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袢及使用拉袢的浮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193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袢及使用拉袢的浮空器。该用于浮空器的拉袢,包括底布和多个承力带,多个所述承力带呈扇形排布于所述底布上,每个所述承力带包括固定带和连接吊带,所述固定带固定于所述底布上,所述连接吊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带上,且在位于扇形的小端的端部形成有承力环,所述承力环用于与外部拉绳连接。本申请中的拉袢,大大提高了拉袢的承载能力,在满足同等载荷的条件下,可实现对拉袢的小尺寸,轻重量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袢及使用拉袢的浮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空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拉袢及使用拉袢的浮空器。
技术介绍
现有拉袢,不是尺寸大,重量重,就是承载能力不高,不满足使用要求。现有的拉袢,通过将吊带直接缝制在袢上,形成承力拉袢,然后将整个承力拉袢焊接在囊体上,通过连接环和绳索实现拉袢的传力。其承力主要是靠吊带底部与袢的缝制接口部分,由于缝制接口面积较小,这就需要尺寸较大的吊带和袢才能满足承力要求,同时,连接环的尺寸也会偏大,会增加整个拉袢的尺寸和重量,总之,现有拉袢要么重量大,要么承载能力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袢及使用拉袢的浮空器,能够大大提高拉袢的承载能力,在满足同等载荷的条件下,可实现对拉袢的小尺寸,轻重量的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浮空器的拉袢,一种用于浮空器的拉袢,包括底布和多个承力带,多个所述承力带呈扇形排布于所述底布上,其中,每个所述承力带包括固定带和连接吊带,所述固定带固定于所述底布上,所述连接吊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带上,且在位于扇形的小端的端部形成有承力环,所述承力环用于与外部拉绳连接。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吊带的承力环排布成弧状。优选地,所述承力环经连接吊带对折并缝合于底层吊带上形成。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长度大于连接吊带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位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小端的端头部分形成尖端部。优选地,所述承力带经缝合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布上。优选地,还包括加强带,所述加强带设于多个所述固定带与底布之间,并将多个所述固定带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加强带位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小端。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依次穿过多个所述承力环,使所述多个承力环套接于所述连接环,并将多个所述承力带聚拢到所述连接环上。优选地,所述连接环为刚性结构,且穿设于所述多个承力环的杆部为与所述多个承力环排布成的弧状相对应的弧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浮空器,包括囊体,还包括所述适于浮空器的拉袢,所述拉袢的底布固定于所述囊体上。优选地,所述浮空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承力环的拉绳。本申请中的拉袢,大大提高了拉袢的承载能力,在满足同等载荷的条件下,可实现对拉袢的小尺寸,轻重量的设计。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拉袢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拉袢承力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拉袢的应用示意图。图中:底布1、承力带2、固定带21、尖端部211、连接吊带22、承力环221、加强带3、连接环4、拉绳5、囊体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拉袢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拉袢的承力带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拉袢包括底布1和多个承力带2。多个所述承力带2呈扇形排布于所述底布1上。其中,每个所述承力带2包括固定带21和连接吊带22,所述固定带21固定于所述底布1上,所述连接吊带22固定于所述固定带21上,且在位于扇形的小端的端部形成有承力环221,所述承力环221用于与外部拉绳连接。承力带在该实施例中,拉袢上共设有六个承力带2,各个承力带2经其固定带21缝合于底布1上。连接吊带22缝合于固定带21上。连接吊带22设于固定带21的第一端,即位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小端部分。连接吊带22经对折并缝合于固定带21上,形成承力环221,其中,对折后的连接吊带22的长度短于固定带21的长度,例如可为固定带21长度的1/3-1/2,即连接吊带22展开后的长度为固定带21的长度的2/3-1倍。其中,承力环221靠近承力带21第一端的端头部设置。各个承力带2上的承力环221依次排布,形成弧形。由于各个承力带2均为由固定带21和缝合于固定带21上的连接吊带22形成的多层结构,且连接吊带22上设有承力环221,在与外部拉绳连接时,各个承力带2的承力环221组合在一起形成大的承力结构,能够将外部的作用力分散到各个承力带2上。同时,采用该承力拉袢的承力部分在连接吊带22承力环221与固定带21的缝合截面上,避免受力的缝合边界直接作用在底布1上。作为优选地,在各个固定带21的第一端的端头形成尖端部211,以便于各个承力带2呈扇形排布于底布1上时,各个固定带21能够聚拢拼接。进一步的,该拉袢还包括加强带3,所述加强带3设于多个所述固定带21与底布1之间,并将多个所述吊带依次连接。所述加强带3位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小端。该加强带3为弧形结构,具体可设于承力环221的下部,并与各个承力带2缝合在一起。如此,加强带3将各个承力环221连为整体结构,并且设于扇形结构的的小端,在各个承力环221受到外部拉力作用时,能够将拉力传递到各个承力带2上,防止单个承力带2由于受力过大而将缝合口拽开。当然,加强带3的数目不限于一个,其具体数目可根据需要来设定,例如设置2-4个,以便在不改变整个拉袢尺寸的情况下,增大各个承力带2与底布1的连接面积。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拉袢的应用示意图。为了实现该拉袢与外部拉绳5的连接,该拉袢还包括连接环4,使所述多个承力环套接于所述连接环4,并所述连接环4依次穿过多个所述承力环221,将多个所述承力带2聚拢到所述连接环4上。所述连接环4为刚性结构,且穿设于所述多个承力环221的杆部为与所述多个承力环221排布成的弧状相对应的弧状。本实施例中的拉袢在应用时,首先将拉袢焊接于浮空器的囊体6上,然后将拉绳5系在连接环4上,来实现对待固定物体,例如浮空器头锥的固定。当拉绳5受到载荷后,每根承力带2的承力环221都同时受力。因单根承力带2的厚度远大于袢或者囊皮的厚度,即拉袢承力部分的缝纫截面面积较大,六根吊带又同时受力,所以承力拉袢的承力强度增加了,整个拉袢的尺寸和重量就相对减小了。本申请中的拉袢,大大提高了拉袢的承载能力,在满足同等载荷的条件下,可实现对拉袢的小尺寸,轻重量的设计。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袢及使用拉袢的浮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浮空器的拉袢,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布和多个承力带,多个所述承力带呈扇形排布于所述底布上,其中,每个所述承力带包括固定带和连接吊带,所述固定带固定于所述底布上,所述连接吊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带上,且在位于扇形的小端的端部形成有承力环,所述承力环用于与外部拉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浮空器的拉袢,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布和多个承力带,多个所述承力带呈扇形排布于所述底布上,其中,每个所述承力带包括固定带和连接吊带,所述固定带固定于所述底布上,所述连接吊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带上,且在位于扇形的小端的端部形成有承力环,所述承力环用于与外部拉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吊带的承力环排布成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环经连接吊带对折并缝合于底层吊带上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的长度大于连接吊带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的位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小端的端头部分形成尖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带经缝合方式固定于所述底布上。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