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989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胺唑草酮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1: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 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除草的作用,特别是在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9:1‑8:1之间,其协同除草效果非常的明显。

Herb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n azole keto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rb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micarbazone, contains two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s: amicarbazone and furanketone, amicarbazone furanketone the weight ratio of 20:1 1:1. The present invention amicarbazone and furanketone compatibility found to have good synergistic herbicidal effect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especially in amicarbazone and furanketone the weight ratio of 9:1 between 8:1, the synergistic herbicidal effect is very obv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草剂,具体是一种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除草剂(herbicide)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其中的氯酸钠、硼砂、砒酸盐、三氯醋酸对于任何种类的植物都有枯死的作用,其作用受除草剂、植物和环境条件三因素的影响。按作用分为灭生性和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特别是硝基苯酚、氯苯酚、氨基甲酸的衍生物多数都有效。世界除草剂发展渐趋平稳,主要发展高效、低毒、广谱、低用量的品种,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渐成为主流,胺唑草酮(clethodim)是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有优良的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双子叶作物安全。茎叶处理后经叶迅速吸收,传导到分生组织,在敏感植物中抑制支链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使其细胞分裂遭到破坏,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活性,使植株生长延缓,施药后1-3周内植株退绿坏死,随后叶灼伤干枯而死亡,对大多数一年生,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效。呋喃它酮(CASNO.139-91-3)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等。本品内服后在肠道不易吸收,故主要用于肠道感染,也可用于球虫病、火鸡黑头病的治疗。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是除草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农药制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申请人发现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在一定比例的除草增效明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1:1。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10%。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除草的作用,特别是在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8:1-9:1之间,其协同效果非常的明显,整个药剂成本较低,毒性较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实施例2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2:1,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实施例3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9:1,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实施例4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8:1,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实施例5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3:1,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实施例6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实施例7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4,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实施例7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0,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之和占除草剂总重量的13%,油酸甲酯1%,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脂1%,硅酮消泡剂0.2%、二甘醇2%,余量为纯净水。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将试验土壤定量装至盆钵的4/5处,将水从顶部浇灌使土壤完全润湿至饱和态,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泽漆)均匀播于土壤表面,覆土0.5cm,播种后移入温室常规培养,以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至饱和态;杂草出苗后进行间苗定株,保证杂草的密度一致;至杂草长至2-3叶期进行施药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计算防效,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95%置信区间),再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系数(ATI)/混剂理论毒力系数(TTI)]×10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检测结果见表1。表1本专利技术除草组合物对稗草的联合作用测定:表中A为胺唑草酮,B为呋喃它酮。处理试剂ATITTI共毒系数CTCA:B(20:1)82.981.2102.1A:B(12:1)80.376.6107.4A:B(9:1)168.370.4238.6A:B(8:1)138.466.2209.1A:B(5:1)55.155.699.1A:B(1:1)42.943.698.4A:B(1:2)38.637.4103.2A:B(1:7)29.130.296.4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知,当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配比在9:1-8:1之间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50,特别是在9:1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田间药效试验防治作物:油菜。防除对象:硬草、早熟禾、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杂草,泽漆、千金子、繁缕、牛繁缕、米瓦罐、猪殃殃、婆婆纳、小蓬草等阔叶杂草。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调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每点各取样2m2),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病情分级,计算防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除草试验效果见下表2。表中A为胺唑草酮,B为呋喃它酮。表2本专利技术除草剂与单剂除草剂防效对比。由表2的田间药效试验可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除草剂有效成分用量(即本专利技术除草组合物用量)与单施用量一样的前提下,对稗草防效显著提高,这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一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别是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配比在9:1-8:1之间时,对稗草、泽漆防效显著提高,油菜长势良好,成活率正常。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所述的胺唑草酮与呋喃它酮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述的一种含有胺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农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侠李秀准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