛液管下端的方向运动时,第一提液件22与拉杆21同步运动,第二提液件23不随拉杆21同步运动,第一提液件22与第二提液件23分离。此时,进入盛液腔下部112的液体将依次通过第一提液件22上的流液孔221、第二提液件23与盛液腔11的腔体内壁之间的空隙,进入盛液腔下部112内,完成吸取液体的动作。当拉杆21朝盛液管上端的方向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体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管(1)与置于所述盛液管(1)内的收液组件(2),所述盛液管(1)的内部中空、形成一贯穿所述盛液管(1)两端的盛液腔(11);所述盛液管(1)的一侧设有出液管(3),所述出液管(3)与盛液腔(11)相连通;所述收液组件(2)包括拉杆(21),所述拉杆(21)上远离所述出液管(3)的一端固设第一提液件(22),所述第一提液件(22)的外径与所述盛液腔(1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提液件(22)上设有允许液体进出的流液孔(221);所述拉杆(21)上还活动连接第二提液件(23),且相较于所述第一提液件(22),所述第二提液件(23)更靠近所述出液管(3),所述第二提液件(23)的尺寸与所述流液孔(221)的尺寸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管(1)与置于所述盛液管(1)内的收液组件(2),所述盛液管(1)的内部中空、形成一贯穿所述盛液管(1)两端的盛液腔(11);所述盛液管(1)的一侧设有出液管(3),所述出液管(3)与盛液腔(11)相连通;所述收液组件(2)包括拉杆(21),所述拉杆(21)上远离所述出液管(3)的一端固设第一提液件(22),所述第一提液件(22)的外径与所述盛液腔(1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提液件(22)上设有允许液体进出的流液孔(221);所述拉杆(21)上还活动连接第二提液件(23),且相较于所述第一提液件(22),所述第二提液件(23)更靠近所述出液管(3),所述第二提液件(23)的尺寸与所述流液孔(221)的尺寸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管(1)远离所述出液管(3)的端口处设有吸液头(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梅胡南南刘光祺黑颖顿马宏明王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