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5278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31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身器。所述起身器包括拉伸装置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与拉伸装置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拉动所述手持端,使所述手持端靠近所述拉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起身器,通过拉伸装置的拉动,使手持端靠近拉伸装置,辅助患者的起身,改善了现有起身措施费力、成本高的问题。

Rai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The stand comprises a stretching device and a handheld end, and the handheld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stretching device used for pulling the handheld end so that the handheld end is close to the stretching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pulled by a stretching device, and the hand holding end is close to the stretching device to assist the patient to get up,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blems of strenuous and high cost of the existing lifting meas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身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身器。
技术介绍
长期卧床的患者,如非双上肢手术的患者或者外耳再造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下床活动或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时,均需要起床活动,依靠患者自身的力量起身或者需要他人的协助,会造成行动不便或者伤口裂开等问题。现在患者起身,一般借助床旁的支架,患者依靠支架的辅助作用,完成起身;还有的是依靠电动床,通过控制电动床的升降,实现电动床上患者的起身。依靠床旁的支架起身,也是依靠患者本身的力量,费力;依靠电动床起身,所需的患者的床是特定的电动床,成本高。从护理用具上考虑,帮助患者轻松省力的起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身器,以解决现有的起身措施成本高、费力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起身器,包括拉伸装置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与拉伸装置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拉动所述手持端,使所述手持端靠近所述拉伸装置。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固定在床尾。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发条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发条和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连接,所述发条用于在由拧紧状态复位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拉动所述手持端。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卷轴与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卷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卷轴与第二卷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所述发条安装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第二卷轴上安装有发条齿轮,所述发条齿轮与所述发条相连接;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卡紧所述拉伸装置。优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卷筒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所述卷筒用于将与连接所述手持端的连接绳卷起。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优选地,所述病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手持端固定于所述病床的一侧;拉伸装置包括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和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连接,所述配重件下落时拉动所述手持端。优选地,所述手持端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手持端与所述固定部的脱离。优选地,所述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的材质为尼龙。本技术提供的起身器,包括拉伸装置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与拉伸装置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拉动所述手持端,使手持端逐渐靠近所述拉伸装置。起身器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起身措施的费力的问题,使得患者起身的过程更方便,无需人工帮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中第二卷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卡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提供的起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提供的起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拉伸装置;11:第一卷轴;12:第二卷轴;13:连接绳;14:外壳;15:卷筒;16:电机;2:手持端;3:挂钩;4:配重件;111:第一齿轮;112:棘轮;113:棘爪;114:摆杆;121:发条;122:发条齿轮;123: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端”、“下端”、“顶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中,起身器包括拉伸装置1和手持端2,手持端2与拉伸装置1连接,以用于拉动手持端2,使手持端2靠近拉伸装置1。本技术中,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中第二卷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拉伸装置1包括发条121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通过发条齿轮122及第一齿轮111、第二齿轮123将发条121和用于与手持端2连接的连接绳13连接,发条121用于在由拧紧状态复位时,通过传动组件拉动手持端2。参阅图3,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卷轴11与第二卷轴12,第一卷轴11上安装有第一齿轮111,第二卷轴12上安装有第二齿轮123,第一卷轴11与第二卷轴12通过第一齿轮111与第二齿轮123的啮合配合连接;发条121安装于第二卷轴12上,有与发条121连接的发条齿轮122,通过发条齿轮122连接发条121与第二卷轴12,手持端2连接的连接绳13的另一端与第一卷轴11连接。拉伸装置1包括卡紧装置,卡紧装置用于卡紧拉伸装置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起身器的卡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中,卡紧装置为棘轮结构,包括棘轮112、棘爪113及摆杆114。棘轮112安装于第一卷轴11上。起身器的数量为2个,拉伸装置1安装在床尾,高度距离床垫的30~40厘米处,是患者起身之后的最佳高度,方便患者的起身;两起身器之间的距离间隔为10厘米,连接绳13放于患者卧床的体侧,床旁一侧有挂钩,用于固定住手持端2,使其处于备用状态,此时,发条121处于松开状态。非上肢手术的患者或耳再造手术的患者需要起身时,取下床旁挂钩处放置的手持端2,患者的一只手握紧手持端2拉动连接绳13,与拉伸装置1连接的连接绳13被拉动,发条121被拧紧,发条121由拧紧状态复位,使连接绳13与拉伸装置1的距离缩短;发条121被拧紧时,通过传动组件的传动使第一卷轴11旋转,第一卷轴11的旋转的速度足够大,棘爪113甩出,与棘轮112相互配合卡紧,连接绳13被卡紧在某个位置,此时,起身器可持续的提供拉力,使患者缓慢起身。另一个手臂再拉动另外一个手持端2,同样卡紧结构令连接绳13固定,两手臂交替进行,随着连接绳13不断的收紧,距离拉伸装置1的距离不断的缩短,患者就会随着这样的交替进行而起身。此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起身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装置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与拉伸装置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拉动所述手持端,使所述手持端靠近所述拉伸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装置和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与拉伸装置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拉动所述手持端,使所述手持端靠近所述拉伸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固定在床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发条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发条和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连接,所述发条用于在由拧紧状态复位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拉动所述手持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卷轴与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卷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卷轴与第二卷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所述发条安装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第二卷轴上安装有发条齿轮,所述发条齿轮与所述发条相连接;用于与所述手持端连接的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红蒋海越杨庆华潘博于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