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热回收多联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回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热回收多联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热回收多联机系统比较复杂,系统的室内机除了有制冷或者制热模式,也有可能存在两种模式共存的情况,但是系统的室外机只能是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使用,不能两者同时使用。室外机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按照不同的工作模式,通过各阀门的控制,形成制热回路和制冷回路,其中制热回路主要为由压缩机1、换热器6、气液分离器7,其中压缩机1、第一冷媒气路10、室内机100、冷媒液路50、换热器6、第二冷媒气路20、气液分离器7和压缩机1形成制热回路,制冷回路主要为由压缩机1、第三冷媒气路30、换热器6、冷媒液路50、室内机100、第四冷媒气路40、气液分离器7和压缩机1形成的制冷回路。尤其是在制热模式下,室外机频繁化霜或者化霜时间过长都会影响室内机的制热效果,目前,热回收外机化霜取热通常还是转成制冷模式从室内侧取热,这会影响室内侧的环境温度,是用户所不希望看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所述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内机(100)和所述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第一冷媒气路(10)、冷媒液路(50)、换热器(6)、气液分离器(7)、第二冷媒气路(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蓄热装置(9);第一连接管路(60),可开关地连接所述第二冷媒气路(20)和所述冷媒液路(50)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管路(60)穿过所述蓄热装置(9),所述第一连接管路(60)与所述冷媒液路(50)的接口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管路(70),可开关地连接所述第一冷媒气路(10)和所述冷媒液路(50)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管路(70)穿过所述蓄热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所述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内机(100)和所述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第一冷媒气路(10)、冷媒液路(50)、换热器(6)、气液分离器(7)、第二冷媒气路(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蓄热装置(9);第一连接管路(60),可开关地连接所述第二冷媒气路(20)和所述冷媒液路(50)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管路(60)穿过所述蓄热装置(9),所述第一连接管路(60)与所述冷媒液路(50)的接口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管路(70),可开关地连接所述第一冷媒气路(10)和所述冷媒液路(50)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管路(70)穿过所述蓄热装置(9),所述第二连接管路(70)与所述冷媒液路(50)的接口为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换热器(6)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换热器(6)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膨胀阀(9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60)上,且位于所述蓄热装置(9)和所述冷媒液路(5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控制阀(9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70)上,且位于所述蓄热装置(9)和所述第一冷媒气路(1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散热器(5),设置在所述冷媒液路(50)上,位于所述换热器(6)和所述室内机(100)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口设置在所述散热器(5)和所述换热器(6)之间;过冷器(4),设置在所述冷媒液路(50)上,位于所述散热器(5)和所述室内机(100)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在所述散热器(5)和所述过冷器(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四通阀(31)和第三冷媒气路(30),所述第一四通阀(31)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二冷媒气路(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路段和第二气路段,所述第三冷媒气路(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亚军,张仕强,武连发,贾翔,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