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章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882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0:28
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述印章管理装置内部能够嵌入印章,包括壳体,所述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套有动态手柄,所述动态手柄的外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的上部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由电子线路控制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在设定权限之外的条件下限制动态手柄的上下移动,所述电子线路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微处理器位于壳体内部,所述电子线路包括:MOS管M1,三极管Q1,电容C1以及若干个电阻。它能够实现严格按照权限进行印章使用,并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同时具备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功耗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章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章安全使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章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印章是企事业单位最具权威的象征物件,具有法定的“公信力”。依据中国传统习惯,印章是公司合同、公文、介绍信、证明信等具有法律文书性质的文件生效的凭证,是企事业单位表示外化的标识。由于印章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也较多,印章管理不到位直接影响单位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印章管理不善往往带来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经济损失等,导致严重后果往往不可估量。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纠纷、案件等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往往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1、印章管理制度、流程缺失或存在缺陷。2、印章管理岗位设置不规范。3、印章保管人员管理不规范,未经管理培训即上岗或者未指定专人保管业务印章,重要印章未实行双人管理等。4、印章保管场所或保管设施不符合要求。5、印章交接手续缺失或不全、印章保管、交接登记不完整。6、印章保管使用档案资料不全。7、印章使用不合规,主要有用印流程不合规,违规预先加盖用印,对外签署的法律性文件使用部门印章,混用滥用相关业务印章,经办人员之间混用、共用业务专用章,用印登记记录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作废印章继续使用,未及时收缴销毁等。8、印章监督检查制度执行管理不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印章管理装置,它能够实现严格按照权限进行印章使用,并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同时具备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功耗低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述印章管理装置内部能够嵌入印章,包括壳体,所述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套有动态手柄,所述动态手柄的外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的上部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由电子线路控制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在设定权限之外的条件下限制动态手柄的上下移动,所述电子线路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微处理器位于壳体内部,所述电子线路包括:MOS管M1,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连接VCC_WIFI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2连接VBAT-EXT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3连接栅极,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电容C1,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微处理器,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插脚J1的第1引脚,所述插脚J1的第2引脚接地。还包括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源,SIM芯片,通信装置;所述电源通过电压变换器分别连接微处理器、SIM芯片以及通信装置;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SIM芯片以及通信装置,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连接微处理器,所述第一摄像头向上倾斜,所述第二摄像头向下倾斜;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包括手机和/或电脑。所述壳体上还设有USB接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指示灯。还包括与壳体匹配使用的保护盖。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用于控制电源为整个装置的供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通过电子线路控制的限定装置,能够实现印章的实时在线控制,微处理器在权限范围内才会关闭限定装置使印章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同时该电子线路的电路结构简单,采用半导体作为主要元器件,功耗低,寿命长,线路体积小易于实现。2、同时设有客户端、两个拍摄角度不同的摄像头,客户端让印章主管人员实时接收到印章使用情况或者使用权限。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印章管理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印象管理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电子线路图;图4为本技术微处理器的连接结构图;图5保护盖体结构图。其中,1壳体;2动态手柄;3开关按键;4指示灯;5第二摄像头;6保护盖体;7防拆卸装置;8第一摄像头;9USB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述印章管理装置内部能够嵌入印章,包括壳体,所述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套有动态手柄,所述动态手柄的外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的上部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由电子线路控制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在设定权限之外的条件下限制动态手柄的上下移动,所述电子线路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微处理器位于壳体内部,所述电子线路包括:MOS管M1,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连接VCC_WIFI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2连接VBAT-EXT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3连接栅极,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电容C1,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微处理器,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插脚J1的第1引脚,所述插脚J1的第2引脚接地。电子线路采用半导体器件具有功耗低,寿命长,线路体积小易于实现的优点。而电子线路的导通根据微处理器的输出信号决定。当权限符合规定时,微处理器打开电子线路,限定装置打开(即处于不工作状态),动态手柄自由移动,镶嵌在动态手柄以及壳体内部的印章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限定装置可以是电磁锁或者电控锁。还包括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源,SIM芯片,通信装置;所述电源通过电压变换器分别连接微处理器、SIM芯片以及通信装置;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SIM芯片以及通信装置,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连接微处理器,所述第一摄像头向上倾斜,所述第二摄像头向下倾斜;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客户端。其中,VCC_WIFI端为无线模块电源接入端;VBAT-EXT端为外部电源接入端。外部电源是指备用电源。无线模块是通信装置中的一个通信模块。第一摄像头用于拍摄使用人的照片并传递个微处理器。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桌面照片(含需要盖章的文件信息)。SIM芯片对客户端进行短信或者微信通知并或许可,微处理器通过通信装置对客户端进行邮件通知并获取许可,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微处理器会发打开电子线路,印章得以使用。所述客户端包括手机和/或电脑。所述壳体上还设有USB接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指示灯。还包括与壳体匹配使用的保护盖。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用于控制电源为整个装置的供电。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连接微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使用印章时人员的照片,桌面照片,以及使用权限许可人的信息等。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印章管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述印章管理装置内部能够嵌入印章,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套有动态手柄,所述动态手柄的外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的上部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由电子线路控制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在设定权限之外的条件下限制动态手柄的上下移动,所述电子线路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微处理器位于壳体内部,所述电子线路包括:MOS管M1,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连接VCC_WIFI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2连接VBAT‑EXT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3连接栅极,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电容C1,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微处理器,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插脚J1的第1引脚,所述插脚J1的第2引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述印章管理装置内部能够嵌入印章,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套有动态手柄,所述动态手柄的外侧壁上和/或所述壳体的上部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由电子线路控制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在设定权限之外的条件下限制动态手柄的上下移动,所述电子线路由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微处理器位于壳体内部,所述电子线路包括:MOS管M1,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连接VCC_WIFI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2连接VBAT-EXT端,所述MOS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3连接栅极,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电容C1,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微处理器,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插脚J1的第1引脚,所述插脚J1的第2引脚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国小男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