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6871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包括:(1)菌种的获得和培养;(2)制备母种;(3)制备一、二级母种;(4)菌包养菌;(5)出菇和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出菇无污染、可工厂化和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栽培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ultivation method of charcoal fungus with black fungus in black e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carbon bacteria in the black ea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obtaining and culturing bacteria; (2) preparing mother seeds; (3) preparing one or two grades of mother seeds; (4) bacteria keeping bacteria; (5) producing and managing mushrooms.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mushroom, no pollution, industrialized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good cultivation effect an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西藏一种黑耳Exidiasp.真菌是木耳科Auriculariaceae中的一种珍惜可食用的野生物种。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广受当地百姓喜爱,目前在西藏,此种珍惜黑耳每公斤售价达到3800元/公斤,且供不应求。因此研究此种黑耳的人工栽培成为一个亟需的热门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发现炭角菌是黑耳中的一种伴生菌,因此,如何通过炭角菌的栽培更好的栽培黑耳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具有出菇无污染、可工厂化和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栽培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包括:(1)将野生黑耳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接种于灭菌后的PDA试管培养基中,放置于18℃的室内,无光照培养8-12d,待菌丝长满试管,进行转接,得到炭角菌菌种;(2)制备母种培养料,灭菌,接入步骤(1)得到的炭角菌菌种,进行培养得到母种菌丝;(3)将一级菌种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0~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得到一级菌包;接入步骤(2)得到的母种菌丝进行培养,得到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培养料制备二级菌包与一级菌包相同,将得到的一级菌种接入二级菌包进行培养,得到二级菌种;(4)将栽培种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5~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再接入步骤(3)得到的二级菌种,放于23℃培养房中进行避光养菌,15~20d后菌丝长满菌包;(5)将步骤(4)得到的长满菌丝的菌包从培养房中转移至出菇房中,出菇房温度18-23℃,湿度85%以上,弱光培养,直至出现原基;10-15d后原基出现,把原基部位菌包袋割破,使原基接触空气,出菇房湿度调至90%以上;3-5d后第一潮菇长成,进行采收。所述步骤(1)中的PDA试管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至1000mL。所述步骤(2)中的母种培养料的组成为:琼脂20g、鲜马铃薯煮液200g、葡萄糖10g、KH2PO40.5g、VBl10mg、CaCl2·2H2O0.05g、MgSO4·7H2O0.15g,加蒸馏水至1000rnL。所述步骤(2)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0-23℃,湿度60-65%,无光照培养。所述步骤(3)中的一级和二级菌种培养料的组成为:78%木屑、20%麸皮、1%蔗糖和1%石膏粉。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0-23℃,湿度60-65%,无光照培养。所述步骤(4)中的栽培种培养料的组成为:75%木屑、20%麸皮、1%蔗糖和1%石膏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出菇无污染、可工厂化和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栽培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炭角菌栽培子实体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1)菌种获得和培养将野生黑耳Exidiasp.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接种于灭菌后的PDA试管培养基中,放置于18℃室内,无光照培养8-12d,待菌丝长满试管,进行转接,得到炭角菌菌种;PDA试管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至1000mL;(2)制备母种母种培养料的组成为:琼脂20g、鲜马铃薯煮液200g、葡萄糖10g、KH2PO40.5g、VBl10mg、CaCl2·2H2O0.05g、MgSO4·7H2O0.15g,加蒸馏水至1000rnL;先用水把切好的马铃薯煮好,后滤掉溶液中的马铃薯,后加入琼脂进行融化,融化后加入母种培养料中的其余药品,并调整溶液至1L,倒入试管中灭菌,接入步骤(1)得到的炭角菌菌种,进行培养得到母种菌丝;培养条件为:温度20-23℃,湿度60-65%,无光照培养;(3)制备一、二级菌种将一级菌种培养料装入拌料机搅拌均匀,后缓缓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0~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得到一级菌包;接入步骤(2)得到的母种菌丝进行培养,得到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培养料制备二级菌包与一级菌包相同,将得到的一级菌种接入二级菌包进行培养,得到二级菌种;一级和二级菌种培养料的组成为:78%木屑、20%麸皮、1%蔗糖和1%石膏粉;培养条件为:温度20-23℃,湿度60-65%,无光照培养。(4)菌包养菌将栽培种培养料装入拌料机搅拌均匀,后缓缓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5~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再接入步骤(3)得到的二级菌种,每个菌包中接入0.5×1.0cm的二级菌种块,放于23℃培养房中进行避光养菌,养菌15~20d后菌丝长满菌包;栽培种培养料的组成为:75%木屑、20%麸皮、1%蔗糖和1%石膏粉;(5)出菇和管理将步骤(4)得到的长满菌丝的菌包从培养房中转移至出菇房中,出菇房温度要求18-23℃,湿度85%以上,弱光培养,直至出现原基;10-15d后原基出现,把原基部位菌包袋割破,使其接触空气,出菇房湿度调至90%以上;3-5d后第一潮菇长成,进行采收。得到的炭角菌菌种号为LCHYDHE0001,采用的栽培方式是袋料栽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包括:(1)将野生黑耳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接种于灭菌后的PDA试管培养基中,放置于18℃的室内,无光照培养8‑12d,待菌丝长满试管,进行转接,得到炭角菌菌种;(2)制备母种培养料,灭菌,接入步骤(1)得到的炭角菌菌种,进行培养得到母种菌丝;(3)将一级菌种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0~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得到一级菌包;接入步骤(2)得到的母种菌丝进行培养,得到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培养料制备二级菌包与一级菌包相同,将得到的一级菌种接入二级菌包进行培养,得到二级菌种;(4)将栽培种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5~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再接入步骤(3)得到的二级菌种,放于23℃培养房中进行避光养菌,15~20d后菌丝长满菌包;(5)将步骤(4)得到的长满菌丝的菌包从培养房中转移至出菇房中,出菇房温度18‑23℃,湿度85%以上,弱光培养,直至出现原基;10‑15d后原基出现,把原基部位菌包袋割破,使原基接触空气,出菇房湿度调至90%以上;3‑5d后第一潮菇长成,进行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栽培方法,包括:(1)将野生黑耳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接种于灭菌后的PDA试管培养基中,放置于18℃的室内,无光照培养8-12d,待菌丝长满试管,进行转接,得到炭角菌菌种;(2)制备母种培养料,灭菌,接入步骤(1)得到的炭角菌菌种,进行培养得到母种菌丝;(3)将一级菌种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0~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得到一级菌包;接入步骤(2)得到的母种菌丝进行培养,得到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培养料制备二级菌包与一级菌包相同,将得到的一级菌种接入二级菌包进行培养,得到二级菌种;(4)将栽培种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进行湿润,至混合料含水量达55~60%,然后装入菌包中进行灭菌,再接入步骤(3)得到的二级菌种,放于23℃培养房中进行避光养菌,15~20d后菌丝长满菌包;(5)将步骤(4)得到的长满菌丝的菌包从培养房中转移至出菇房中,出菇房温度18-23℃,湿度85%以上,弱光培养,直至出现原基;10-15d后原基出现,把原基部位菌包袋割破,使原基接触空气,出菇房湿度调至90%以上;3-5d后第一潮菇长成,进行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华张劲松杨瑞恒宋晓霞汪雯翰陈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