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2206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复合纱包括棉短纤维和不锈钢单长丝或不锈钢长丝束,棉短纤维将不锈钢单长丝紧紧包裹在中心从而得到复合包芯纱,或者不锈钢长丝束将棉短纤维紧紧包缠从而得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复合包芯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双股须条,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单股须条。生产时,在同一个装置上,保持不锈钢长丝的喂入位置相同,通过采用单根棉粗纱喂入或者两根棉粗纱喂入继而实现棉/不锈钢复合包芯纱或者棉/不锈钢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的生产,从而实现一机两用,提高利用效率,增加产品品种的开发。

Cotton / 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tton / 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composite yarn including short cotton fiber and stainless steel single filament or stainless steel filament, short cotton fiber will be stainless steel single filament wrapped tightly around the center to obtain the composite core spun yarn, or stainless steel filament bundle short cotton fiber wrapped tightly in order to get sailuofei Seoul composite wrap yarn, core spun yarn cotton short fiber including double strand, Sylo Phil composite yarn of cotton fiber including single strands. During the production, in the same device, keep the stainless steel filament feeding the same position, through the use of a single cotton roving feeding or two cotton roving feeding and realize the cotton / 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core spun yarn or cotton / stainless steel sailuofei Seoul composite wrapped yarn production, so as to realize one machine,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e development of increased product vari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新型纺纱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技术背景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长期且较高剂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随着人们防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防辐射织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开发具有防辐射功能的纺织品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电磁屏蔽织物的研究,发现使用不锈钢长丝复合纱制成的织物,其服用性、耐久性及电磁屏蔽性能均较佳,且成本较低,制作过程无污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电磁屏蔽技术是减弱电磁辐射、治理电磁污染的有效手段,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应推进电磁屏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体防护,使用具有防辐射功能的织物较为便利,研究及开发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绿色环保织物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针对此,本专利技术给出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将棉短纤维和不锈钢长丝采用包芯或者包缠复合,继而得到相应的长丝短纤复合纱,从而为实现兼具优异抗电磁辐射和服用性能的织物的开发奠定纱线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将棉短纤维和不锈钢长丝采用包芯或者包缠复合,得到相应的长丝短纤复合纱,从而为实现兼具优异抗电磁辐射和服用性能的织物的开发奠定纱线基础。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包括棉短纤维和不锈钢单长丝或不锈钢长丝束,所述棉短纤维将不锈钢单长丝紧紧包裹在中心从而得到复合包芯纱,或者所述不锈钢长丝束将棉短纤维紧紧包缠从而得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所述复合包芯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双股须条,所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单股须条。为实现上述复合纱的生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的生产方法,棉/不锈钢复合纱在复合纱生产装置上进行纺制,所述复合纱生产装置包括牵伸机构,所述牵伸结构包括后罗拉牵伸对、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所述后罗拉牵伸对包括后上胶辊和后下罗拉,所述后上胶辊和后下罗拉紧密按压,所述中罗拉牵伸对包括中上胶辊和中下罗拉,所述中上胶辊和中下罗拉紧密按压,所述前罗拉牵伸对包括前上胶辊对和前下罗拉,所述前上胶辊对和后下罗拉紧密按压,所述前上胶辊对包括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所述输出胶辊位于前上胶辊的前侧,所述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通过皮辊架连接,在所述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之间加装有气流导向片,所述气流导向片和前下罗拉紧贴,所述前下罗拉为空心罗拉,所述空心罗拉包括中间轴和空心套,在所述中间轴和空心套之间加装有吸风插件,在所述空心套的表面开有窄槽或者圆孔,所述窄槽或者圆孔沿着空心套的表面均匀分布,在所述后罗拉牵伸对的后上方加装有双喇叭口装置,所述双喇叭口装置包括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在所述牵伸结构的上方加装有不锈钢长丝喂入装置,所述不锈钢长丝喂入装置包括张力夹和导丝轮,纺制复合包芯纱时,第一棉粗纱和第二棉粗纱同时由双喇叭口装置的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牵伸对,经由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后牵伸区、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后得到第一棉须条和第二棉须条,而后第一棉须条和第二棉须条被前下罗拉和前上皮辊组成的前钳口按压,不锈钢单长丝依次经张力夹和导丝轮后喂入前下罗拉和前上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处,此时通过张力夹调节不锈钢单长丝的喂入张力,通过导丝轮控制不锈钢单长丝的喂入位置与第一棉须条的喂入位置保持一致,而后在前下罗拉转动的带动下,不锈钢单长丝和第一棉须条、第二棉须条同时向前经由输出胶辊和前下罗拉组成的输出钳口处输出,第一棉须条、第二棉须条在前钳口和输出钳口之间受到负压集聚作用从而使得第一棉须条、第二棉须条之间的宽度缩小,从而产生集聚作用,而后在纱管和钢丝圈转速之差产生的捻度作用下,第一棉须条、第二棉须条加捻同时将不锈钢单长丝包裹在中心继而得到复合包芯纱,最后复合包芯纱经由钢丝圈不断卷绕在纱管上;纺制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时,第二棉粗纱由双喇叭口装置的右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牵伸对,经由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后牵伸区、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后得到第二棉须条,而后第二棉须条被前下罗拉和前下皮辊组成的前钳口按压,不锈钢长丝束依次经张力夹和导丝轮后喂入前下罗拉和前上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处,此时通过张力夹调节不锈钢长丝束的喂入张力,通过导丝轮控制不锈钢长丝束的喂入位置与纺制复合包芯纱时的喂入位置一致,而后在前下罗拉转动的带动下,不锈钢长丝束和第二棉须条同时向前经由输出胶辊和前下罗拉组成的输出钳口处输出第二棉须条在前钳口和输出钳口之间受到负压集聚作用从而使得第二棉须条之间的宽度缩小,从而产生集聚作用,而后在纱管和钢丝圈转速之差产生的捻度作用下,一方面第二棉须条自身加捻成棉单纱,另一方面不锈钢长丝束将棉单纱紧紧包缠从而得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最后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经由钢丝圈不断卷绕在纱管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在同一个装置上,保持不锈钢长丝的喂入位置相同,通过采用单根棉粗纱喂入或者两根棉粗纱喂入继而实现棉/不锈钢复合包芯纱或者棉/不锈钢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的生产,从而实现一机两用,提高利用效率,增加产品品种的开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纱生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方式: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包括棉短纤维和不锈钢单长丝或不锈钢长丝束,棉短纤维将不锈钢单长丝紧紧包裹在中心从而得到复合包芯纱,或者不锈钢长丝束将棉短纤维紧紧包缠从而得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复合包芯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双股须条,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单股须条。棉/不锈钢复合纱在复合纱生产装置上进行纺制,复合纱生产装置包括牵伸机构,牵伸结构包括后罗拉牵伸对、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后罗拉牵伸对包括后上胶辊6和后下罗拉7,后上胶辊和后下罗拉紧密按压,中罗拉牵伸对包括中上胶辊8和中下罗拉9,中上胶辊和中下罗拉紧密按压,前罗拉牵伸对包括前上胶辊对和前下罗拉13,前上胶辊对和后下罗拉紧密按压,前上胶辊对包括前上胶辊10和输出胶辊14,输出胶辊位于前上胶辊的前侧,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通过皮辊架连接,在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之间加装有气流导向片12,气流导向片和前下罗拉紧贴,前下罗拉为空心罗拉,空心罗拉包括中间轴和空心套,在中间轴和空心套之间加装有吸风插件11,在空心套的表面开有窄槽或者圆孔,窄槽或者圆孔沿着空心套的表面均匀分布,在后罗拉牵伸对的后上方加装有双喇叭口装置4,双喇叭口装置包括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在牵伸结构的上方加装有不锈钢长丝喂入装置,不锈钢长丝喂入装置包括张力夹3和导丝轮5。纺制复合包芯纱时,第一棉粗纱和第二棉粗纱同时由双喇叭口装置4的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牵伸对,经由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后牵伸区、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后得到第一棉须条和第二棉须条,而后第一棉须条和第二棉须条被前下罗拉13和前上皮辊10组成的前钳口按压,不锈钢单长丝依次经张力夹3和导丝轮5后喂入前下罗拉13和前上皮辊10组成的前钳口处,此时通过张力夹3调节不锈钢单长丝的喂入张力,通过导丝轮5控制不锈钢单长丝的喂入位置与第一棉须条的喂入位置保持一致,而后在前下罗拉13转动的带动下,不锈钢单长丝和第一棉须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包括棉短纤维和不锈钢单长丝或不锈钢长丝束,其特征是:所述棉短纤维将不锈钢单长丝紧紧包裹在中心从而得到复合包芯纱,或者所述不锈钢长丝束将棉短纤维紧紧包缠从而得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所述复合包芯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双股须条,所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单股须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包括棉短纤维和不锈钢单长丝或不锈钢长丝束,其特征是:所述棉短纤维将不锈钢单长丝紧紧包裹在中心从而得到复合包芯纱,或者所述不锈钢长丝束将棉短纤维紧紧包缠从而得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所述复合包芯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双股须条,所述赛洛菲尔复合包缠纱中棉短纤维包括单股须条。2.一种棉/不锈钢复合纱的生产方法,棉/不锈钢复合纱在复合纱生产装置上进行纺制,所述复合纱生产装置包括牵伸机构,所述牵伸结构包括后罗拉牵伸对、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所述后罗拉牵伸对包括后上胶辊和后下罗拉,所述后上胶辊和后下罗拉紧密按压,所述中罗拉牵伸对包括中上胶辊和中下罗拉,所述中上胶辊和中下罗拉紧密按压,所述前罗拉牵伸对包括前上胶辊对和前下罗拉,所述前上胶辊对和后下罗拉紧密按压,所述前上胶辊对包括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所述输出胶辊位于前上胶辊的前侧,所述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通过皮辊架连接,在所述前上胶辊和输出胶辊之间加装有气流导向片,所述气流导向片和前下罗拉紧贴,所述前下罗拉为空心罗拉,所述空心罗拉包括中间轴和空心套,在所述中间轴和空心套之间加装有吸风插件,在所述空心套的表面开有窄槽或者圆孔,所述窄槽或者圆孔沿着空心套的表面均匀分布,在所述后罗拉牵伸对的后上方加装有双喇叭口装置,所述双喇叭口装置包括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在所述牵伸结构的上方加装有不锈钢长丝喂入装置,所述不锈钢长丝喂入装置包括张力夹和导丝轮,其特征是:纺制复合包芯纱时,第一棉粗纱和第二棉粗纱同时由双喇叭口装置的左喇叭口和右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牵伸对,经由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后牵伸区、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后得到第一棉须条和第二棉须条,而后第一棉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赵超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崔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