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8884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在合模时,上模压在下模上并将复位杆压下,使复位杆将第一驱动臂压下,第一驱动臂将压缩弹簧压紧在底座上;第一限位臂将第一抽芯杆顶起并使抽芯块与工件贴合;开模时,上模向上打开,压缩弹簧被松开,压缩弹簧将第一驱动臂向上顶起,从而使第一限位臂向下运动,第一抽芯杆随第一限位臂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抽芯块脱离工件,完成抽芯脱模。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能够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脱模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属于注塑加工

技术介绍
在注塑加工领域,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抽芯脱模的机构,但是对于具体的产品的构造和具体的模具构造,抽芯脱模机构并不能通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合适的脱模机构,以完成工件的脱模作业。如果抽芯脱模机构设计不够巧妙,不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操作难度较大,不利于加工效率的提高。如图1所示的一种注塑加工的工件,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工件的脱模方向,但是空间上存在两处抽芯孔,抽芯孔的轴线与脱模方向不平行,具有一定夹角,在工件沿脱模方向移动时,抽芯孔中的模芯部分会阻挡工件脱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使用抽芯式脱模机构,在工件沿脱模方向脱模的同时,抽芯机构带动抽芯块脱离抽芯孔。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抽芯机构虽然多种多样,却并能完全适应本产品的结构,且现有技术中的抽芯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导致注塑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能够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脱模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采用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包括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上模(3)设于下模(4)上方,其特征是:所述下模(4)上设有一底座(5),底座(5)上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上连接有第一杠杆(11),第一杠杆(11)的中部连接在第一转轴(10)上,第一杠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驱动臂(12)和第一限位臂(13),第一驱动臂(12)的下端设有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的下端压在底座(5)上,压缩弹簧(6)的上端抵在第一驱动臂(12)的底部;所述下模(4)上还设有复位杆(7)和第一抽芯杆(14),复位杆(7)的上端连接在上模(3)的底部,复位杆(7)的下端压在所述第一驱动臂(12)上;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包括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上模(3)设于下模(4)上方,其特征是:所述下模(4)上设有一底座(5),底座(5)上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上连接有第一杠杆(11),第一杠杆(11)的中部连接在第一转轴(10)上,第一杠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驱动臂(12)和第一限位臂(13),第一驱动臂(12)的下端设有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的下端压在底座(5)上,压缩弹簧(6)的上端抵在第一驱动臂(12)的底部;所述下模(4)上还设有复位杆(7)和第一抽芯杆(14),复位杆(7)的上端连接在上模(3)的底部,复位杆(7)的下端压在所述第一驱动臂(12)上;第一抽芯杆(14)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抽芯块(16),第一抽芯杆(14)的下端压在第一限位臂(1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杆式脱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5)上还设有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上连接有第二杠杆(21),第二杠杆(21)的中部连接在第二转轴(20)上,第二杠杆(21)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驱动臂(22)和第二限位臂(23),第二驱动臂(22)的底部压在所述压缩弹簧(6)上;第二驱动臂(22)的顶部抵在所述复位杆(7)的下端;所述下模(4)上还设有第二抽芯杆(24),第二抽芯杆(2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抽芯块(26),第二抽芯杆(24)的下端压在第二限位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麟施志猛李明苗蓓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通畅汽车电子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