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909年,Poynting发现光波具有自旋角动量。1992年,Leidon大学的Allen等人发现光子除具有自旋角动量外,还携带轨道角动量(OAM)。2002年,Glasgow大学的Padgett小组实验上实现了光子轨道角动量分离技术,并且指出以轨道角动量作为信息载体,可大大提高单个光子的通讯容量,这主要是由于光子的轨道角动量是无限维度的。2001年,Zeilinger小组首次实验演示了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的双光子显示出轨道角动量纠缠。2005年,Woerdman小组利用半整数阶的螺旋相位实验演示了分数轨道角动量纠缠,并于2008年引入了“Shannon维度"的概念,用来刻画了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所允许量子信道的通信容量。目前,利用光子轨道角动量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
还属于空白阶段,很多应用技术还仅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有待于本领域的科研人员做伸入的开发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非相干热光束均分为样本光束和探测光束;S2.所述样本光束和所述探测光束分别通过样本光路和探测光路,其中,样本光路和探测光路对称设置;S3.在所述探测光路上加载被探测物的叉型图,在所述样本光路上不加载任何物体;所述探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不变,改变所述样本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对样本光束和探测光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关联测量,利用热光源的二阶关联特性,获得被探测物的角双缝所对应的标准轨道角动量谱;S4.在所述样本光路加载不同检测样本的叉型图,在所述探测光路上继续加载被探测物的叉型图;所述探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不变,再次改变所述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非相干热光束均分为样本光束和探测光束;S2.所述样本光束和所述探测光束分别通过样本光路和探测光路,其中,样本光路和探测光路对称设置;S3.在所述探测光路上加载被探测物的叉型图,在所述样本光路上不加载任何物体;所述探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不变,改变所述样本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对样本光束和探测光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关联测量,利用热光源的二阶关联特性,获得被探测物的角双缝所对应的标准轨道角动量谱;S4.在所述样本光路加载不同检测样本的叉型图,在所述探测光路上继续加载被探测物的叉型图;所述探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不变,再次改变所述样本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对样本光束和探测光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关联测量,利用热光源的二阶关联特性,获得不同检测样本的角双缝所对应的样本轨道角动量谱;S5.对比标准轨道角动量谱和样本轨道角动量谱,当两者一致时,被探测物与该检测样本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光路和所述探测光路上对称设置有空间光调制器,所述空间光调制器用于向所述样本光束或所述探测光束加载检测样本或者被探测物叉型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代表不同角动量值的所述叉型图由计算机程序生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相干热光束为一级衍射光谱;或者,所述非相干热光束在均分为所述样本光束和所述探测光束前,利用光阑过滤只保留一级衍射光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同步采集所述样本光束和探测光束的光信号,以实现轨道角动量的关联测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控制信号采集的时间窗口,以保持所述样本光路和所述探测光路的光子采集同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光源非定域物体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光束和探测光束进行轨道角动量的关联测量时,需满足如下公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