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用喷射泵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供热用喷射泵及喷射泵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喷射泵供热系统,水力稳定性高,能解决现有供热系统的水力不平衡问题,一般节热率为10~30%,节电率为20~50%。但是,目前供热用喷射泵水力特性不清楚,供热用喷射泵设计理论不完善,因此,目前我国还没有供热用喷射泵行业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用喷射泵试验台,以解决通过该试验台模拟实验,可以总结出供热用喷射泵特性方程,完善喷射泵供热系统的设计理论,为供热用喷射泵行业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供热用喷射泵试验台,包括排气阀(1)、超声波流量计(2)、喷射球阀(3)、数字压力表(4)、引射球阀(5)、供热用喷射泵(6)、平衡阀(7)、补水阀(8)、蝶阀(9)、变径管(10)、循环泵(11)、变频控制柜(12)、软连接管(13)和支架(14);管网压差产生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补水阀(8)、蝶阀(9)、变径管(10)、循环泵(11)和软连接管(13),循环泵(11)受与其连接的变频控制柜(12)控制,管网压差产生部分安装在支架(14)上;管网压差产生部分的高压端与低压端之间连接有单台或一组并联的供热用喷射泵(6),在每一台供热用喷射泵(6)所在的支路上,供热用喷射泵(6)前端串接有超声波流量计(2)、喷射球阀(3),在喷射球阀(3)后端安装有数字压力表(4),在供热用喷射泵(6)后端串接有通过开度来改变模拟热用户楼内或换热站内一次管网阻力的调节平衡阀(7),在调节平衡阀(7)前端安装有压力表,在调节平衡阀(7)后端通过引射球阀(5)与供热 ...
【技术保护点】
供热用喷射泵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阀(1)、超声波流量计(2)、喷射球阀(3)、数字压力表(4)、引射球阀(5)、供热用喷射泵(6)、平衡阀(7)、补水阀(8)、蝶阀(9)、变径管(10)、循环泵(11)、变频控制柜(12)、软连接管(13)和支架(14);管网压差产生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补水阀(8)、蝶阀(9)、变径管(10)、循环泵(11)和软连接管(13),循环泵(11)受与其连接的变频控制柜(12)控制,管网压差产生部分安装在支架(14)上;管网压差产生部分的高压端与低压端之间连接有单台或一组并联的供热用喷射泵(6),在每一台供热用喷射泵(6)所在的支路上,供热用喷射泵(6)前端串接有超声波流量计(2)、喷射球阀(3),在喷射球阀(3)后端安装有数字压力表(4),在供热用喷射泵(6)后端串接有通过开度来改变模拟热用户楼内或换热站内一次管网阻力的调节平衡阀(7),在调节平衡阀(7)前端安装有压力表,在调节平衡阀(7)后端通过引射球阀(5)与供热用喷射泵(6)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供热用喷射泵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阀(1)、超声波流量计(2)、喷射球阀(3)、数字压力表(4)、引射球阀(5)、供热用喷射泵(6)、平衡阀(7)、补水阀(8)、蝶阀(9)、变径管(10)、循环泵(11)、变频控制柜(12)、软连接管(13)和支架(14);管网压差产生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补水阀(8)、蝶阀(9)、变径管(10)、循环泵(11)和软连接管(13),循环泵(11)受与其连接的变频控制柜(12)控制,管网压差产生部分安装在支架(14)上;管网压差产生部分的高压端与低压端之间连接有单台或一组并联的供热用喷射泵(6),在每一台供热用喷射泵(6)所在的支路上,供热用喷射泵(6)前端串接有超声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喜平,杨小军,刘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合利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