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外休闲用品,尤其是一种收搭方便且能增加帐篷使用空间的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拱形拱形支撑架,所述拱形支撑架包括两根立杆、两根弹性顶杆和一个四通连接件,所述立杆下端设置有底脚件,上端通过限位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顶杆连接,所述弹性顶杆之间通过所述四通连接件连接,所述拱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在相应的四通连接件上的连接杆连接。将两立杆上的底脚件固定在地上,并让弹性顶杆产生弹性变形,即可快速搭成拱形支撑架,拆卸时也只需将底脚件从地上分离,使弹性顶杆恢复原状,即可收折帐篷,收搭方便快速。此外,通过连接杆将多组拱形支撑架连接在一起,增大了帐篷的使用空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休闲用品,尤其是一种收搭方便且能增加帐篷使用空间的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拱形拱形支撑架,所述拱形支撑架包括两根立杆、两根弹性顶杆和一个四通连接件,所述立杆下端设置有底脚件,上端通过限位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顶杆连接,所述弹性顶杆之间通过所述四通连接件连接,所述拱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在相应的四通连接件上的连接杆连接。将两立杆上的底脚件固定在地上,并让弹性顶杆产生弹性变形,即可快速搭成拱形支撑架,拆卸时也只需将底脚件从地上分离,使弹性顶杆恢复原状,即可收折帐篷,收搭方便快速。此外,通过连接杆将多组拱形支撑架连接在一起,增大了帐篷的使用空间。【专利说明】一种快速收搭帐篷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休闲用品,尤其是一种快速收搭帐篷支架。
技术介绍
帐篷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常见的帐篷支架一般为多组支撑杆组连接顶杆组成,顶杆形成顶部支撑。使用这类支架的帐篷总的缺陷在于它们结构通常较为复杂,需要多组杆件来支撑起篷布,支撑搭盖起来也既困难又费时,并且也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帐篷支架一般设计为固定的结构,展开形状也固定,展开空间小,再者,帐篷展开后的使用空间有限,也无法通过改进再进行扩展延伸。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101769090A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折叠式框架帐篷架,通过横向支杆将帐篷架单元连接在一起,有效的增大了帐篷的使用空间,但是该帐篷架组装时需要手工连接横向支架,拆卸时同样需要手工卸下横向支架,收搭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收搭方便且能增加帐篷使用空间的快速收搭帐篷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拱形支撑架,所述拱形支撑架包括两根立杆、两根弹性顶杆和一个四通连接件,所述立杆下端设置有底脚件,上端通过限位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顶杆连接,所述弹性顶杆之间通过所述四通连接件连接,所述拱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在相应的四通连接件上的连接杆连接。将两立杆上的底脚件固定在地上,并让弹性顶杆产生弹性变形,即可快速搭成拱形支撑架,拆卸时也只需将底脚件从地上分离,使弹性顶杆恢复原状,即可收折帐篷,收搭方便快速。此外,通过连接杆将多组拱形支撑架连接在一起,增大了帐篷的使用空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立杆是伸缩杆结构,收缩后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弹性顶杆的长度。这一改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帐篷折叠后的占用空间,同时让立杆收缩后的长度小于弹性顶杆的长度可以方便他、帐篷支架的折叠。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拱形支撑架有三组。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技术快速收搭帐篷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快速收搭帐篷支架收折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快速收搭帐篷支架收折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快速收搭帐篷支架收折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完全收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杆,2-弹性顶杆,3-四通连接件,4-底脚件,5-限位连接件,6_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拱形支撑架,具体拱形支撑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帐篷空间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拱形支撑架有三组。每组拱形支撑架包括两根立杆1、两根弹性顶杆2和一个四通连接件3,四通连接件3是现有帐篷结构中常用的部件,在此不再展开详细描述,立杆I为伸缩杆结构,下端设置有底脚件4,上端通过限位连接件5与弹性顶杆2连接,立杆I收缩后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弹性顶杆2的长度,限位连接件5可以限定立杆I与弹性顶杆2的展开角度,也是现有帐篷结构中常用的部件。两根弹性顶杆2之间通过四通连接件3连接,四通连接件3可以连接两根弹性顶杆2和两根连接杆6,且能使弹性顶杆2和连接杆6向下收折在一起。拱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在相应的四通连接件3上的连接杆6连接,为方便折叠,连接杆6的长度最好大于弹性顶杆2的长度。搭建帐篷时,将帐篷展开并将立杆I的伸缩杆拉出后,先将其中一组拱形支撑架上的一个底脚件4固定在地上,然后将另一个底脚件4移动到适当位置,使该组拱形支撑架上的弹性顶杆2产生弧形的弹性变形,并将该底脚件4固定在地上,底脚件4与地面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常规的方式,如直接钉入地面。按此方式将其他各组拱形支撑架上的底脚件4都固定在地面上,即可完成帐篷的搭建。拆卸时,只需将底脚件4从地上分离,使弹性顶杆2恢复原状,即可收折帐篷。收折帐篷时,先将立杆I的伸缩杆收至最短状态,并将帐篷倒放,如图2所示,然后将每组拱形支撑架上的两根立杆I相向折叠,折叠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立杆I与相应的弹性顶杆2贴合在一起,接着再将贴合后的立杆I和弹性顶杆2再次相向折置,折置后的状态如图4所不,此时每组拱形支撑架上的立杆I和弹性顶杆2全部贴合在一起,最后将全部贴合后的拱形支撑架向连接杆6方向折叠,并将两连接杆6相向折叠,最终折叠后的状态如图5所示。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形,如伸缩杆结构的立杆I变更为可折叠的两段式立杆等,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拱形支撑架,所述拱形支撑架包括两根立杆、两根弹性顶杆和一个四通连接件,所述立杆下端设置有底脚件,上端通过限位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顶杆连接,所述弹性顶杆之间通过所述四通连接件连接,所述拱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在相应的四通连接件上的连接杆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是伸缩杆结构,收缩后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弹性顶杆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撑架有三组。【文档编号】E04H15/46GK203716621SQ201420042709【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专利技术者】崔宽峻 申请人: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收搭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拱形支撑架,所述拱形支撑架包括两根立杆、两根弹性顶杆和一个四通连接件,所述立杆下端设置有底脚件,上端通过限位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顶杆连接,所述弹性顶杆之间通过所述四通连接件连接,所述拱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在相应的四通连接件上的连接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宽峻,
申请(专利权)人: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