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4279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包括铸钢件毛坯件超声波检测、铸钢件毛坯件外表面粗加工后超声波检测、加工管口、管口精加工、管口外表面磁轭法检测、管口内表面液体渗透法检测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管口的壁厚达到工艺要求之前,先预留加工余量,在加工余量的外表面进行超声波检测,如此将超声波检测的检测盲区落在加工余量的内部,而使得管口的壁厚全部落入超声波的有效检测区域内,检测无缺陷后,再通过加工去掉加工余量,如此避免了超声波检测的盲区造成的漏检。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for nozzle of thin-walled cast steel pipe with small diameter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method of a small diameter thin wall steel casting pipe, including steel blank, cast steel ultrasonic testing blank outer surface after the rough machining, ultrasonic detection processing nozzle, nozzle machining, detection, pipe outer surface yoke method liquid inside the mouth tube surface infiltration test steps before the invention, meet the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in the thick wall pipe, the first machining allowance for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so the internal blind detection of ultrasonic detection on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the mouth of the pipe wall thickness all fall into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area of ultrasonic detection, defect free, then by removing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so to avoid blind ultrasonic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钢件的无损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铸钢件无损检测工艺采用磁粉探伤检验配合超声波纵波直探头检验的方法。磁粉探伤用于检验铸件表面的开口缺陷,或埋藏于铸件近表面的缺陷,有效探测深度通常为探测表面以下2mm以内的范围,所以采用磁粉探伤检验时,不能发现铸件内部缺陷。而采用超声波纵波直探头检验铸件内部缺陷时,探测面以下存在5mm~6mm的检验盲区,盲区内存在声压极大极小值点导致检验失效,盲区内的缺陷存在漏检并且不能准确评定的风险。在实际生产中,有一种外径仅为90mm、壁厚为10mm的薄壁铸钢管口。该管口垂直于管壁表面或与管壁表面成一定角度的内部片状缺陷存在很强的隐蔽性,这种缺陷多数为线性缺陷。按照传统的铸钢件无损检验工艺,采用磁粉探伤检验不能发现管壁以内2mm以下埋藏的缺陷,而超声波检验盲区也存在管壁以下5mm~6mm的盲区,这样即使采用这两个检测方法配合的方式,也存在管壁以下的线性缺陷检测不出来的问题,这些没有被检出的缺陷导致无损检测数据的缺失,给工件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在管口铸钢件的加工过程中进行的边加工、边检测的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一种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铸钢件毛坯件超声波检测:将铸钢件的外表面粗打磨,使铸钢件表面粗糙度Ra≤6.3μm,外表面包括端面和侧壁外表面,选择超声波直探头对铸钢件的端面进行100%覆盖扫查,选择横波斜探头对铸钢件的侧壁外表面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耦合剂选择化学浆糊;铸钢件毛坯件外表面粗加工后超声波检测:所述铸钢件为圆柱体,对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进行粗加工,粗加工时预留加工余量,所述加工余量为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至管口的外表面的最小厚度不小于6mm,选择超声波直探头对铸钢件的外表面进行扫查;加工管口:在圆柱体铸钢件的端面上加工管口,对管口的内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精加工:将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继续打磨加工,至铸钢件的外表面与管口的外表面重合,并对管口的外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外表面磁轭法检测:清除管口的外表面的污渍、油脂,将磁悬液喷洒在管口的外表面上,通电对管口的外表面进行磁粉检测;管口内表面液体渗透法检测:清除管口的内表面的污渍、油脂,将检测用的液体喷涂、刷涂或浸染在管口的内表面上,进行渗透检测,检测时间≥15min,然后喷涂显像剂,控制显像时间≥15min。本方法是在管口铸钢件加工的过程中的检测,由于在加工的过程中,铸钢件的外表面一层一层逐渐被加工掉,铸钢件的外表面逐渐变薄,铸钢件的加工余量也逐渐变小,直到与管口的外表面重合。在管口的壁厚达到工艺要求之前,先预留加工余量,在加工余量的外表面进行超声波检测,如此将超声波检测的检测盲区落在加工余量的内部,而使得管口的壁厚全部落入超声波的有效检测区域内,检测无缺陷后,再通过加工去掉加工余量,如此避免了超声波检测的盲区造成的漏检。附图说明图1为铸钢件毛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内的虚线表示按照工艺要求设计好的管口的结构图。图2为铸钢件毛坯件外表面粗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管口外表面磁轭法检测的示意图。图4为管口内表面液体渗透法检测的示意图。图中:铸钢件毛坯件10、端面11、外表面12、加工余量13、管口20、磁悬液30、检测用的液体40、直探头50、横波斜探头60、双晶直探头7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铸钢件毛坯件超声波检测:将铸钢件的外表面粗打磨,使铸钢件表面粗糙度Ra≤6.3μm,外表面12包括端面11和侧壁外表面12,选择超声波直探头50对铸钢件的端面11进行100%覆盖扫查,选择横波斜探头60对铸钢件的侧壁外表面12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耦合剂选择化学浆糊;铸钢件毛坯件外表面粗加工后超声波检测:所述铸钢件为圆柱体,对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12进行粗加工,粗加工时预留加工余量13,所述加工余量13为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12至管口20的外表面的最小厚度不小于6mm,选择超声波直探头50对铸钢件的外表面12进行扫查;加工管口:在圆柱体铸钢件的端面11上加工管口20,对管口20的内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精加工:将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12继续打磨加工,至铸钢件的外表面12与管口20的外表面重合,并对管口20的外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外表面磁轭法检测:清除管口20的外表面的污渍、油脂,将磁悬液30喷洒在管口20的外表面上,通电对管口20的外表面进行磁粉检测;管口内表面液体渗透法检测:清除管口20的内表面的污渍、油脂,将检测用的液体40喷涂、刷涂或浸染在管口20的内表面上,进行渗透检测,检测时间≥15min,然后喷涂显像剂,控制显像时间≥15min。进一步,在铸钢件毛坯件外表面粗加工后超声波检测步骤中,选择直探头50对铸钢件外表面12的直面进行扫查,选择横波斜探头60对铸钢件外表面12的过渡圆角部位进行扫查,在选择双晶直探头70对铸钢件外表面12的直面进而扫查。进一步,在管口外表面磁轭法检测步骤中,所述磁悬液30的浓度控制在每100ml悬液沉淀量在0.1-0.4ml范围内,磁场强度达到2.4Ka/m,电极间保证有效重叠,磁化时间持续3s。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铸钢件毛坯件超声波检测:将铸钢件的外表面粗打磨,使铸钢件表面粗糙度Ra≤6.3μm,外表面包括端面和侧壁外表面,选择超声波直探头对铸钢件的端面进行100%覆盖扫查,选择横波斜探头对铸钢件的侧壁外表面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耦合剂选择化学浆糊;铸钢件毛坯件外表面粗加工后超声波检测:所述铸钢件为圆柱体,对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进行粗加工,粗加工时预留加工余量,所述加工余量为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至管口的外表面的最小厚度不小于6mm,选择超声波直探头对铸钢件的外表面进行扫查;加工管口:在圆柱体铸钢件的端面上加工管口,对管口的内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精加工:将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继续打磨加工,至铸钢件的外表面与管口的外表面重合,并对管口的外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外表面磁轭法检测:清除管口的外表面的污渍、油脂,将磁悬液喷洒在管口的外表面上,通电对管口的外表面进行磁粉检测;管口内表面液体渗透法检测:清除管口的内表面的污渍、油脂,将检测用的液体喷涂、刷涂或浸染在管口的内表面上,进行渗透检测,检测时间≥15min,然后喷涂显像剂,控制显像时间≥15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管径薄壁铸钢件管口的无损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铸钢件毛坯件超声波检测:将铸钢件的外表面粗打磨,使铸钢件表面粗糙度Ra≤6.3μm,外表面包括端面和侧壁外表面,选择超声波直探头对铸钢件的端面进行100%覆盖扫查,选择横波斜探头对铸钢件的侧壁外表面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耦合剂选择化学浆糊;铸钢件毛坯件外表面粗加工后超声波检测:所述铸钢件为圆柱体,对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进行粗加工,粗加工时预留加工余量,所述加工余量为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至管口的外表面的最小厚度不小于6mm,选择超声波直探头对铸钢件的外表面进行扫查;加工管口:在圆柱体铸钢件的端面上加工管口,对管口的内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精加工:将圆柱体铸钢件的外表面继续打磨加工,至铸钢件的外表面与管口的外表面重合,并对管口的外表面进行打磨,使粗糙度满足要求;管口外表面磁轭法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拓凌玺征立刚项鹏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