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搭帐篷架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5004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31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搭帐篷架杆,包括一上顶座、一下顶座和若干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包括顶杆、能连接在顶杆外端以支撑顶杆的脚杆、至少包括一剪叉组的剪叉式机构,该剪叉式机构两内端分别能转动连接在上顶座和下顶座,该顶杆内端能转动连接在剪叉式机构一外端,该剪叉式机构另一外端能转动连接有连杆,该连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上顶座、下顶座、剪刀叉机构、顶杆连接成整体,因此能产生如下优点:帐篷架杆构成整体,顶部的强度、稳定性大大增加,帐篷架杆强度和稳定性大大增加;各个支撑部分构成连动,无需各个支撑部分分别展开或收折,展开或收折方便快速;能根据帐篷空间需求,选择剪刀叉机构中剪叉组的个数。

Set up the tent po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quick tent frame rod, comprising an upper top seat, a top seat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 part, the supporting part comprises a push rod and a connecting bar at the top end to foot rod and a support pole including at least a body scissors scissors group, the scissor mechanism in the end of two respectively rotatably connected at the top seat and a top seat, the push rod can rotate in the inner end connected scissor mechanism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scissor body can rotate another outer e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ejector rod. On the top seat, a top seat, scissors fork mechanism and a push rod are connected into a whole, so they can have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ent frame constitute the overall strength and stability, the top of the tent frame is greatly increased,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greatly increased; each support part with each support part respectively without unfolding or folding. Unfolding or folding is convenient and fast; according to the tent space requirements, select the scissors fork fork in group nu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搭帐篷架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搭帐篷架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快搭帐篷架杆,请查阅图12,包括一顶座A和若干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包括顶杆B和脚杆D,该顶杆B末端和脚杆D顶端通过转动关节C连接在一起。该顶座A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顶杆B相对顶座A的最大展开角度;该转动关节C设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顶杆B和脚杆D相对转动的最大展开角度;通过第一、第二限位结构使帐篷架杆能维持在展开角度。另有快搭帐篷架杆,它与上一快搭帐篷架杆不同之处在于:支撑部分包括两顶杆,两顶杆分别为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该第一顶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座,使得若干支撑部分的相对顶座径向布置。如CN204199846U,该每一第一顶杆末端都能转动连接有一第二顶杆,该每一第一顶杆末端都通过转动关节能转动连接有一脚杆。或,该每一第一顶杆末端都能滑动连接有一第二顶杆,该每一第二顶杆末端都能转动连接有一脚杆。现有的快搭帐篷架杆存在有如下不足:打开或收折不便;各第一顶杆放射性能转动连接在顶座,连接强度不高;为了保证支撑稳定性,架杆尺寸无法做大,导致帐篷空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搭帐篷架杆,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快搭帐篷架杆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快搭帐篷架杆,包括一上顶座、一下顶座和若干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包括顶杆、能连接在顶杆外端以支撑顶杆的脚杆、至少包括一剪叉组的剪叉式机构,该脚杆顶端和顶杆末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能转动连接在一起以能通过脚杆支撑顶杆,该第一转动关节设有能限制顶杆和脚杆相对转动的最大展开角度的限位结构;该剪叉式机构两内端分别能转动连接在上顶座和下顶座,该顶杆内端能转动连接在剪叉式机构一外端,该剪叉式机构另一外端能转动连接有连杆,该连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包括一组剪叉组。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包括串式连接的至少两组剪叉组。一实施例之中:该连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中部。一实施例之中:该顶杆连接在剪叉式机构之一位于下侧的外端。一实施例之中:该顶杆内端和剪叉式机构之一位于下侧的外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连接。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一外端和一根上述的顶杆的内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该每根顶杆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能转动连接有一根上述的脚杆。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一外端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根上述的顶杆,该每根顶杆和剪叉式机构另一外端之间都连接有一连杆,该每根顶杆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能转动连接有一根上述的脚杆。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一外端能转动连接的每相邻两根顶杆之间的夹角为15-120度。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上顶座、下顶座、剪刀叉机构、顶杆连接成整体,因此能产生如下优点:其一,帐篷架杆构成整体,顶部的强度、稳定性大大增加,帐篷架杆强度和稳定性大大增加;其二,各个支撑部分构成连动,无需各个支撑部分分别展开或收折,展开或收折方便快速;其三,能根据帐篷空间需求,选择剪刀叉机构中剪叉组的个数,或,延长顶杆、剪叉组长度。2、剪叉式机构包括串式连接的至少两组剪叉组,扩大架杆空间,扩大帐篷空间3、连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中部,方便架杆展开或收折。4、顶杆连接在剪叉式机构之一位于下侧的外端,支撑强度高。5、剪叉式机构一外端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根上述的顶杆,每根顶杆和剪叉式机构另一外端之间都连接有一连杆,每根顶杆能转动连接有一根上述的脚杆,能扩大帐篷空间,增强支撑稳定性和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架杆处于展开状态。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收缩脚杆。图4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转动脚杆步骤一。图5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转动脚杆步骤二。图6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转动脚杆以收拢靠接在顶杆。图7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转动顶杆,以收折剪叉式机构。图8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帐篷架杆处于展开状态。图9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应用实例图。图10是实施例二的帐篷架杆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三的帐篷架杆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
技术介绍
帐篷架杆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查阅图1至图8,快搭帐篷架杆,包括一上顶座10、一下顶座20和若干支撑部分30,该支撑部分30个数如为至少三个,根据需要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八个等。该支撑部分30包括顶杆31、能连接在顶杆31外端以支撑顶杆31的脚杆32、剪叉式机构33,所述的脚杆32为能伸缩的伸缩杆。该剪叉式机构33至少包括一剪叉组331,本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33以包括一组剪叉组331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用户可根据帐篷空间需求选择两组(如实施例三)或三组或四组等。该剪叉组331包括两根支杆,该两根支杆长度如相等,该两根支杆中部通过枢轴穿过以将二者能转动连接在一起,该支杆末端构成剪叉组331端部,构成本实施例的剪叉式机构33端部,该剪叉式机构33具有四个端部,四个端部分为位于一同侧的两内端和位于另一同侧的两外端,两内端上下布置,两外端上下布置。当然根据需要,两根支杆长度也可不相等。该剪叉式机构33两内端分别能转动连接在上顶座10和下顶座20,当然了该若干支撑部分30以放射性方式连接在上顶座10、下顶座20,该上顶座10和下顶座20都环形阵列设有若干个连接巢,该剪叉式机构33内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巢内,该结构、连接如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CN204199846U所介绍的顶座结构。该剪叉式机构33一外端和一根顶杆32内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该剪叉式机构33另一外端能转动连接有连杆34,如通过一根枢轴穿过剪叉式机构33一外端和连杆34端部以将它们能转动连接在一起,该连杆34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31中部,使得剪叉式机构33、连杆34和顶杆31构成转动连接的能展开、收折的四杆机构。本实施例之中,该顶杆32是连接在剪叉式机构33之一位于下侧的外端,该连杆34是连接在剪叉式机构33之一位于上侧的外端。最好,剪叉式机构33另一外端和顶杆32内端之间的转动连接如为:剪叉式机构33一外端和顶杆32内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35连接,该第二转动关节35包括连接座,该连接座具有开口朝上的前后贯穿的U形槽,该剪叉式机构33一外端和顶杆32内端分别装设在U形槽前后部,另配设枢轴穿过端部和连接座以使端部和连接座构成能转动连接,使两端部构成能相对转动的连接。该每根顶杆31通过第一转动关节36能转动连接有一根上述的脚杆32,该第一转动关节36的结构及转动连接可参照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CN204199846U,该第一转动关节36能够限制顶杆和脚杆相对转动的最大展开角度。本实施例之中,上顶座、下顶座、剪刀叉机构、顶杆连接成整体,因此能产生如下优点:其一,帐篷架杆构成整体,顶部的强度、稳定性大大增加,帐篷架杆强度和稳定性大大增加;其二,各个支撑部分构成连动,无需各个支撑部分分别展开或收折,展开或收折方便快速;其三,能根据帐篷空间需求,选择剪刀叉机构中剪叉组的个数。图9是实施例一帐篷架杆的应用实例图。帐篷的篷布40挂接在帐篷架杆之下,当然根据需要,也可披覆在帐篷架杆之上,篷布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快搭帐篷架杆

【技术保护点】
快搭帐篷架杆,包括一上顶座和若干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包括顶杆和脚杆,该脚杆顶端和顶杆末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能转动连接在一起以能通过脚杆支撑顶杆,该第一转动关节设有能限制顶杆和脚杆相对转动的最大展开角度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架杆还包括一下顶座;该支撑部分还包括至少包括一剪叉组的剪叉式机构,该剪叉式机构两内端分别能转动连接在上顶座和下顶座,该顶杆内端能转动连接在剪叉式机构一外端,该剪叉式机构另一外端能转动连接有连杆,该连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

【技术特征摘要】
1.快搭帐篷架杆,包括一上顶座和若干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包括顶杆和脚杆,该脚杆顶端和顶杆末端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能转动连接在一起以能通过脚杆支撑顶杆,该第一转动关节设有能限制顶杆和脚杆相对转动的最大展开角度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架杆还包括一下顶座;该支撑部分还包括至少包括一剪叉组的剪叉式机构,该剪叉式机构两内端分别能转动连接在上顶座和下顶座,该顶杆内端能转动连接在剪叉式机构一外端,该剪叉式机构另一外端能转动连接有连杆,该连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剪叉式机构包括一组剪叉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剪叉式机构包括串式连接的至少两组剪叉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连杆末端能转动连接在顶杆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久
申请(专利权)人: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