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野生甜茶天然品质的丰产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7511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持野生甜茶天然品质的丰产种植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种植野生甜茶育苗难度大,抗性差等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冬天对苗地深耕至30以上,每亩撒生石灰300kg消毒,过冬后翻耕,扦插前三天再消毒;把野生甜茶枝条100株一捆,扦插前半个小时浸泡,苗床盖上黄土5cm,反复浇生根粉水溶液6-8次,扦插后再反复浇水3-5次,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揭膜浇水、除草。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野生甜茶的丰产种植,它使育苗难度降低,幼苗抗性提高,容易壮苗成林,所产花穗、嫩芽、嫩叶制作的野生甜茶保留了天然色、味、口感,品质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持野生甜茶天然品质的丰产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生甜茶的种植方法,具体为一种保持野生甜茶天然品质的丰产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野生甜茶是采用植物多穂柯制作的茶。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记载:给植物为壳斗科类型,名称:多穂柯、多穂石柯、甜茶,在民间也有别名观音甜茶、甜叶子,学名:LithocarpuspolystachyumRehd,英文为CarvalhoTanoakbrown,为常绿乔木,高7-15米,小枝无毛,叶卵状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12-20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有灰白色鳞粃,无毛。侧脉10-12对,叶柄长1.5-2厘米。雌花序常顶生,长15-20厘米,果序长22-25厘米,果密集。壳斗3-5枚联合,具长约2.5厘米的柄或几无柄,浅盘形,和壳斗贴生,排列成环,坚果栗色、卵形,直径1-1.5厘米,长1.2-1.6厘米,基部圆形,仅中央和壳斗愈合,果脐深,直径5-7厘米。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印度、泰国也有,生于海拔400米以上的密林中,种子含淀粉,嫩叶可制甜茶。《中药大辞典》除以上记载外,还记载:该植物高甜度、低热量,无含糖成分。叶、根、果均可入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持野生甜茶天然品质的丰产种植方法,其特征是:a.冬天深耕复式消毒:冬天对苗地深耕至30以上,每亩撒生石灰300kg消毒,过冬后翻耕,扦插前三天再消毒;b.插苗前后间隔复式浇水:把野生甜茶枝条100株一捆,扦插前半个小时浸泡,苗床盖上黄土2——5cm,反复浇生根粉水溶液6‑8次,然后扦插野生甜茶枝条,扦插深度3‑5厘米,扦插后再反复浇水3‑5次,铺上0.15号薄膜,盖上太阳网,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揭膜浇水、除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持野生甜茶天然品质的丰产种植方法,其特征是:a.冬天深耕复式消毒:冬天对苗地深耕至30以上,每亩撒生石灰300kg消毒,过冬后翻耕,扦插前三天再消毒;b.插苗前后间隔复式浇水:把野生甜茶枝条100株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应祥
申请(专利权)人:芷江野生甜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