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熙专利>正文

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85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是连接在各顶杆的顶端之间,用于实现顶杆收折和撑开,其包括一主连接体、一齿轴、一上连接体、一插销、若干个与顶杆相固定的枢接头、多条可拉伸的弹簧,利用枢接头的呈弧形分布的齿结构与齿轴之间的相联动以及拉在上连接体与主连接体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使得帐篷架的顶杆能够自动打开,快速而省力,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折和展开以及所支撑的帐篷在宽度一定的状态下长度可进一步加以延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帐篷的帐篷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帐篷架的顶部连接件。
技术介绍
帐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品,可以使用在多种场合,比如用于旅游或临时休息场所等。帐篷包括有帐篷架和篷布,将帐篷架支撑好,然后挂上或披上篷布后就构成一可使用的帐篷。传统的帐篷呈锥形结构,这种锥形结构的帐篷架主要由两杆交叉构成,使用时,将两杆弯成弧形,并将两杆的各端固定在地面上或支撑面上,然后在架内挂上篷布或在架外披上篷布,就构成一锥形结构的帐篷,这种锥形结构的帐篷,由于外部成倾斜状,就使得帐篷内的空间显得较为狭小,为了扩大帐篷内的空间,现有技术的帐篷通常是将原有的锥形帐篷架作为现有帐篷的顶架,而在顶架的下面再加撑框架式支架,以达到拓展帐篷内的空间,这种帐篷架的顶部连接件一般是采用伞式的顶连接结构,伞式顶连接结构除了需要顶杆之外,还需有顶辅助杆,且这种伞式顶连接结构通常较为复杂,而且,所支撑的帐篷在宽度一定的状态下,长度却无法进一步延长,从而影响了帐篷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折和展开以及所支撑的帐篷在宽度一定的状态下长度可进一步加以延长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包括:一主连接体,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主连接体的周边设有对称的一对或-->两对枢接部以及一个定位孔;一齿轴,穿套在主连接体的第一通孔中,齿轴的外周壁上对应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设有若干个呈上下排列的齿结构,齿轴的下端设有可限制齿轴完全通过主连接体第一通孔的限位部,齿轴中沿横向设有可配合于主连接体的定位孔而在帐篷的展开位与帐篷的收叠位中移动变换的上、下插孔;一插销,插套在主连接体的定位孔以及与该定位孔相配合的上插孔或下插孔中;若干个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的数量对应的枢接头,枢接头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相枢接,枢接头可转动的外端设有可与帐篷的顶杆上端头相固定的连接部,枢接头可转动的内端设有若干个呈弧形分布的齿结构,枢接头的弧形分布齿结构与齿轴的上下排列齿结构相配合;一上连接体,限位在主连接体的上方,上连接体与齿轴的顶端相固定;多条可拉伸的弹簧,呈均匀分布连接在上连接体的周边与主连接体的下部之间。所述的主连接体上设有多个与弹簧条数量相对应的且呈上下贯穿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主连接体上,各弹簧套于主连接体对应的第二通孔中,弹簧的上端与上连接体相固定,弹簧的下端与主连接体的下部相固定。所述的主连接体分为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与下主体之间固定相连接,主连接体的第二通孔设置于上主体,主连接体的定位孔设置于下主体,各弹簧套于上主体对应的第二通孔中,弹簧的上端与上连接体相固定,弹簧的下端与下主体的顶部相固定。所述的主连接体的枢接部设于上主体。所述的齿轴的齿结构为环形齿,若干个环形齿呈上下排列分布于齿轴的外周壁。所述齿轴的限位部为限位片,限位片环设于齿轴下部的外周壁。本技术的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是用在帐篷架的顶部,连接在各顶杆之-->间,其主连接体的周边设有对称的一对或两对枢接部,当该帐篷顶部连接件用于连接两根顶杆时,主连接体的周边只需设有对称的一对枢接部即可,当该帐篷顶部连接件用于连接四根顶杆时,主连接体的周边则需设有对称的两对枢接部,当然,根据顶杆的数量不同,主连接体的周边也可以设有三对、四对或更多对的枢接部,枢接部主要用来连接枢接头,使枢接头可以相对主连接体转动,由于枢接头是与顶杆固定在一起,因此,枢接头围绕主连接体转动,也使得顶杆可以围绕主连接体转动,从而实现顶杆的展开与折叠,枢接部可以设计成各种结构,比如设计成凹槽或二凸耳等结构均可,以便容纳入枢接头而实现将其枢接在其中,枢接部的数量应不少于所需使用的枢接头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更多,如所需枢接头为两个,则主连接体的枢接部可以设有对应的两个,也可以设为四个,当主连接体的枢接部设为四个时,主连接体既可以用于连接两个枢接头,也可以用于连接四个枢接头,但是,从零件加工的方便性和使用成本来考虑,当所需的枢接头为两个时,主连接体的枢接部也只设两个为好,这样,可以节约制作费用。将主连接体分为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就可以制作成壳形结构,这样就容易形成凹槽或凸耳形式的枢接部,一方面可以便于零件的加工和减少材料使用量,另一方面也便于实现弹簧的安装。上连接体的作用主要在于起着防止齿轴脱离主连接体的作用,上连接体固定在齿轴的上端,上连接体与齿轴下端的限位部从上下共同形成对齿轴的限位,使齿轴不会脱出主连接体,安装齿轴时,是将齿轴由主连接体的下方由下向上穿出第一通孔,然后,将上连接体固定在齿轴的上端,上连接体与齿轴相固定时,可以在上连接体和齿轴的上端各设有螺纹孔,利用螺丝将两者锁接在一起。使用过程中,本技术是连接在各顶杆的顶端之间,用于实现顶杆收折和撑开,当要收折帐篷架时,顶杆由撑开状态向下收折,顶杆相对于主连接体向下翻折,由于顶杆与枢接头固定在一起,因此,与顶杆相接的枢接头外端也相对于主连接体向下翻转,而枢接头的内端则由下向上翻转,也使得枢接头的呈弧形分布的齿结构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了齿轴向上运动,齿轴的上端向上伸出,由于齿-->轴的上端固接有上连接体,因此,上连接体也向上移动,上连接体所连接的弹簧的上端被向上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因齿轴上移,齿轴的下插孔与主连接体的定位孔处于相配合的位置,为了防止弹簧的回复力将齿轴下拉,用一插销插在主连接体的定位孔与下插孔之间,使齿轴相对于主连接体被定位,此时,顶杆处于收折位置。当要打开帐篷架时,拔出插在主连接体定位孔和齿轴下插孔中的插销,插销拔出后,齿轴相对于主连接体之间的限位消除,受弹簧回复力的作用,齿轴被弹簧向下拉动,由于齿轴的齿结构与枢接头的呈弧形分布的齿结构相配合,齿轴向下移动时,也带动了枢接头的内端向下翻转,则枢接头的外端就会向上翻转,也使得与枢接头的外端相固定的顶杆向外撑开,从而实现了自动打开帐篷架的目的,弹簧处于复位状态,当然弹簧应有一定的拉紧力,该拉紧力是由齿轴、上连接体、主连接体之间的配合来实现的,因齿轴下移,齿轴的上插孔与主连接体的定位孔处于相配合的位置,可以用一插销插在主连接体的定位孔与上插孔之间,使齿轴相对于主连接体被定位,此时,顶杆处于打开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一主连接体、一齿轴、一上连接体、一插销、若干个与顶杆相固定的枢接头、多条可拉伸的弹簧来作为帐篷顶部连接件,利用枢接头的呈弧形分布的齿结构与齿轴之间的相联动以及拉在上连接体与主连接体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使得帐篷架的顶杆能够自动打开,快速而省力,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折和展开以及所支撑的帐篷在宽度一定的状态下长度可进一步加以延长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构造(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构造(展开状态)剖视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构造(折叠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构造(折叠状态)剖视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7是实施例一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连接体,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主连接体的周边设有对称的一对或两对枢接部以及一个定位孔; 一齿轴,穿套在主连接体的第一通孔中,齿轴的外周壁上对应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设有若干个呈上下排列的齿结构,齿轴的下端设有可限制齿轴完全通过主连接体第一通孔的限位部,齿轴中沿横向设有可配合于主连接体的定位孔而在帐篷的展开位与帐篷的收叠位中移动变换的上、下插孔; 一插销,插套在主连接体的定位孔以及与该定位孔相配合的上插孔或下插孔中; 若干个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的数量对应的枢接头,枢接头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相枢接,枢接头可转动的外端设有可与帐篷的顶杆上端头相固定的连接部,枢接头可转动的内端设有若干个呈弧形分布的齿结构,枢接头的弧形分布齿结构与齿轴的上下排列齿结构相配合; 一上连接体,限位在主连接体的上方,上连接体与齿轴的顶端相固定; 多条可拉伸的弹簧,呈均匀分布连接在上连接体的周边与主连接体的下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顶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连接体,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主连接体的周边设有对称的一对或两对枢接部以及一个定位孔;一齿轴,穿套在主连接体的第一通孔中,齿轴的外周壁上对应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设有若干个呈上下排列的齿结构,齿轴的下端设有可限制齿轴完全通过主连接体第一通孔的限位部,齿轴中沿横向设有可配合于主连接体的定位孔而在帐篷的展开位与帐篷的收叠位中移动变换的上、下插孔;一插销,插套在主连接体的定位孔以及与该定位孔相配合的上插孔或下插孔中;若干个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的数量对应的枢接头,枢接头与主连接体的枢接部相枢接,枢接头可转动的外端设有可与帐篷的顶杆上端头相固定的连接部,枢接头可转动的内端设有若干个呈弧形分布的齿结构,枢接头的弧形分布齿结构与齿轴的上下排列齿结构相配合;一上连接体,限位在主连接体的上方,上连接体与齿轴的顶端相固定;多条可拉伸的弹簧,呈均匀分布连接在上连接体的周边与主连接体的下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熙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