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0717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播种铲,手柄上设有铲体,手柄上还设有容纳种子的容纳腔,在手柄上还设有播种轴,播种轴由齿条驱动,齿条由把手带动,并且齿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以自动复位;在使用过程中,用铲体在田地里挖坑,然后操作把手,把手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播种轴转动,将容纳腔内的种子播入田地,在播种时,作业人员不需要频繁弯腰,从而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播种效率;利用播种轴将容纳腔内的种子播入田地,种子播种均匀,提高了种子的利用率,优化了播种铲的使用性能。

Seeding shovel

A sowing shove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shovel body,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avity for holding the seed, the handle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seeding shaft, a seeding shaft is composed of a rack driven by the handle drives the rack, and the rack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reset spring can automatically reset; during use, with the shovel a body in a field, and then the operating handle, the hand moving rack moving rack drives the seeding shaft will accommodate the cavity of the seeds into the fields, at planting time, workers do not require frequent bending, thus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and improve the seeding efficiency; sowing into fields by seeding shaft the cavity of seeds, seed sowing uniformity, improve seed utilization rate,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wing sh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铲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铲。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播种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对于小面积地块或播种机无法进入的地块,作业人员仅能通过手工播种的方法进行播种。手工播种时,作业人员需要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再将种子放入坑中,最后,再将坑填上,这种播种方式造成作业人员需要频繁弯腰,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播种时由于需要作业人员频繁弯腰,不利于作业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播种铲,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工播种时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播种铲,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铲体,所述铲体上一体式设有将铲体固定在手柄上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有将铲体锁紧在手柄上的锁紧螺栓,所述连接片上设有增大连接片摩擦系数的花纹;所述手柄内设有容纳种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轴线与手柄的轴线同轴,所述容纳腔贯穿手柄,所述手柄上在远离铲体的一端设有封闭容纳腔的塞子,所述塞子通过螺纹连接在手柄上,所述手柄上还设有封闭容纳腔的播种轴,所述播种轴转动连接在手柄上,所述播种轴上设有容纳种子的槽体,所述播种轴上设有齿轮,所述手柄上设有带动齿轮旋转以将槽体内的种子播入田地的齿条,所述手柄上设有驱动齿条移动的把手,所述把手通过转轴固定在手柄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手柄上,所述转轴与齿条之间设有柔性丝,所述柔性丝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柔性丝的另一端固定在齿条上,所述齿条与手柄之间还设有使齿条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手柄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齿条上。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塞子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塞子上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塞子上还一体式设有便于旋转塞子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网状纹。手持部的设置优化了塞子的使用性能,塞子便于取下或装配。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容纳腔分为放置种子的第一腔体和容纳柔性丝的第二腔体。柔性丝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柔性丝的设置不会影响手柄的使用性能,优化了播种铲的使用性能。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一体式设有凸纹。橡胶套的设置,优化了把手的操作性能。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齿条上一体式设有对齿条进行导向的导向块,所述手柄上设有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导向块的设置提高了齿条的移动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播种铲,具有如下优点:手柄上设有铲体,手柄上还设有容纳种子的容纳腔,在手柄上还设有播种轴,播种轴由齿条驱动,齿条由把手带动,并且齿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以自动复位;在使用过程中,用铲体在田地里挖坑,然后操作把手,把手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播种轴转动,将容纳腔内的种子播入田地,在播种时,作业人员不需要频繁弯腰,从而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播种效率;利用播种轴将容纳腔内的种子播入田地,种子播种均匀,提高了种子的利用率,优化了播种铲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播种铲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播种铲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播种铲,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上设有铲体2,所述铲体2上一体式设有将铲体2固定在手柄1上的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上设有将铲体2锁紧在手柄1上的锁紧螺栓,所述连接片3上设有增大连接片3摩擦系数的花纹,以提高铲体2与手柄1的连接强度;如图1所示,所述手柄1内设有容纳种子的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的轴线与手柄1的轴线同轴,所述容纳腔4贯穿手柄1,所述手柄1上在远离铲体2的一端设有封闭容纳腔4的塞子5,所述塞子5通过螺纹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塞子5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容纳腔4内设有与塞子5上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塞子5上还一体式设有便于旋转塞子5的手持部14,所述手持部14上设有网状纹;如图1所示,所述手柄1上还设有封闭容纳腔4的播种轴6,所述播种轴6转动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播种轴6上设有容纳种子的槽体7,所述播种轴6上设有齿轮8,所述手柄1上设有带动齿轮8旋转以将槽体7内的种子播入田地的齿条9,所述手柄1上设有驱动齿条9移动的把手10,所述把手10通过转轴11固定在手柄1上,所述转轴11转动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转轴11与齿条9之间设有柔性丝12,所述柔性丝12的一端固定在转轴11上,所述柔性丝12的另一端固定在齿条9上,所述齿条9与手柄1之间还设有使齿条9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手柄1上,所述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齿条9上,所述齿条9上一体式设有对齿条9进行导向的导向块,所述手柄1上设有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18,齿条9移动精度高,优化了播种铲的使用性能;如图1所示,所述容纳腔4内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将容纳腔4分为放置种子的第一腔体16和容纳柔性丝12的第二腔体17,柔性丝12设置在第二腔体17内,以避免柔性丝12损坏种子;所述把手10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一体式设有凸纹,优化了把手10的操作性能。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利用铲体2在田地里挖坑,然后,将播种铲置于坑内,操作把手10,转轴11转动,转轴11转动时卷绕固定于转轴11上的柔性丝12,从而带动齿条9移动,齿条9移动时带动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播种轴6转动,将容纳腔4内的种子播入田地,松开把手10,齿条9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复位,进而把手10复位为下一次播种做准备。相对于现有技术,作业人员在播种时不需要频繁弯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播种效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技术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播种铲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播种铲,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上设有铲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2)上一体式设有将铲体(2)固定在手柄(1)上的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上设有将铲体(2)锁紧在手柄(1)上的锁紧螺栓,所述连接片(3)上设有增大连接片(3)摩擦系数的花纹; 所述手柄(1)内设有容纳种子的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的轴线与手柄(1)的轴线同轴,所述容纳腔(4)贯穿手柄(1),所述手柄(1)上在远离铲体(2)的一端设有封闭容纳腔(4)的塞子(5),所述塞子(5)通过螺纹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手柄(1)上还设有封闭容纳腔(4)的播种轴(6),所述播种轴(6)转动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播种轴(6)上设有容纳种子的槽体(7),所述播种轴(6)上设有齿轮(8),所述手柄(1)上设有带动齿轮(8)旋转以将槽体(7)内的种子播入田地的齿条(9),所述手柄(1)上设有驱动齿条(9)移动的把手(10),所述把手(10)通过转轴(11)固定在手柄(1)上,所述转轴(11)转动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转轴(11)与齿条(9)之间设有柔性丝(12),所述柔性丝(12)的一端固定在转轴(11)上,所述柔性丝(12)的另一端固定在齿条(9)上,所述齿条(9)与手柄(1)之间还设有使齿条(9)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手柄(1)上,所述复位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齿条(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铲,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上设有铲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2)上一体式设有将铲体(2)固定在手柄(1)上的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上设有将铲体(2)锁紧在手柄(1)上的锁紧螺栓,所述连接片(3)上设有增大连接片(3)摩擦系数的花纹;所述手柄(1)内设有容纳种子的容纳腔(4),所述容纳腔(4)的轴线与手柄(1)的轴线同轴,所述容纳腔(4)贯穿手柄(1),所述手柄(1)上在远离铲体(2)的一端设有封闭容纳腔(4)的塞子(5),所述塞子(5)通过螺纹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手柄(1)上还设有封闭容纳腔(4)的播种轴(6),所述播种轴(6)转动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播种轴(6)上设有容纳种子的槽体(7),所述播种轴(6)上设有齿轮(8),所述手柄(1)上设有带动齿轮(8)旋转以将槽体(7)内的种子播入田地的齿条(9),所述手柄(1)上设有驱动齿条(9)移动的把手(10),所述把手(10)通过转轴(11)固定在手柄(1)上,所述转轴(11)转动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转轴(11)与齿条(9)之间设有柔性丝(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锋莫书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蕙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